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珠江視界 | 每月好文:國内麻醉學科文摘2023.08(上)

珠江視界 | 每月好文:國内麻醉學科文摘2023.08(上)

譯者按: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麻醉科《珠江視界》翻譯小組每月通過主題詞檢索,從PubMed與Web of Science等檢索引擎,篩選出近期國内麻醉學科所發表的高品質SCI文獻與研究成果,進行摘要導讀的同時通過《新青年麻醉論壇》珠江視界專欄以每月好文的方式向全國同道推介。

本期《珠江視界-每月好文》節選2023年7-2024年8月發表的部分文章,研究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等,内容涵蓋膿毒血症治療、術後疼痛管理、右美托咪定以及認知功能等方面内容(#為第一作者,*為通訊作者)。

每月好文(2023.07-2023.08)之上

1

1.YuJun Zhang#, Kun Shi#, Xi Yang, Wen Chen, TianHong Wang, Yi Kang, DeYing Gong, ZhiYong Qian*, WenSheng Zhang*. Sustained release of levobupivacaine from temperature-sensitive injectable hydrogel for long-term local anesthesia in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Biomaterials, 2023 Aug. PMID: 37167892

【題目】

溫敏注射水凝膠緩釋左旋布比卡因作為長效局麻藥用于術後疼痛管理

【通訊作者】

張文勝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科;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與重症醫學實驗室;麻醉醫學轉化醫學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錢志勇 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

【第一作者】

YuJun Zhang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科,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與重症醫學實驗室,麻醉醫學轉化醫學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Kun Shi 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

【摘要】

術後疼痛是外科術後患者的主要并發症,術後疼痛控制不佳可能會導緻一系列并發症。由于局麻藥能有效控制疼痛,且副作用較小,已成為術後疼痛管理的首選治療方法。然而,目前局部麻醉劑的作用時間短,無法滿足術後鎮痛要求。本研究開發了一種基于可生物降解聚的聚乙二醇-聚(D,L-丙交酯)可注射左旋布比卡因(LB)負載熱敏水凝膠系統,用于長效局部麻醉,其中LB的可溶性帶電陽離子形式部分堿化為難溶堿形式(LB堿)。這種混合LB負載的PLEL系統(hLB/PLEL)在室溫下是一種可自由流動的液體,并且一旦體内注射就随着生理溫度變化而轉變為半固态水凝膠。溶解的LB HCl首先從水凝膠中釋放,有助于快速起效,而不溶性LB堿在PLEL水凝膠的生物降解過程中随着pH的降低而逐漸溶解和釋放,導緻LB在局部長期釋放。本項目主要研究熱敏性hLB/PLEL的體外和體内釋藥行為、藥代動力學和生物相容性。在大鼠坐骨神經阻滞、皮下浸潤麻醉和術後疼痛模型中評價hLB/PLEL系統的麻醉效果。該hLB/PLEL系統在大鼠模型中産生了顯著長效的的鎮痛作用,其産生的持續時間約為0.75%LB-HCl的7倍,并有效緩解了3天的自發性疼痛。總的來說,所提出的hLB/PLEL系統不僅可以實作快速作用,而且可以持續釋放LB來阻斷神經并顯著延長局部鎮痛的效果,提示該藥物可能是一種有效的長效術後疼痛管理治療的候選藥物。

2

2. Chao Chen#, Yuhua Zuo#, Hongmei Hu, Yuting Shao, Si Dong, Junquan Zeng, Ling Huang , Ziyi Liu , Qinyuan Shen, Fasheng Liu, Xinjun Liao, Zigang Cao, Zilin Zhong, Huiqiang Lu*, Yanlong Bi* , Jianjun Chen*. Cysteamine hydrochloride affects ocular development and triggers associated inflammation in zebrafish. J Hazard Mater, 2023 Jul 27. PMID: 37517235

【題目】

鹽酸半胱胺影響斑馬魚的眼部發育并引發相關發炎

【通訊作者】

陳建軍 同濟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兒科;麻醉學與圍手術期醫學臨床研究中心;腦與類腦智能轉化研究所;上海市麻醉與腦功能調節重點實驗室;

畢燕龍 同濟大學醫學院同濟醫院眼科;

Lu Huiqiang 江西省斑馬魚模組化與人類疾病藥物篩選工程實驗室;江西省器官發育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井岡山大學附屬醫院臨床研究中心;井岡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第一作者】

