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氣象武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尤其是關于美國制造和使用氣象武器,對全球其他國家造成打擊的傳聞甚嚣塵上。
甚至有傳言說美國已掌握了“禦風術”和造成大面積高溫的能力,以現在的技術來看,氣象武器是否真的已經能夠達到這種程度了呢?
美國氣象武器的威力
氣象武器的最早應用出現在二戰時期。當時的納粹德國軍方,為了保護重要工業基地和軍事設施,采納了氣象專家的建議,在意大利伏爾特河岸地區播灑大造霧劑,制造出漫天濃霧,使英法盟軍的戰機無法靠近這一地區。
還是在這裡,1943 年,美軍同樣也利人工造霧的方法,制造了一個長5公裡、高1.6公裡的霧層。濃霧為美軍的行動創造了良好的掩護,使美軍得以順利渡河作戰。
二戰結束以後,美國人更加癡迷于氣象武器的研究,并且在越南戰争,古巴飛彈危機期間進行了應用。如,1967年3月,在胡志明小道上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掠過幾架美國飛機。
而每當這些飛機走後約半小時,該地區便會狂風大作、暴雨傾瀉,道路變得泥濘不堪,給越南人民軍的調動和物資運輸造成了巨大的困難。
然後就是1970年,美蘇兩國在古巴展開了一場氣象大戰。當時,美國人通過在古巴上遊發射碘化銀人工降雨彈,将水汽節流,進而造成了古巴地區無水可降的幹旱災害。蘇聯則試圖在古巴進行人工降雨,緩解旱災。
鑒于美國人對氣象武器的大量應用,俄羅斯事氣象專家、退役上校尼古拉·卡拉瓦耶夫就曾表示,俄羅斯2010年罕見的幹旱和熱浪氣候與美軍氣象武器有關。
當時,一個極大的氣旋久久盤踞在俄羅斯上空,類似的氣旋已經好久沒有出現過了。而且他們觀察到地球的一個上層大氣層“熱層”,發生了大規模塌陷,這導緻大氣層阻擋紫外線的能力下降,造成了全球多地炎熱高溫。
當時,莫斯科的溫度達到了35~36℃,而同緯度的柏林隻有18℃、華沙為25℃、巴黎20℃,于是俄羅斯人推斷這是明顯的局部攻擊,是有目的的針對行為。
氣象武器發展到了什麼地步?
随着俄羅斯陰謀論地出現,各國也都出現了美國利用氣象武器造成全球災變的傳言,更有甚者說,美國掌握了“禦風術”,曾兩度将飓風引向洪都拉斯、委内瑞拉等國。
然而,實際上,從過去的氣象武器威力來看,它的影響範圍很小,付出的代價卻很大。比如二戰期間的造霧行動,範圍隻有5公裡。
而美軍的對越氣象行動,說白了就是一場持續的人工降雨,當時這場人工降雨持續了7年時間,累計出動2.6萬架次飛機,投放了474萬枚催雨彈,才僅僅讓越南的一小部分地區持續保持着降雨。
由此可見,一些陰謀論對于氣象武器過度神化了,至少目前來說,人類的氣象武器還沒有到如此恐怖的地步。
一些戰術性氣象武器,能在小尺度上人工影響天氣并不奇怪。影響範圍大概在水準尺度幾十千米以下,時間尺度幾小時以下,造成短時雷暴強降雨等災害性天氣。
而俄羅斯軍事專家所說的戰略性氣象武器,能在俄羅斯上空制造一個巨大的氣旋,讓整個俄羅斯氣溫比同緯度上升10-20℃,這是非常困難的。
理論上說,氣象武器或許可以造成河南暴雨那樣的災害,但還無法形成像長江流域多地暴雨、南方寒潮和大面積高溫的情況。但實際上,美軍的飛機要制造暴雨災害,不可能不被發現。
另外,所謂的“禦風術”也是無稽之談,現如今我們對熱帶氣旋系統的移動機制,仍然沒有一個更加準确的認識,這使得台風的路線和強度等預報仍然較為困難。
比如,之前的超強台風“卡努”,本來是沖着中國來的,結果突然就轉向去了日本,誰都沒有預料到,很多人還說中國掌握“控風術”的秘密藏不住了。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一次全球氣候會議,世界各地的頂級氣象專家,根據當時的理論研究一緻認為,當年不會發生厄爾尼諾事件,結果幾個月後就爆發了有記載以來最嚴重的厄爾尼諾事件。
這個尴尬的氣象預報黑點,足以證明,人類對于氣象氣候的了解依然十分有限,更何況是想要操控氣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