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特别策划·青年力Vol.01 | 王光皓×李默:从南京出发,走向辽远广阔

作者:蓝色天际爱话剧
特别策划·青年力Vol.01 | 王光皓×李默:从南京出发,走向辽远广阔

前言

写/在/前面/正面

1月27日,爱情剧发表文章《特别策划|戏剧,一束光——南京青年剧作家的一生",采访了一些曾参加过"南京戏剧节青年组"和"南京青年戏剧节"的年轻剧作家,聚焦于大舞台落下后的生活。

青春剧,始终具有蓬勃的创造力和独特性,他们用略显年轻的触角,用他们对戏剧和观众沟通的新视角触动世界。

爱情剧编辑团队特意策划了《青春力量——南京青春剧力》系列专栏,采访更多南京年轻剧作家,听听他们对话剧的理解。

今年在上海静安剧谷,五部年轻剧作家的作品来到观众面前,其中两部是南京大学创作的戏剧。

他们是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硕士学位,王安邦和刘畅去年在南京小书博物馆和杭州大屋顶演出的《雪夜长句》,王光轩在北京中级剧院执导了《千亿字节的生命》,并在上海静安剧谷完成演出后,将于6月前往安那亚戏剧节。

值得一提的是,《千亿字节人生》中的男明星是《2020南京戏剧节》青年单元剧《春秋杀》中李墨的角色。

5月3日,爱情剧编辑组来到上海采访王光轩和李墨,并开启了第一期特辑,在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这部剧的不同想法。

01

/ 愿意尝试,不怕未知 /

作为一名年轻的戏剧演员,你有没有想过登上静安剧谷和安那亚戏剧节等舞台?

对于王光轩来说,"1亿字节的生命"是一棵无情的柳树的结果。

2020年7月,歌德国家与中级剧院合作,组织了为期四天的柏林戏剧节"剧本市场"研讨会,在全国范围内招聘导演和戏剧作品。

出于对德剧的热爱,王光轩以希姆斯成名,开始了全新的尝试。

在工作坊中,每位参与者都可以提交一份演出计划,以计划在柏林戏剧节的"剧本市场"模块中规划两部戏剧。

王光轩没想到,他的尝试会从众多策划中脱颖而出,最终以"千万字节的生命"登上静安剧谷和安那亚剧场的舞台。

特别策划·青年力Vol.01 | 王光皓×李默:从南京出发,走向辽远广阔

王光轩与创意合伙人

"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它更接近文本,更容易触及戏剧的核心。

抓住每一个机会,勇于尝试,不惧不怕未知,也许有一天会有更大的舞台展现在我们面前。

02

/ 视野开阔,关心当下 /

如何选择创作的主题,想想看,是戏剧创作的第一步。

是从经典剧本中寻找同样主题的人性,还是从市场角度做更多话题性的商业剧?

王光轩在他创作中给出的答案是:面向当下,发现属于当代的话题。

特别策划·青年力Vol.01 | 王光皓×李默:从南京出发,走向辽远广阔

《1000亿字节的生命》 摄影:王力

"1000亿字节的生命",大部分内容发生在网络空间,虽然有两个演员,但演员之间几乎没有直接的沟通,甚至存在物理上的差距。

女演员被塑料薄膜隔绝在一个小而透明的空间里,在整个表演区的中间,从各个角度接收观众和演员,只有通过互联网与外界交流。

"就像我们在疫情爆发期间一样,筛查甚至已经成为人类的重要器官。

这部作品创作于2020年,收录了王光轩对疫情期间生活的思考。

特别策划·青年力Vol.01 | 王光皓×李默:从南京出发,走向辽远广阔

当我们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所束缚时,当人们失去面对面的接触,当在线交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我们如何面对世界?

"通过这部剧,我们也想探索一种现象,起初我们通过互联网是跨越时空之间的隔阂建立沟通,但到了互联网真正发展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依然不是解决孤独的一个确切方案。

人,如何处理与媒体、与互联网、与人的关系?这是王光轩关注的话题。

2021年,每个人的生活都被手机这个媒介绑架了,对于你来说,如果手机没电了,会不会不舒服?

