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美食真不少。最近幾天看到鄉下緻富領頭雁的微信朋友圈,曬了客家傳統美食狗爪豆。于是我留意了一下網絡,搜到和看過了一些關于狗爪豆的圖文和視訊,了解和關注此道美食的來龍去脈。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粵東山區的物質并不豐富,在食物中就吃過狗爪豆,由于此物含有一定的毒性,并沒有大量去采集此物。近幾年不知怎的,食用狗爪豆的圖文和短視訊多了起來。
狗爪豆在我們鄉下也有人叫虎老豆,通常生長在地頭田間,看上去是一種很不起眼的藤科植物,是一年生纏繞草本。蔓條長莖,稀疏長了白色柔毛,複葉互生;頂生小葉廣卵形、長橢圓狀卵形或菱狀卵形,側生小葉基部極偏斜,先端鈍或微凹,具短針頭,兩面均被白色疏毛;小葉柄密被長毛;小托葉剛毛狀。總狀花序下垂;苞片小,線狀披針形;花萼闊鐘狀,密被灰白色柔毛和有疏刺毛。上部裂片極闊,下部中間1枚線狀披針形;花冠深紫色或白色。狗爪豆生長速度很快,常常攀附在其他的樹幹、牆面上生長。成熟後呈黑色,種皮毛較疏,莢有隆起的縱棱1~2條;種子6~8顆,灰白色。花期4月。果期10~11月。
在《浙江天目山藥植志》可查到狗爪豆:"性溫,味甘微苦,有小毒。"狗爪豆的功能主治 :"溫中益氣。治腰脊酸痛。狗爪豆二至三兩,炖豬腰子服。"在《廣西藥植名錄》中狗爪豆:"嫩葉(擦遍全身),清熱,涼血。"狗爪豆的名稱是有來由的,因為它的果實豆莢張的比較像狗爪子,是以被在粵東鄉下稱它為狗爪豆,狗爪豆還有的别名:狗踭豆,白黎豆,龍爪豆、貓爪豆等。狗爪豆比較粗生,生命力旺盛,不論在何樣的土壤,多麼惡劣的天氣條件下都能生長的,用不着澆水施肥,産量還比較高。在廣東、廣西、湖南、貴州、浙江等地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狗爪豆的食用很講究做法,無論你采取怎樣的做法,新鮮的狗爪豆第一步需要把狗爪豆用開水焯熟,最好用水浸泡一天以上,去除毒性,這樣烹調出來的狗爪豆其口感是嫩滑的。新鮮的狗爪豆看起來是像豆角的,但是兩種豆的味道是截然不同的,我們鄉下人喜歡把狗爪豆用辣椒、姜蒜、五花肉等焖炒。也有人将狗爪豆裡面的豆子剝出來做成醬豆準鹹菜吃,也有人喜歡把新鮮狗爪豆直接曬成幹,需要的時候拿出來浸泡後加工食用,這樣一來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狗爪豆,在我們家鄉把狗爪豆稱作為美食。然而食用狗爪豆除了美味外,狗爪豆裡面含有的藥用物質,是可以補腎的,男人多吃一些事可以大補的,女人吃了可減輕疲憊。
現在的人民生活水準提高了,很少有人靠野菜充饑了,而狗爪豆也因為有毒,且要做去毒處理,烹饪起來程式比較繁多,是以有些人有些地方就減少了種植狗爪豆。然而在我們家鄉卻加大了種植狗爪豆的數量,将狗爪豆的加工和售賣提到議事日程,作為鄉村振興,加大農民收入的一個部分,我們是需要大力支援的。
視訊加載中...
視訊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