天天看點

對話機器人、少年說網事、暢想網絡素養,大灣區“童”向未來

作者:南方都市報

AI機器人現場解答孩子們對網際網路的好奇疑問,少年普法官、科普小達人講述自己的網絡故事,豬豬俠、超級飛俠為孩子們加油“打call”……

9月23日,由廣東省委網信辦、廣東省文明辦、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聯合主辦的“E路向上·童向未來”2023粵港澳大灣區兒童網際網路大會在廣州市南沙區圖書館舉行,為廣大少年兒童帶來一場網際網路數字盛宴。

對話機器人、少年說網事、暢想網絡素養,大灣區“童”向未來

“E路向上·童向未來”2023粵港澳大灣區兒童網際網路大會現場

探讨青少年數字壓力化解

釋出兒童網絡素養觀察報告

現代資訊社會,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網絡有關。伴随着沉浸式數字生活長大的孩子們,如何學習提升網絡素養,增強科學、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網絡的意識和能力,近年來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在活動現場,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未成年人網絡素養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圍繞“如何化解青少年的‘數字壓力’”進行主題分享。他指出,大陸青少年網絡行為呈現出較高的社交性和互動性,數字壓力集中于網絡社交層面。方增泉認為,科學管理青少年數字壓力,需要個人、家庭、學校三方面合力,重點在于家校聯合,通過資訊技術課程改革、教師教育、家長以身作則等多種形式,合理規範青少年的網絡使用行為,引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網絡價值觀與網絡使用觀,提升其網絡操作能力與網絡素養。

對話機器人、少年說網事、暢想網絡素養,大灣區“童”向未來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未成年人網絡素養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進行主題分享

“超過九成的受訪兒童,表示知道網絡上存在虛假資訊或謠言,但孩子們抵禦網絡風險、甄别網絡資訊的能力還是相對較弱”“71.86%的受訪兒童希望與父母一起制定上網規則互相監督。可惜,能積極參與孩子網絡生活的受訪家長,占比隻有15.9%”……活動上還釋出了由南方都市報、南都大資料研究院聯合廣東财經大學網絡傳播學院調研編制的《兒童網絡素養需求與培育創新觀察報告》。

南方都市報副主編、南都大資料研究院執行院長王衛國作報告釋出時介紹,報告置身于兒童視角,從“你知道嗎”“你需要嗎”“你喜歡嗎”三個部分出發,深入了解孩子們在管理上網行為、使用上網工具、辨識網絡資訊、保護資訊安全等方面的能力與需求,以及政府、社會、學校、企業等在培育提升兒童網絡素養方面的實踐經驗。

對話機器人、少年說網事、暢想網絡素養,大灣區“童”向未來

南方都市報副主編、南都大資料研究院執行院長王衛國釋出《兒童網絡素養需求與培育創新觀察報告》

多方代表寄語兒童

暢想網絡素養培育更多可能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和網絡素養培育,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離不開每一種角色的參與和付出,呼籲全社會的協同。在“寄語未來”環節中,來自各界的代表給孩子們送上寄語,暢想少年兒童網絡素養培育更多的創新與可能。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産業總會常務副會長梁劍鋒認為數字文明正在成為全球範圍内的新興文明形态,他希望青少年勇敢擁抱數字文明的時代,不斷創新進取,成為引領人類命運、未來文明發展的先鋒。

廣東财經大學網絡傳播學院院長馬持節認為,每一位兒童都是網絡空間的一粒文明種子,應在共享網絡文明成果的同時,積極為網絡文明賦能,争做新時代好網民、好少年。

對話機器人、少年說網事、暢想網絡素養,大灣區“童”向未來

廣東财經大學網絡傳播學院院長馬持節進行分享

廣州市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副主任林鹂強調,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她希望孩子們能用好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也要樹立起法律底線思維,嚴格規範自身的網絡行為。