Chao Chen 同濟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兒科;麻醉與腦功能調節重點實驗室;麻醉與圍手術期醫學臨床研究中心;腦與類腦智能轉化研究所;同濟大學醫學院醫學遺傳學系;同濟大學醫學院同濟醫院眼科

Yuhua Zuo 溫州醫科大學眼科視光學學院;

【摘要】

越來越多的化妝品使用引起了人們對其成分的廣泛關注。鹽酸半胱胺(CSH)是化妝品中一種新發現的緻敏成分,其潛在毒性有待進一步闡明。在這裡,我們利用斑馬魚模型研究了CSH在眼睛發育過程中的體内毒性作用。CSH暴露與斑馬魚幼魚眼睛變小、眼底血管增多和血管直徑減小有關。此外,CSH暴露加速了血管芽生過程,增強了眼血管内皮細胞增殖。通過光視覺運動反應分析和病理檢查,分别證明了CSH治療後斑馬魚幼魚對視覺刺激的反應減弱和眼部結構的損傷。通過轉錄測定、轉基因熒光攝影和分子對接分析,我們确定CSH抑制Notch受體的轉錄,導緻由Vegf信号激活介導了眼血管内皮細胞的異常增殖。這一過程破壞了眼睛的穩态,并誘導了中性粒細胞積聚的發炎反應,此外還産生了高水準的活性氧,這反過來又促進了眼凋亡細胞的發生,并最終在斑馬魚發育過程中損害了眼睛結構和視覺功能。

3

3. Jia-Hui Ma#, Ning-Hao Huang, Tao Huang*, Dong-Liang Mu*. 25-hydroxyvitamin D concentrations and risk of incident dementia,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elirium in 443,427 UK Biobank participants. Psychiatry Res, 2023, 327: 115369.PMID:37523888

【題目】

英國生物樣本庫中443427名參與者的25-羟基維生素D濃度與癡呆、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和谵妄的發病風險

【通訊作者】

穆東亮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麻醉科

黃濤 教育部重大疾病流行病學實驗室(北京大學)

【第一作者】

Jia-Hui Ma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麻醉科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25-羟基維生素D(25(OH)D)水準與癡呆、輕度認知障礙(MCI)和谵妄之間的關系。參與者來自英國生物樣本庫,具有血清25(OH)D濃度的完整資訊。癡呆、輕度認知障礙和谵妄使用英國生物樣本庫算法進行定義。443427名平均(标準差)年齡為56.8(8.0)歲的參與者被納入本研究。基于Cox回歸模型,在對人口統計學進行調整後,血清25(OH)D濃度與癡呆、MCI和谵妄的風險呈劑量依賴性負相關(P趨勢<0.001),25(OH)D水準最高(即>64.4 nmol/L)的參與者患癡呆(危險比[HR]:0.58,95%置信區間[CI] 0.49-0.69,P<0.001)、MCI(HR:0.55,95%CI 0.37-0.84,P=0.005)和谵妄(HR: 0.63,95%CI 0.51-0.79,P=0.001)的風險最低。這些結果與敏感性分析一緻,其中排除了在随訪的前兩年内發生事件的參與者。這項研究發現,較低的血清25(OH)D濃度與較高的癡呆(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癡呆)、輕度認知障礙和谵妄風險顯著相關。

4

4. Shu-Shan Hua#, Jin-Jun Ding, Tian-Cheng Sun#, Chen Guo#, Ying Zhang, Zi-Hui Yu, Yi-Qing Cao, Lin-Hong Zhong, Yu Wu, Lu-Ying Guo, Jian-Hong Luo, Yi-Hui Cui*, Shuang Qiu*. NMDAR-dependent synaptic potentiation via APPL1 signaling is required for the accessibility of a prefrontal neuronal assembly in retrieving fear extinction. Biological Psychiatry, 2023 Aug 1. PMID:36842495

【題目】

通過APPL1信号通路的NMDAR依賴的突觸增強是恢複恐懼消退的前額葉神經元組裝所必需的

【通訊作者】

邱爽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神經生物學和麻醉科;

崔一卉 浙江大學醫學院邵逸夫醫院神經生物學和神經内科

【第一作者】

華書山,丁錦君,孫天成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神經生物學和麻醉科;

