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删除。
近年來,中國曾多次大規模購買美國國債,成為全球最大的美債持有國之一。然而,最近的資料顯示,中國的美債持倉規模已有所減少,雖然仍然位居世界第二,但總量已有明顯下降。這一現象引發了廣泛的疑問,為何中國要将辛苦賺來的錢投資于美國國債?
美元外彙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可用于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糧食和高科技裝置等大宗交易,還可以用于國際投資并購,有助于抵禦外部金融風險。然而,中國的經濟崛起導緻了進口商品減少、出口商品增加,進而産生了貿易順差。在2022年,中國的外匯存底再次創下曆史新高,這些龐大的外匯存底僅僅停留在賬面上,而多餘的外彙資金可能會受到貶值的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盡管購買美國國債可能并不能帶來巨大的利息收益,但相對于外彙貶值,它仍然是一種較為穩妥的選擇。然而,美國對中國采取了一系列壓力措施,這使得中國大規模減持美國國債成為可能。最近,美國财政部釋出消息稱,由于美國正面臨債務上限問題,國會需要采取緊急行動,以避免美國違約,這可能對美國經濟、全球金融市場産生嚴重沖擊。
美國目前面臨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政府已采取一系列措施,但這些措施加上現有的财政狀況可能隻能支撐到2023年6月初。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債務上限問題,美國将陷入更深的危機中。
債務上限是指國會設定的聯邦政府最高借款限額,包括社會保障、醫療保障和軍人薪水等方面。根據目前的債務上限标準,即2021年年底的31.4萬億美元,美國政府的借款授權已經接近枯竭,可能導緻技術性違約問題,進而引發聯邦政府停擺的風險。美國财政部警告稱,一旦違約發生,将對全球産生連鎖反應,影響不僅局限于美國。
随着美國國債不斷增長,兩大政黨面臨巨大挑戰。截至去年10月,美國政府已積累了超過31萬億美元的債務,與此同時,财政支出不斷擴大,美聯儲也在逐漸升息,導緻美國國債規模持續膨脹。根據曆史經驗,為解決債務違約問題,美國政府必須重新設定債務上限,以便财政部門能夠發行新債務來履行支付義務。
在2021年,美國曾将債務上限設定為28.9萬億美元,但這次調整并未産生明顯效果。然後在12月,美國政府再次提高了債務上限,達到了31.4萬億美元,這一調整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危機。
如今,已經步入2023年,美國新一屆國會成立,民主黨控制着參議院,共和黨掌握衆議院,這種政治格局使得債務上限問題變得尤為複雜。一些美國政客主張大幅削減政府預算,以便更好地談判提高債務上限,然而白宮卻表示不會妥協,認為提高債務上限是一項無條件的任務。是以,未來美國将繼續承受巨大的債務壓力。
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