對話機器人、少年說網事、暢想網絡素養,大灣區“童”向未來

廣州市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副主任林鹂進行分享

作為學校代表,深圳市寶安區紅樹林外國語國小教學處主任兼資訊與創客中心主任劉宏金則希望孩子們能夠認識到網絡的力量和影響,明智地使用網絡,培養良好的網絡行為和道德素養,并與家人和老師保持溝通。

2023年廣東十大“最美家庭”獲得者程敏提到,網絡讓課本上的知識“鮮活”起來,希望孩子們在快樂網際網路世界中研究學習、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懂生活、愛生活。

對話機器人、少年說網事、暢想網絡素養,大灣區“童”向未來

2023年廣東十大“最美家庭”獲得者程敏進行分享

作為網際網路企業代表,騰訊護苗工作站執行負責人舒夢瑩認為,網絡安全素養教育不僅要幫助兒童提高安全意識,也需要幫助兒童與其相關人在網絡安全相關議題上能夠平等溝通,促進了解,消弭認知差異根源,多方同心協力。

與機器人對話、分享網絡生活

兒童元素融入大會

網際網路是當代少年兒童不可或缺的重要成長空間,是孩子們學習知識、交流思想、休閑娛樂的重要平台。對于網絡世界,孩子們還有着怎樣的好奇?又有着怎樣的期盼?本次兒童網際網路大會上,兒童元素随處可見,大灣區兒童的風采盡數展現。

大會小主持人、廣東實驗中學初二學生徐寶珞與優必選機器人小智進行了一場充滿“網感”的趣味對話,共同探索數字空間、Ai世界裡的未知。

對話機器人、少年說網事、暢想網絡素養,大灣區“童”向未來

大會小主持人、廣東實驗中學初二學生徐寶珞與優必選機器人小智進行對話

在“少年說”環節中,廣州外國語學校附屬學校二年級香港籍學生林玥妤、廣州市海珠外國語實驗中學初一學生林靖博、深圳市南山區卓雅國小五年級學生張赫奕等三名同學代表各自分享了自己進行網絡普法、開展網絡科普等故事,展現自身對網絡的真切感受與思考。

廣州外國語學校附屬學校二年級香港籍學生林玥妤分享與網際網路的故事

場間,廣州市南沙區星海國小少兒合唱團帶來一曲《同心圓》,美妙的童聲演繹,讓大灣區接力傳承、奮發向上的網絡文明“同心圓”仿佛就在眼前。

對話機器人、少年說網事、暢想網絡素養,大灣區“童”向未來

廣州市南沙區星海國小少兒合唱團表演《同心圓》

豬豬俠、超級飛俠等深受少年兒童喜愛的動漫IP形象還來到活動現場與孩子們互動、拍照。活動最後,豬豬俠還作為網絡文明小夥伴登上舞台,給孩子們加油“打call”。學生代表們共同宣讀了青少年文明上網倡議,承諾“做網絡強國的建設者,做網絡正能量的傳播者,做網絡秩序的維護者,做網絡安全的踐行者”。

對話機器人、少年說網事、暢想網絡素養,大灣區“童”向未來

豬豬俠陪伴少年兒童代表宣讀青少年文明上網倡議

護航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引導孩子們共創網絡文明

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關系着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據了解,作為2023廣東網絡文明大會重頭戲之一,今年的粵港澳大灣區兒童網際網路大會以“E路向上·童向未來”為主題,旨在引導增強少年兒童科學、文明、安全、合理用網的意識和能力,呈現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少年兒童的精神風貌。

本次大會由廣東省委網信辦、廣東省文明辦、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主辦,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支援,南方新聞網、南方都市報、奧一網承辦,廣州市南沙區委宣傳部(區委網信辦)、廣州市南沙區教育局、廣東财經大學網絡傳播學院以及廣東省網際網路業聯合會協辦。廣州市南沙區圖書館、詠聲動漫、奧飛娛樂以及優必選科技也對本次大會提供大力支援。

出品:南都大資料研究院

采寫:南都記者 唐靜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