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的阿布紮比國際防務展上,意大利奧托·梅萊拉公司展出了一種可以從“半人馬座”輪式坦克殲擊車的主炮發射的小型無人機,這種特殊的無人機發射方式引起了觀衆的好奇。那麼,為什麼要采用炮管發射無人機,另外無人機如何從炮管中發射,其與炮管發射普通炮彈有什麼差異呢?
意大利著名的奧托·梅萊拉公司展出的可以從“半人馬座”輪式坦克殲擊車的主炮發射的小型無人機
無人機起飛新方式——身管火炮發射
目前,各國的無人偵察機都是由專業人員、使用專業裝置進行發射操作,比如利用地面/車載彈射、手抛發射等,從裝備在安全地區展開到無人機飛抵目标上空,需要消耗不少時間,這使傳統無人機無法迅速進行任務響應,并不适應現代資訊化戰争需要。因為在現代作戰中,裝甲戰鬥車輛的機動性、防護能力和火力都有質的提高,作戰流動性增大,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為了保證裝甲部隊能及時擷取有效情報,必須使無人偵察機可以伴随裝甲兵機動作戰,并由裝甲部隊指揮官掌控,以獲得第一手資訊,及時用于部隊指揮控制。
為了适應這種需要,法國人率先作出了探索,他們在其用于出口的“勒克萊爾”更新版坦克上,為了達成無人機伴随作戰的目的,在炮塔後部設定了一個小型的無人機發射裝置,可以攜帶、運用一架直升機式微型無人機。不過,這種設計還是存在着較大的不足之處,主要是外置的無人機發射裝置比較容易在惡劣的戰場環境中損傷、失效,直升機式的無人機最大速度有限,也無法迅速飛向目标區域進行偵察,是以這種設計方案并沒有得到推廣。
而奧托·梅萊拉公司設計的炮射無人機方案,則可以說是一種創新性的無人機起飛新方式,它能夠比較好地滿足伴随裝甲部隊運用的需要。
“半人馬座”坦克殲擊車發射的無人機,其采用了鴨式布局的可折疊翼面組合
首先,火炮發射方式能賦予無人機較大的初速和正确的飛行方向,能在較短時間内飛抵可疑區域進行偵察,及時為指揮官提供戰場情報,以執行适當的作戰行動。
其次,由于無人機平時儲存于戰車内部,有主裝甲保護,不易遭受戰場火力損壞,而且也友善乘員對其進行檢查,以保持其技術性能。
兵工科技微信商城,掃描二維碼進店購買
炮射無人機的技術特點
身管火炮發射無人機,原理與身管火炮發射普通炮彈大體相似。身管火炮發射炮彈時,是利用大量發射藥迅速燃燒、産生大量高壓瓦斯,将彈丸推射出膛。不同的是,普通坦克炮彈通常都是彈丸和發射藥筒結合構成一發整體的炮彈,而身管火炮發射無人機,其實相當于一發很低檔的炮射飛彈,無人機和專用的發射藥筒是分開的,使用時,仍然像普通炮彈一樣從炮尾進行裝填。為了從高膛壓、大初速的現代坦克火炮中發射,炮射無人機必須進行專門的設計,進而顯著不同于傳統的無人機方案。
首先,為了适應火炮發射時産生的巨大沖擊,炮射無人機的機體結構必須加強,同時其上的各種裝置必須進行加強處理,以防止在炮膛内起動時造成損壞,特别是光學偵察儀器的鏡頭和萬向架必須維持鎖定,直到無人機進入巡航狀态才能開鎖。即使如此,炮射無人機也不能承受與炮彈相似的全裝藥射擊,必須采用适當的減裝藥低壓發射藥筒進行抛射。
奧托·梅萊拉公司設計的炮射無人機是一次性使用的,不能像傳統無人機那樣回收之後進行重複使用
其次,炮射無人機必須适合通過圓形的炮膛,同時有較大的翼面以維持巡航飛行。是以炮射無人機隻能采用簡單的圓柱形機體和折疊機翼的組合。以奧托·梅萊拉公司設計的炮射無人機方案為例,其采用了鴨式布局的可折疊翼面組合,一對大展弦比的細長鴨翼位于機頭發動機後方,發射後向前方展開,除能産生一定升力外,主要用于控制俯仰和橫滾;一對帶前掠角的大展弦比機翼位于機身後方,發射後向後方展開,用于産生巡航升力;一個向下展開的大三角形垂直安定面,主要用于穩定航向。
最後,由于體積、重量均受到嚴格限制,奧托-梅萊拉公司設計的炮射無人機是一次性使用的,不能像傳統無人機那樣回收之後進行重複使用,實際上,處于戰鬥行進狀态的一線裝甲部隊也沒有多餘的人力物力來支援這種小型戰術無人機的回收作業。雖然這會帶來一定的成本上升,但是總的來說,更加有利于裝甲部隊的機動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