郭沉 浙江大學醫學院邵逸夫醫院神經生物學和神經内科

【摘要】

研究背景:腹内側前額葉皮質(vmPFC)被認為是存儲和回憶消退記憶的場所。然而,這一過程背後的突觸和細胞機制仍然不清楚。

研究方法:我們結合轉基因小鼠、電生理記錄、活性依賴細胞标記和化學遺傳學操縱來分析接頭蛋白APPL1在vmPFC中對恐懼消退提取的作用。

研究結果:本研究發現無論是正常還是條件性APPL1基因敲除都會降低vmPFC中的NMDA受體功能,且會損害恐懼消退提取。此外,在消退提取過程中,APPL1發生核轉位。阻斷APPL1核質轉位會減少NMDA受體電流并且幹擾恐懼消退提取。進一步确定了一種前額葉神經元叢集,它是存儲消退記憶的必備條件。在這叢集中,可誘導的APPL1基因敲除會破壞NMDA受體依賴性突觸增強,并且幹擾恐懼消退提取,而該叢集的化學遺傳學激活則挽救了受損的行為。

結論:結果表明,前額葉神經元叢集儲存着消退記憶,而APPL1信号支援這些神經元通過控制NMDA受體依賴性增強來提取消退記憶。

5

5. Ni Ding#, Gangjian Luo, Huiting Li, Chengyuan Xing, Yuanji Gao, Wenjie Xi, Weijie Wu, Dan Wang, Lei Zheng, Yang Kang*, Xinjin Chi*. A Cyclodextrin-Based pH-Responsive MicroRNA Delivery Platform Targeting Polarization of M1 to M2 Macrophages for Sepsis Therapy.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2023 July 18. PMID:37463303

【題目】

基于環糊精的pH響應性MicroRNA遞送平台靶向M1到M2巨噬細胞的極化治療膿毒症

【通訊作者】

池信錦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麻醉科;

Yang Kang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科學研究中心

【第一作者】

Ni Ding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麻醉科

【摘要】

盡管使用抗感染治療和液體複蘇等對症和支援性治療對膿毒症的診斷和治療有所改善,但其死亡率仍然很高。核酸類藥物具有治療潛力,但由于其穩定性差和傳遞效率低,阻礙了其廣泛應用。本研究證明了miR-223能夠使促炎M1巨噬細胞極化為抗炎M2巨噬細胞。合成了一種包含β-環糊精-聚(2-異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硬脂酸酰基磷酸乙醇胺-聚乙二醇(β-CD-PDPA/DSPE-PEG)的pH響應納米藥物傳遞系統,并開發了靶向M1巨噬細胞,将miR-223包裹成納米顆粒(NPs)中用于膿毒症治療。NPs/miR-223在體外表現出pH響應性,具有較好的生物安全性、穩定性和高傳遞效率。體内研究表明,NPs /miR-223優先在發炎部位積聚和保留,進而減輕發炎反應并提高膿毒症小鼠的存活率,同時顯示出理想的生物安全性。作用機制上,NPs/miR-223通過靶向Pknox1并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來調控巨噬細胞極化,進而實作抗炎作用。綜上所述, miRNA傳遞載體為膿毒症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并加速了核酸藥物治療的進展。

6

6. Qian Zhai#, Ying Zhang#, Mao Ye, Shan Zhu, Jianyu Sun, Yue Wang, Bin Deng,Daqing Ma*, and Qiang Wang*. Reducing complement activation during sleep deprivation yields cognitive improvement by dexmedetomidine.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2023 July 29. PMID:37517957

【題目】

右美托咪定在睡眠剝奪期間減少補體激活并提高認知功能

【通訊作者】

王強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麻醉科及腦科學研究中心;

馬大青 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切爾西威斯敏斯特醫院麻醉、疼痛醫學和重症監護科;浙江大學醫學院兒童醫院,國家兒童健康臨床研究中心

【第一作者】

翟茜,張瑩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麻醉科及腦科學研究中心;

【摘要】

研究背景:睡眠不足及其相關症狀(如認知障礙)對社會造成了很大的負擔,但這些認知障礙的潛在機制仍然未知。本研究評估右美托咪定(DEX)對睡眠不足引起的認知能力下降的影響。

