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谷歌的人工智能之路:風口與風騷并存

原創 stardust123 變化中的世界

谷歌的人工智能之路:風口與風騷并存

1998年,兩名斯坦福的博士生在一個車庫創立了谷歌,當時沒有人能預見這個搜尋引擎會牽動整個世界的科技之變。如今,谷歌已經成長為Alphabet集團,業務觸角擴充到無人車、雲計算等多個領域,扮演着數字生态的重要角色。

然而在人工智能浪潮中的谷歌,似乎沒能如願站上風口。ChatGPT的爆火讓業界認為谷歌在這場賽道上落後了,它還具備翻身的可能嗎?

風口何時來

ChatGPT自去年11月起迅速火爆全球,這對許多人來說都是首次意識到AI的魅力。這款AI産品背後是OpenAI公司,而OpenAI已經獲得了微軟巨資支援。

谷歌的人工智能之路:風口與風騷并存

谷歌也試圖推出競品Bard,但影響力遠遜前者。有傳言稱,谷歌内部工程師都承認公司在AI上沒有“秘密武器”,已經錯過了這波風口。

其實早在ChatGPT之前,谷歌内部就出現了争議。谷歌早期研發的語言模型Lamda,被一位工程師稱之為“有生命”。這引發了人們對AI倫理的熱議,也讓谷歌對後續AI産品推出更為謹慎。

在外界看來,谷歌好像一直在人工智能的風口周邊徘徊,始終未能抓住決定性的機遇。

優勢仍在

但業内專家并不完全贊同這一觀點。他們認為,我們不能輕易否定谷歌在AI領域積累的優勢。

谷歌的人工智能之路:風口與風騷并存

事實上,谷歌早在多年前就已經深入人工智能研究,對核心技術如transformer等有重要貢獻。旗下的DeepMind公司開發了突破性的AlphaFold等項目。

今年5月,谷歌IO大會釋出了多達25項人工智能新産品,在消費者和企業AI市場都有布局。相關投資也在持續進行,并不見得像外界所假設那樣已經放棄了這場競争。

更關鍵的是,谷歌在雲計算領域的厚實積累。人工智能模型的訓練和應用離不開強大的計算基礎設施支援。谷歌在這方面的服務有望讓更多客戶使用上AI能力,并反哺谷歌自身的創新。

雖然與亞馬遜和微軟相比,谷歌在公有雲服務規模上仍處于劣勢。但也正因如此,谷歌的雲計算業務在AI時代或許會迎來新的機遇期。

風口無情亦有情

谷歌的人工智能之路:風口與風騷并存

當然,谷歌想要在AI賽道中加速,需要解決的問題依然不少。

其一,在産品設計上下足功夫,解決目前AI互動的痛點,讓技術真正融入使用者生活,而不僅是噱頭和概念。其二,進一步打通雲計算與AI的閉環,提供從底層到應用的全面解決方案。其三,創新商業模式,在AI賦能客戶的同時實作自身商業價值的最大化。

可以說,谷歌正處于人工智能發展的多個風口周邊,内外環繞着無數風險與機遇。想要真正實作突破,還需要管理層作出細緻的戰略部署與執行。

這也是每一個科技公司在新舊動能轉換中必然面臨的過程,谷歌顯然不會是例外。過去25年裡,谷歌見證并引領了多個科技浪潮的興起,這一次它也決不會輕易放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