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话机器人、少年说网事、畅想网络素养,大湾区“童”向未来

作者:南方都市报

AI机器人现场解答孩子们对互联网的好奇疑问,少年普法官、科普小达人讲述自己的网络故事,猪猪侠、超级飞侠为孩子们加油“打call”……

9月23日,由广东省委网信办、广东省文明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E路向上·童向未来”2023粤港澳大湾区儿童互联网大会在广州市南沙区图书馆举行,为广大少年儿童带来一场互联网数字盛宴。

对话机器人、少年说网事、畅想网络素养,大湾区“童”向未来

“E路向上·童向未来”2023粤港澳大湾区儿童互联网大会现场

探讨青少年数字压力化解

发布儿童网络素养观察报告

现代信息社会,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网络有关。伴随着沉浸式数字生活长大的孩子们,如何学习提升网络素养,增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近年来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活动现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围绕“如何化解青少年的‘数字压力’”进行主题分享。他指出,大陆青少年网络行为呈现出较高的社交性和互动性,数字压力集中于网络社交层面。方增泉认为,科学管理青少年数字压力,需要个人、家庭、学校三方面合力,重点在于家校联合,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教师教育、家长以身作则等多种形式,合理规范青少年的网络使用行为,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与网络使用观,提升其网络操作能力与网络素养。

对话机器人、少年说网事、畅想网络素养,大湾区“童”向未来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进行主题分享

“超过九成的受访儿童,表示知道网络上存在虚假信息或谣言,但孩子们抵御网络风险、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还是相对较弱”“71.86%的受访儿童希望与父母一起制定上网规则互相监督。可惜,能积极参与孩子网络生活的受访家长,占比只有15.9%”……活动上还发布了由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广东财经大学网络传播学院调研编制的《儿童网络素养需求与培育创新观察报告》。

南方都市报副主编、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卫国作报告发布时介绍,报告置身于儿童视角,从“你知道吗”“你需要吗”“你喜欢吗”三个部分出发,深入了解孩子们在管理上网行为、使用上网工具、辨别网络信息、保护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能力与需求,以及政府、社会、学校、企业等在培育提升儿童网络素养方面的实践经验。

对话机器人、少年说网事、畅想网络素养,大湾区“童”向未来

南方都市报副主编、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卫国发布《儿童网络素养需求与培育创新观察报告》

多方代表寄语儿童

畅想网络素养培育更多可能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和网络素养培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离不开每一种角色的参与和付出,呼吁全社会的协同。在“寄语未来”环节中,来自各界的代表给孩子们送上寄语,畅想少年儿童网络素养培育更多的创新与可能。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总会常务副会长梁剑锋认为数字文明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新兴文明形态,他希望青少年勇敢拥抱数字文明的时代,不断创新进取,成为引领人类命运、未来文明发展的先锋。

广东财经大学网络传播学院院长马持节认为,每一位儿童都是网络空间的一粒文明种子,应在共享网络文明成果的同时,积极为网络文明赋能,争做新时代好网民、好少年。

对话机器人、少年说网事、畅想网络素养,大湾区“童”向未来

广东财经大学网络传播学院院长马持节进行分享

广州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林鹂强调,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她希望孩子们能用好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要树立起法律底线思维,严格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

对话机器人、少年说网事、畅想网络素养,大湾区“童”向未来

广州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林鹂进行分享

作为学校代表,深圳市宝安区红树林外国语小学教学处主任兼信息与创客中心主任刘宏金则希望孩子们能够认识到网络的力量和影响,明智地使用网络,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和道德素养,并与家人和老师保持沟通。

2023年广东十大“最美家庭”获得者程敏提到,网络让课本上的知识“鲜活”起来,希望孩子们在快乐互联网世界中研究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懂生活、爱生活。

对话机器人、少年说网事、畅想网络素养,大湾区“童”向未来

2023年广东十大“最美家庭”获得者程敏进行分享

作为互联网企业代表,腾讯护苗工作站执行负责人舒梦莹认为,网络安全素养教育不仅要帮助儿童提高安全意识,也需要帮助儿童与其相关人在网络安全相关议题上能够平等沟通,促进理解,消弭认知差异根源,多方同心协力。

与机器人对话、分享网络生活

儿童元素融入大会

互联网是当代少年儿童不可或缺的重要成长空间,是孩子们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对于网络世界,孩子们还有着怎样的好奇?又有着怎样的期盼?本次儿童互联网大会上,儿童元素随处可见,大湾区儿童的风采尽数展现。

大会小主持人、广东实验中学初二学生徐宝珞与优必选机器人小智进行了一场充满“网感”的趣味对话,共同探索数字空间、Ai世界里的未知。

对话机器人、少年说网事、畅想网络素养,大湾区“童”向未来

大会小主持人、广东实验中学初二学生徐宝珞与优必选机器人小智进行对话

在“少年说”环节中,广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二年级香港籍学生林玥妤、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初一学生林靖博、深圳市南山区卓雅小学五年级学生张赫奕等三名同学代表各自分享了自己进行网络普法、开展网络科普等故事,展现自身对网络的真切感受与思考。

广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二年级香港籍学生林玥妤分享与互联网的故事

场间,广州市南沙区星海小学少儿合唱团带来一曲《同心圆》,美妙的童声演绎,让大湾区接力传承、奋发向上的网络文明“同心圆”仿佛就在眼前。

对话机器人、少年说网事、畅想网络素养,大湾区“童”向未来

广州市南沙区星海小学少儿合唱团表演《同心圆》

猪猪侠、超级飞侠等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动漫IP形象还来到活动现场与孩子们互动、拍照。活动最后,猪猪侠还作为网络文明小伙伴登上舞台,给孩子们加油“打call”。学生代表们共同宣读了青少年文明上网倡议,承诺“做网络强国的建设者,做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者,做网络秩序的维护者,做网络安全的践行者”。

对话机器人、少年说网事、畅想网络素养,大湾区“童”向未来

猪猪侠陪伴少年儿童代表宣读青少年文明上网倡议

护航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引导孩子们共创网络文明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据了解,作为2023广东网络文明大会重头戏之一,今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儿童互联网大会以“E路向上·童向未来”为主题,旨在引导增强少年儿童科学、文明、安全、合理用网的意识和能力,呈现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

本次大会由广东省委网信办、广东省文明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务局、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支持,南方新闻网、南方都市报、奥一网承办,广州市南沙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广州市南沙区教育局、广东财经大学网络传播学院以及广东省互联网业联合会协办。广州市南沙区图书馆、咏声动漫、奥飞娱乐以及优必选科技也对本次大会提供大力支持。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采写:南都记者 唐静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