研究方法:對C57BL/6小鼠進行連續7天的慢性睡眠限制(CSR),每天20 h(下午5點到第二天下午1點),随後進行認知測試。同時對小鼠有無靜脈注射DEX(100ug/kg,每日下午一點和三點),其神經分子和細胞變化也進行了研究。

研究結果:在Y迷宮和新物體識别測試中,CSR小鼠的學習和記憶能力分别下降了12%(P <0.05)和18%(P <0.01);這些變化與小膠質細胞活化、CD68+小膠質吞噬體計數、星形膠質細胞源性補體C3分泌和小膠質細胞C3a受體表達的增加相關(均P < 0.05)。突觸消除與認知障礙的發生有關,表現為突觸素表達減少66%(P = 0.0004)和後突觸密度蛋白-95表達減少45%(P = 0.0003)。DEX激活星形膠質細胞α2A腎上腺素受體,并抑制星形膠質細胞補體C3釋放,通過小膠質細胞吞噬作用減輕突觸消除。DEX可恢複突觸連接配接,逆轉CSR引起的認知障礙。

結論:結果表明,睡眠不足相關的認知障礙與突觸消除相關的補體通路激活有關,右美托咪定可以防止睡眠剝奪引起的補體活化,具有預防與睡眠不足相關的認知障礙的潛力,值得進一步研究。

7

7. Shuang-Jie Cao#, Yue Zhang#, Yu-Xiu Zhang, Dong-Xin Wang*. Long-term survival in older patients given propofol or sevoflurane anaesthesia for major cancer surgery: follow-up of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trial. Br J Anaesth, 2023 Aug;131(2):266-275. PMID: 37474242

【題目】

老年患者接受丙泊酚或七氟醚麻醉下行重大癌症手術的長期生存:一項多中心随機試驗的随訪研究

【通訊作者】

王東信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麻醉科 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診所

【第一作者】

Shuang-Jie Cao, Yue Zhang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前期動物實驗發現,與揮發性吸入麻醉相比,靜脈麻醉可能減少癌症複發,但臨床資訊僅為觀察性的。是以,我們檢驗了基于異丙酚的麻醉可以提高癌症患者接受根治性重大手術後3年或更長時間生存率的主要假設。

方法:在中國14家三級醫院進行的一項多中心随機試驗的長期随訪研究。我們招募1228名年齡在65-90歲之間的計劃進行重大癌症手術的患者。他們被随機配置設定到丙泊酚靜脈麻醉組或七氟醚吸入麻醉組。主要觀察終點是手術後的總體生存率次要觀察終點包括無複發生存率和無事件生存率。

結果:在随機配置設定的受試者中,有1195名患者(平均年齡72歲;773名[65%]男性)被納入通過改良意向治療分析。在随訪結束時(中位随訪43個月),598名接受丙泊酚麻醉的患者中有188例死亡(31%),而597名接受七氟醚麻醉的患者中有175例死亡(29%);校正危險比為1.02,95%置信區間(CI)為0.83-1.26,P=0.834。接受丙泊酚麻醉的患者中,無複發生存率為223/598(37%),接受七氟醚麻醉的患者中為206/597(35%);校正危險比為1.07,95% 置信區間(CI)為0.89-1.30,P=0.465。接受丙泊酚麻醉的患者中,無事件生存率為294/598(49%),接受七氟醚麻醉的患者中為274/597(46%);校正危險比為1.09,95% 置信區間(CI)為0.93-1.29,P=0.298。

結論:癌症患者重大手術後的長期生存率在接受靜脈麻醉和揮發性吸入麻醉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基于丙泊酚的靜脈麻醉不應該被用于期望改善癌症患者手術的總體生存率或癌症特異性生存率。

8

8. Changliang Liu#, Jiahui Wu#, Ming Li, Rui Gao, Xueying Zhang, Shixin Ye-Lehmann, Jiangning Song, Tao Zhu*, Chan Chen*. Smad7 in the hippocampus contributes to memory impairment in aged mice after anesthesia and surgery. J Neuroinflammation, 2023 Jul 28;20(1):175. PMID: 37507781

【題目】

海馬中的Smad7損害老年小鼠麻醉和手術後的記憶障礙

【通訊作者】

朱濤,陳婵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科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與危重症醫學研究所;

【第一作者】

Changliang Liu, Jiahui Wu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科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與危重症醫學研究所;

