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无人机起飞新方式,意大利新型炮射无人机

作者:兵工科技

在2011年的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上,意大利奥托·梅莱拉公司展出了一种可以从“半人马座”轮式坦克歼击车的主炮发射的小型无人机,这种特殊的无人机发射方式引起了观众的好奇。那么,为什么要采用炮管发射无人机,另外无人机如何从炮管中发射,其与炮管发射普通炮弹有什么差异呢?

无人机起飞新方式,意大利新型炮射无人机

意大利著名的奥托·梅莱拉公司展出的可以从“半人马座”轮式坦克歼击车的主炮发射的小型无人机

无人机起飞新方式——身管火炮发射

目前,各国的无人侦察机都是由专业人员、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发射操作,比如利用地面/车载弹射、手抛发射等,从装备在安全地区展开到无人机飞抵目标上空,需要消耗不少时间,这使传统无人机无法迅速进行任务响应,并不适应现代信息化战争需要。因为在现代作战中,装甲战斗车辆的机动性、防护能力和火力都有质的提高,作战流动性增大,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为了保证装甲部队能及时获取有效情报,必须使无人侦察机可以伴随装甲兵机动作战,并由装甲部队指挥官掌控,以获得第一手资讯,及时用于部队指挥控制。

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法国人率先作出了探索,他们在其用于出口的“勒克莱尔”升级版坦克上,为了达成无人机伴随作战的目的,在炮塔后部设置了一个小型的无人机发射装置,可以携带、运用一架直升机式微型无人机。不过,这种设计还是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外置的无人机发射装置比较容易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中损伤、失效,直升机式的无人机最大速度有限,也无法迅速飞向目标区域进行侦察,所以这种设计方案并没有得到推广。

而奥托·梅莱拉公司设计的炮射无人机方案,则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性的无人机起飞新方式,它能够比较好地满足伴随装甲部队运用的需要。

无人机起飞新方式,意大利新型炮射无人机

“半人马座”坦克歼击车发射的无人机,其采用了鸭式布局的可折叠翼面组合

首先,火炮发射方式能赋予无人机较大的初速和正确的飞行方向,能在较短时间内飞抵可疑区域进行侦察,及时为指挥官提供战场情报,以执行适当的作战行动。

其次,由于无人机平时储存于战车内部,有主装甲保护,不易遭受战场火力损坏,而且也方便乘员对其进行检查,以保持其技术性能。

无人机起飞新方式,意大利新型炮射无人机

兵工科技微信商城,扫描二维码进店购买

炮射无人机的技术特点

身管火炮发射无人机,原理与身管火炮发射普通炮弹大体相似。身管火炮发射炮弹时,是利用大量发射药迅速燃烧、产生大量高压燃气,将弹丸推射出膛。不同的是,普通坦克炮弹通常都是弹丸和发射药筒结合构成一发整体的炮弹,而身管火炮发射无人机,其实相当于一发很低档的炮射导弹,无人机和专用的发射药筒是分开的,使用时,仍然像普通炮弹一样从炮尾进行装填。为了从高膛压、大初速的现代坦克火炮中发射,炮射无人机必须进行专门的设计,从而显著不同于传统的无人机方案。

首先,为了适应火炮发射时产生的巨大冲击,炮射无人机的机体结构必须加强,同时其上的各种设备必须进行加固处理,以防止在炮膛内起动时造成损坏,特别是光学侦察仪器的镜头和万向架必须维持锁定,直到无人机进入巡航状态才能开锁。即使如此,炮射无人机也不能承受与炮弹相似的全装药射击,必须采用适当的减装药低压发射药筒进行抛射。

无人机起飞新方式,意大利新型炮射无人机

奥托·梅莱拉公司设计的炮射无人机是一次性使用的,不能像传统无人机那样回收之后进行重复使用

其次,炮射无人机必须适合通过圆形的炮膛,同时有较大的翼面以维持巡航飞行。是以炮射无人机只能采用简单的圆柱形机体和折叠机翼的组合。以奥托·梅莱拉公司设计的炮射无人机方案为例,其采用了鸭式布局的可折叠翼面组合,一对大展弦比的细长鸭翼位于机头发动机后方,发射后向前方展开,除能产生一定升力外,主要用于控制俯仰和横滚;一对带前掠角的大展弦比机翼位于机身后方,发射后向后方展开,用于产生巡航升力;一个向下展开的大三角形垂直安定面,主要用于稳定航向。

最后,由于体积、重量均受到严格限制,奥托-梅莱拉公司设计的炮射无人机是一次性使用的,不能像传统无人机那样回收之后进行重复使用,实际上,处于战斗行进状态的一线装甲部队也没有多余的人力物力来支持这种小型战术无人机的回收作业。虽然这会带来一定的成本上升,但是总的来说,更加有利于装甲部队的机动作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