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的發展極度依賴地球資源,鹽、石油、淡水都與人類族群的延續息息相關。但你知道嗎,人類對某一種資源的過度開采往往會引起一些難以想象的生态災難,美國皮内爾湖就曾經發生過一起意外事故,直接造成130億升湖水瞬間幹涸,而罪魁禍首竟然是一根36厘米粗的鑽頭。
意想不到的事故
自然界中很多物質是相輔相成的,鹽和石油就是這樣一堆好搭檔,從地質學角度來說,有鹽礦的地方往往也蘊藏着石油資源。而本文主角皮内爾湖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人們先是找到了鹽礦,又在不遠處發現了石油,這也讓皮内爾湖名聲遠揚。
皮内爾湖位于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城市伊比利亞,這個不算大的湖泊是當地居民茶餘飯後散步的地方,由于湖裡盛産鲶魚,是以也吸引了不少釣魚佬光顧。不過對于伊比利亞當地來說,皮爾内湖卻是不折不扣的經濟支柱,這裡的鹽礦直接撐起了城市收入的大頭。
皮内爾湖的鹽礦自上個世紀被發現後,這裡就成為了全美最著名的産鹽地,絕大部分伊比利亞居民也都從事着采鹽業相關的工作。随着對鹽礦開采的愈發深入,人們也逐漸意識到皮内爾湖下方很可能有着儲量不小的石油,鹽礦在自然界中就是阻隔石油的天然物質,如果沒有鹽層,石油很快就會因為密度較小被置換到地表。
這一發現讓一些石油公司也開始注意到皮内爾湖,美國石油巨頭德士古就拿下了皮内爾湖的石油勘探項目,投入了巨量資金,開始探索鹽礦下方的情況。在内陸湖開采石油的難度比遠洋簡單多了,德士古的專業團隊輕車熟路的找到了鑽探的具體位置,并利用鑽頭開始打孔。
勘探工作起初十分順利,鑽探深度很快就達到了地下180米的深度,這時候操縱人員發現,鑽頭似乎接觸到了硬質鹽層,将鑽頭取回後一看,果然上面都是鹽礦結晶,這讓從業人員感到了一絲疑惑。因為按照之前的勘探和測算結果,他們在這個深度是不會遇到鹽礦的,但匪夷所思的是,即便從業人員心生疑慮,但并沒有停下手上的工作,這直接造成了災難的發生。
當鑽探深度達到了400米的時候,鑽頭再一次被卡住,從業人員嘗試了數種辦法企圖脫困,但随即就聽到地底傳來一聲巨響,所有人都意識到了不妙,直接撤離了鑽探平台。這是一個及時的決定,因為他們剛剛離開平台,整個平台就直接傾覆,但衆人不知道的是,這還僅僅是災難的開始。
消失的湖水
鑽井平台倒塌帶來的不過是幾百萬美元的損失,鑽井平台直接鑽穿了鹽礦才是真正的危機。湖水直接灌入到地下鹽礦當中,要知道當時鹽礦内還有許多勞工正在上班。所有勞工同樣聽到了坑道中傳來一聲巨響,接着就聽到了洶湧的水聲。有經驗的勞工迅速意識到鹽礦發生了嚴重的透水事故,他拉響了警報,所有人都開始撤離。
由于鹽礦勞工足夠訓練有素,55名礦工在被湖水淹沒前成功從地下400米的礦井中逃出生天,這也是不幸中的萬幸,鑽探事故沒有造成礦工們家破人亡的慘劇。但人類走了好運,皮内爾湖就遭殃了,在衆目睽睽之下,皮内爾湖的湖面出現了一個直徑高達400米的巨型漩渦,有不少目擊者都表示這是他們這輩子見到的最大的漩渦,湖水直接被吸入了整個地下鹽礦當中,巨大的壓力甚至把鹽礦的内部結構都給擠爆了。
據說強大的壓力甚至讓地上的鹽礦入口噴出了高壓水柱,高度居然達到了120多米,由于皮内爾湖本來就不算大,僅僅3個小時候,130億升的湖水直接從地表消失了,存在了不知多少個日月的皮内爾湖轉瞬間幹涸,隻留下一個巨大的凹陷。這還沒完,由于皮内爾湖出現的巨大漩渦,連湖水的流向都被改變了,皮内爾湖本來是河水流進大西洋的一處集中地,現在大西洋的海水反而開始倒灌皮内爾湖。
又過了2天時間,皮内爾湖被大西洋的海水再度填滿,這個淡水湖搖身一變成為了鹹水湖,整個湖泊的面積也得到了大範圍的增加,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湖水的深度,淡水湖時期的皮内爾湖平均深度僅為5米,但現在皮内爾湖的平均深度達到了60米,一躍成為了路易斯安那最深的湖泊。
鑽頭是罪魁禍首
雖然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依然給當地造成了巨大的财産損失,光是水面形成的大漩渦就直接摧毀了12艘湖上的船隻,海水倒灌更是淹沒了26萬公頃的土地,當地的經濟支柱鹽礦也被全部摧毀,整個湖邊的生态體系直接改天換地,但讓人驚訝的是,如此巨大的損失,當地居民居然隻得到了4500萬美元的賠償。
在調查過事故的成因後,調查人員發現了罪魁禍首,就是鑽探人員所使用的36厘米直徑的鑽頭,這個鑽頭直接打穿了湖面和鹽礦的隔斷層,導緻湖水進入到鹽礦當中,換言之130億升湖水并沒有消失,而是成為儲存在鹽礦中的高濃度鹽水。
至于會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失誤,原因也很簡單,德士古公司的工程師計算出現了偏差,在勘探作業裡有兩個坐标系,分别是笛卡爾坐标系和高斯克呂格坐标系,德士古工程師錯誤的使用了第二種導緻所有坐标都出現了問題,最終引發了這場災難性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