作为当代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体,手机、互联网在剧院舞台上是罕见的,讨论媒体与人类的关系的舞台剧作品也比较罕见,关注当下,发现生活中常见的、不常见的在舞台上的内容、思考、尝试,或许能够激发更多当代人的共鸣。

特别策划·青年力Vol.01 | 王光皓×李默:从南京出发,走向辽远广阔

《了解媒体》摄影:谭大元

在"人生1000亿字节"之后,王光轩创作了一出新的剧场,将人们生活中的各种媒体完全感动到舞台、文字、照片、电视、互联网的前沿,甚至对于青岛人来说,青岛啤酒还能成为一种媒介吗?

当我们观看这样的作品时,我们也在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媒体,我们是否被这些媒体所束缚?你回避这些媒体是为了逃避现实吗?还是我们能够通过这些媒体更好地与他人沟通,更紧密地与他人沟通?

这部剧的名字叫《了解媒体》,2021年我们真的能处理好我们与媒体的关系吗?

这是一个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聚焦当下,从生活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创作可能会激发更多的共鸣。

03

/ 新思维,新方式 /

对于年轻创作者来说,在学习和观看了大量先前的思想结晶之后,在自己的戏剧创作中,不乏这样的困惑:

如何找到属于创作者的独特视角,发展自己的创作风格?

或许本科计算机专业的学习经历,给了王光轩一个不同的戏剧视角,在他的两部剧中,探讨了人类生活带来的很多科技发展变化。

我们周围有很多戏剧爱好者,但不是柯本出生的戏剧爱好者,但这并不能阻止他们探索自己的创作观点。

演员利默是社会学系的学生,在他身上表演,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满足。

也许是因为没有内在的表演观,面对王光轩独特的排练风格,利默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

"他会提前考虑他想要的感觉,然后他会开始激励我在那种状态下走动。

在这样的排练中,利默将不再固定地设计一些动作,而是会根据自己的感觉自由游动。

这种导演,面对如此大量的信息和复杂的剧本,似乎也是一种合适而自然的存在。

特别策划·青年力Vol.01 | 王光皓×李默:从南京出发,走向辽远广阔

Limer在"1000亿字节的生命"摄影:王丽

在《懂媒体》中,王光轩以工作坊的形式与创意伙伴合作,每个演员都与媒体分享自己的故事,他从导演的角度进行筛选和整合,最后呈现出一部真诚而温暖的作品。

这也是利默第二次与王光轩合作,不像以往那样,在导演的指导下拿到完整的剧本进行排练,工场性质的创作里默在演员的身份上超越了更多的自我表达。

他与电脑游戏分享了他的故事,并最终写下并诠释了这句话:

"游戏是一个向二极管逃跑的场景......"

特别策划·青年力Vol.01 | 王光皓×李默:从南京出发,走向辽远广阔

利默在理解媒体照片:谭大元

演员不再只是演员,而是成为文本的创作者之一,这种创作方式或许不是王光轩独有的,但也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导演制作关系。

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以不同的方式排练,可能会给青少年戏剧带来新的可能性。

特别策划·青年力Vol.01 | 王光皓×李默:从南京出发,走向辽远广阔

利默(左2排1)、王光轩(左2排3)及创意伙伴

特别策划·青年力Vol.01 | 王光皓×李默:从南京出发,走向辽远广阔

戏剧可能很小,但仍然有许多年轻的戏剧人对它充满热情和向往。

在南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创作自己的内容中,王安邦和刘畅在《雪夜长句》中探讨童年的伤疤,孔德川在《红楼》中探索女权主义,张承轩在《春秋杀戮》中探讨道德和利益选择,用即兴戏剧来缓解当代人的烦恼和压力......

今天,我们来介绍两位年轻的剧作家,王光轩和李默,从中我们看到了年轻人的热情和活力。

在南京,更多的年轻人正在坚持戏剧。

爱情剧编辑团队将继续走近年轻剧作家,继续开展"青春力量"专项策划,带大家聆听自己的创意故事。

戏剧的未来一定属于青春!

策划/编辑: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