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作為“海聚英才”創新創業峰會系列活動之一,首期“海聚英才”創業訓練營在上海财經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開營,“海聚英才”創業學院正式揭牌。
“從訓練營學員的組成可以看出,随着上海創新生态的不斷優化,呈現出國際化程度高、人才吸引力強等優勢。”首期“海聚英才”創業訓練營負責人沈政介紹,訓練營共招募60名海内外青年創業英才攜創業項目參加創業集訓,其中43.33%來自上海高校,25%來自外省市高校院所,31.67%來自海外高校。釋出招募資訊期間,共收到171名海内外大學生青年創業者的報名資訊。以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為主攻方向,此次學員遴選标準主要考量創業項目涉及行業,更聚焦人工智能、IT與網際網路、雲計算、大資料、半導體晶片等高科技行業項目,關注科技前沿領域交流合作和交叉學科研究的成果孵化。其中,人工智能項目占比最高,達23%。
訓練營為期三天,包括“人工智能時代資訊安全的機遇與挑戰”主題對話,“初創企業的品牌戰略”“企業的商業價值解析”“低風險創業”系列教育訓練課程等。同時,安排學員參訪中以(上海)創新園展示館,前往園區内“創營·TOP孵化器”學習,并與入駐園區的以色列在滬初創企業趨勢線(上海)醫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科技型創業企業上海熱芯視覺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耶書倫(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創業者交流。選擇的嘉賓和導師中,不乏曾獲得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天使基金”公益資助後創業成功的企業家,如獵居科技創始人王哲、“漏洞銀行”董事長羅清籃等,向“學弟學妹”傳授創業經驗,形成“傳幫帶”生态鍊。此次訓練營為全封閉教育訓練,也為學員提供更多交流合作的平台。
學員張潔雯三年前從哈佛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碩士畢業,此次帶着跨學科的AI心理療愈項目前來參加訓練營。她介紹,該項目關注心理亞健康人群,主要利用AI技術賦能虛拟心理療愈服務,項目近期已在杭州運作。被上海這座創新之城吸引,最近她與聯合創始人正打算将研發部門落在上海。在訓練營中,她最期待參訪中以(上海)創業園,由此深度了解區域創業扶持政策,探尋項目“落滬”可能,并期待在多方交流中找到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持續深耕自身領域,加快形成更多創新突破。
現場揭牌的“海聚英才”創業學院将以海促會73家海聚英才示範基地,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24個高校、行政區基金申請點以及所在創業孵化空間、投融資服務平台等為工作載體,依托創業基金會全國大學生創業實驗室(上海)、海促會“路演大廳”、創投聯盟等創業資源優勢,培育學員成長。未來,該學院将開展多層次創業教育訓練活動,整合多方位産業資源,為創業企業提供精準服務;建立示範基地、公益資助、創投聯盟關聯機制,吸納拓展更多合作機構資源;緊密協作,逐漸形成多功能子產品有機結合、融合互動的外延開放布局結構,為打造高品質人才交流、互動、互聯、多元、共享的聚集地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依托逐漸形成的創業學員及項目大資料平台,跟蹤分析申請項目發展情況,為創業訓練營提質更新提供資料支撐。
作者:單穎文
編輯: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