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别策劃·青年力Vol.01 | 王光皓×李默:從南京出發,走向遼遠廣闊

作者:藍色天際愛話劇
特别策劃·青年力Vol.01 | 王光皓×李默:從南京出發,走向遼遠廣闊

前言

寫/在/前面/正面

1月27日,愛情劇發表文章《特别策劃|戲劇,一束光——南京青年劇作家的一生",采訪了一些曾參加過"南京戲劇節青年組"和"南京青年戲劇節"的年輕劇作家,聚焦于大舞台落下後的生活。

青春劇,始終具有蓬勃的創造力和獨特性,他們用略顯年輕的觸角,用他們對戲劇和觀衆溝通的新視角觸動世界。

愛情劇編輯團隊特意策劃了《青春力量——南京青春劇力》系列專欄,采訪更多南京年輕劇作家,聽聽他們對話劇的了解。

今年在上海靜安劇谷,五部年輕劇作家的作品來到觀衆面前,其中兩部是南京大學創作的戲劇。

他們是南京大學戲劇影視藝術碩士學位,王安邦和劉暢去年在南京小書博物館和杭州大屋頂演出的《雪夜長句》,王光軒在北京中級劇院執導了《千億位元組的生命》,并在上海靜安劇谷完成演出後,将于6月前往安那亞戲劇節。

值得一提的是,《千億位元組人生》中的男明星是《2020南京戲劇節》青年單元劇《春秋殺》中李墨的角色。

5月3日,愛情劇編輯組來到上海采訪王光軒和李墨,并開啟了第一期特輯,在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對這部劇的不同想法。

01

/ 願意嘗試,不怕未知 /

作為一名年輕的戲劇演員,你有沒有想過登上靜安劇谷和安那亞戲劇節等舞台?

對于王光軒來說,"1億位元組的生命"是一棵無情的柳樹的結果。

2020年7月,歌德國家與中級劇院合作,組織了為期四天的柏林戲劇節"劇本市場"研讨會,在全國範圍内招聘導演和戲劇作品。

出于對德劇的熱愛,王光軒以希姆斯成名,開始了全新的嘗試。

在工作坊中,每位參與者都可以送出一份演出計劃,以計劃在柏林戲劇節的"劇本市場"子產品中規劃兩部戲劇。

王光軒沒想到,他的嘗試會從衆多策劃中脫穎而出,最終以"千萬位元組的生命"登上靜安劇谷和安那亞劇場的舞台。

特别策劃·青年力Vol.01 | 王光皓×李默:從南京出發,走向遼遠廣闊

王光軒與創意合夥人

"也許是因為他們覺得它更接近文本,更容易觸及戲劇的核心。

抓住每一個機會,勇于嘗試,不懼不怕未知,也許有一天會有更大的舞台展現在我們面前。

02

/ 視野開闊,關心當下 /

如何選擇創作的主題,想想看,是戲劇創作的第一步。

是從經典劇本中尋找同樣主題的人性,還是從市場角度做更多話題性的商業劇?

王光軒在他創作中給出的答案是:面向當下,發現屬于當代的話題。

特别策劃·青年力Vol.01 | 王光皓×李默:從南京出發,走向遼遠廣闊

《1000億位元組的生命》 攝影:王力

"1000億位元組的生命",大部分内容發生在網絡空間,雖然有兩個演員,但演員之間幾乎沒有直接的溝通,甚至存在實體上的差距。

女演員被塑膠薄膜隔絕在一個小而透明的空間裡,在整個表演區的中間,從各個角度接收觀衆和演員,隻有通過網際網路與外界交流。

"就像我們在疫情爆發期間一樣,篩查甚至已經成為人類的重要器官。

這部作品創作于2020年,收錄了王光軒對疫情期間生活的思考。

特别策劃·青年力Vol.01 | 王光皓×李默:從南京出發,走向遼遠廣闊

當我們被突如其來的災難所束縛時,當人們失去面對面的接觸,當線上交流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時,我們如何面對世界?

"通過這部劇,我們也想探索一種現象,起初我們通過網際網路是跨越時空之間的隔閡建立溝通,但到了網際網路真正發展的時候,我們發現它依然不是解決孤獨的一個确切方案。

人,如何處理與媒體、與網際網路、與人的關系?這是王光軒關注的話題。

2021年,每個人的生活都被手機這個媒介綁架了,對于你來說,如果手機沒電了,會不會不舒服?

作為當代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物體,手機、網際網路在劇院舞台上是罕見的,讨論媒體與人類的關系的舞台劇作品也比較罕見,關注當下,發現生活中常見的、不常見的在舞台上的内容、思考、嘗試,或許能夠激發更多當代人的共鳴。

特别策劃·青年力Vol.01 | 王光皓×李默:從南京出發,走向遼遠廣闊

《了解媒體》攝影:譚大元

在"人生1000億位元組"之後,王光軒創作了一出新的劇場,将人們生活中的各種媒體完全感動到舞台、文字、照片、電視、網際網路的前沿,甚至對于青島人來說,青島啤酒還能成為一種媒介嗎?

當我們觀看這樣的作品時,我們也在想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媒體,我們是否被這些媒體所束縛?你回避這些媒體是為了逃避現實嗎?還是我們能夠通過這些媒體更好地與他人溝通,更緊密地與他人溝通?

這部劇的名字叫《了解媒體》,2021年我們真的能處理好我們與媒體的關系嗎?

這是一個屬于我們這個時代人們共同思考的問題。

聚焦當下,從生活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創作可能會激發更多的共鳴。

03

/ 新思維,新方式 /

對于年輕創作者來說,在學習和觀看了大量先前的思想結晶之後,在自己的戲劇創作中,不乏這樣的困惑:

如何找到屬于創作者的獨特視角,發展自己的創作風格?

或許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學習經曆,給了王光軒一個不同的戲劇視角,在他的兩部劇中,探讨了人類生活帶來的很多科技發展變化。

我們周圍有很多戲劇愛好者,但不是柯本出生的戲劇愛好者,但這并不能阻止他們探索自己的創作觀點。

演員利默是社會學系的學生,在他身上表演,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滿足。

也許是因為沒有内在的表演觀,面對王光軒獨特的排練風格,利默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

"他會提前考慮他想要的感覺,然後他會開始激勵我在那種狀态下走動。

在這樣的排練中,利默将不再固定地設計一些動作,而是會根據自己的感覺自由遊動。

這種導演,面對如此大量的資訊和複雜的劇本,似乎也是一種合适而自然的存在。

特别策劃·青年力Vol.01 | 王光皓×李默:從南京出發,走向遼遠廣闊

Limer在"1000億位元組的生命"攝影:王麗

在《懂媒體》中,王光軒以工作坊的形式與創意夥伴合作,每個演員都與媒體分享自己的故事,他從導演的角度進行篩選和整合,最後呈現出一部真誠而溫暖的作品。

這也是利默第二次與王光軒合作,不像以往那樣,在導演的指導下拿到完整的劇本進行排練,工場性質的創作裡默在演員的身份上超越了更多的自我表達。

他與電腦遊戲分享了他的故事,并最終寫下并诠釋了這句話:

"遊戲是一個向二極管逃跑的場景......"

特别策劃·青年力Vol.01 | 王光皓×李默:從南京出發,走向遼遠廣闊

利默在了解媒體照片:譚大元

演員不再隻是演員,而是成為文本的創作者之一,這種創作方式或許不是王光軒獨有的,但也完全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導演制作關系。

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以不同的方式排練,可能會給青少年戲劇帶來新的可能性。

特别策劃·青年力Vol.01 | 王光皓×李默:從南京出發,走向遼遠廣闊

利默(左2排1)、王光軒(左2排3)及創意夥伴

特别策劃·青年力Vol.01 | 王光皓×李默:從南京出發,走向遼遠廣闊

戲劇可能很小,但仍然有許多年輕的戲劇人對它充滿熱情和向往。

在南京,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創作自己的内容中,王安邦和劉暢在《雪夜長句》中探讨童年的傷疤,孔德川在《紅樓》中探索女權主義,張承軒在《春秋殺戮》中探讨道德和利益選擇,用即興戲劇來緩解當代人的煩惱和壓力......

今天,我們來介紹兩位年輕的劇作家,王光軒和李默,從中我們看到了年輕人的熱情和活力。

在南京,更多的年輕人正在堅持戲劇。

愛情劇編輯團隊将繼續走近年輕劇作家,繼續開展"青春力量"專項策劃,帶大家聆聽自己的創意故事。

戲劇的未來一定屬于青春!

策劃/編輯: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