【摘要】

背景:術後認知功能障礙(POCD)是麻醉和手術後常見的神經系統并發症。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圍手術期系統性發炎反應引起的神經發炎是POCD發生的關鍵因素。此外,SMAD家族成員7(Smad7)已被證明在發炎性疾病(如發炎性腸病)的發病機制和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然而,Smad7是否參與POCD發展過程中的神經發炎和細胞凋亡的調控過程仍然未知。

方法:本研究中,通過麻醉下的單側腎切除建構了POCD小鼠模型,并使用恐懼條件反射實驗和曠場實驗評估小鼠認知功能。通過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熒光分析檢測手術後3天海馬中Smad7的mRNA和蛋白水準的表達。此外,為了确定單側腎切除後海馬中Smad7的升高是否導緻認知損害,通過Smad7fl/fl條件突變小鼠和CaMKIIα-Cre系 T29-1轉基因小鼠雜交或立體定向注射shRNA-Smad7來下調海馬CA1區域的Smad7表達。通過測量典型發炎細胞因子(包括TNF-α、IL-1β、IL-6、CCL2、CXCL1和CXCL2)的mRNA水準和凋亡蛋白(包括Bax和Bcl2)的蛋白水準來評估海馬組織中的發炎和細胞凋亡情況。此外,通過末端脫氧核苷酸轉移酶dUTP末端标記(TUNEL)染色實驗研究手術後海馬組織中的細胞凋亡。最後,使用Western blotting研究Smad7介導術後的發炎和凋亡的機制。

結果:結果明确顯示,海馬CA1區域中升高的Smad7通過阻斷Smad2/3的磷酸化顯著抑制了TGF-β信号傳導,進而增強了海馬組織中的神經發炎和細胞凋亡,并進一步損害手術後的學習和記憶障礙。

結論:我們的結果表明,Smad7通過增強海馬中的神經發炎和細胞凋亡促進手術後的認知功能障礙,可能成為治療麻醉手術後認知功能障礙的潛在治療靶點。

9

9. Wang LY#, Wang XP#, Lv JM, Shan YD, Jia SY, Yu ZF, Miao HT, Xin Y, Zhang DX, Zhang LM*. NLRP3-GABA signaling pathway contributes to the pathogenesis of impulsive-like behaviors and cognitive deficits in aged mice. J Neuroinflammation. 2023 Jul 11;20(1): 162. PMID: 37434240.

【題目】

NLRP3-GABA信号通路參與了老年小鼠沖動樣行為和認知障礙的發病機制

【通訊作者】

張立民,河北省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Lu-Ying Wang,河北省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麻醉科麻醉與創傷應激實驗室

Xu-Peng Wang,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神經認知障礙( PND)是老年患者圍術期常見的并發症,主要包括谵妄和認知功能障礙。抑制性神經遞質γ-氨基丁酸(GABA)是由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在發炎刺激後異常合成的,與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學有關。此外,NOD樣受體蛋白3 (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 NLRP3)炎性小體的激活也參與PND的發生。在此,我們旨在研究NLRP3-GABA信号通路是否參與衰老小鼠PND的發病機制。

方法:采用星形膠質細胞特異性敲除NLRP3的24月齡C57BL/6雄性小鼠,通過胫骨骨折手術建立PND小鼠模型。術後腹腔注射單胺氧化酶- B (MAOB)抑制劑司來吉蘭(1 mg/kg), 1次/天,連續7天。PND包括沖動樣行為和認知障礙,通過開放場測試、高架十字迷宮和恐懼實驗進行評估。Western blot和免疫熒光用來檢測神經的退行性病理變化。

結果:司來吉蘭可顯著改善胫骨平台骨折誘導的沖動樣行為,減少反應性海馬星形膠質細胞GABA的過度生成。此外,星形膠質細胞特異性敲除NLRP3小鼠逆轉了胫骨平台骨折誘導的沖動樣行為和認知障礙,降低了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的GABA水準,改善了早期NLRP3相關的發炎反應,并恢複了海馬神經元的變性。

結論:麻醉和手術引起老齡小鼠神經發炎和認知功能障礙,其機制可能與海馬中NLRP3-GABA的激活有關。

10

10. Sun Z#, Chen A#, Fang H#, Sun D, Huang M, Cheng E, Luo M, Zhang X*, Fang H*, Qian G*. B cell-derived IL-10 promotes the resolution of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Cell Death Dis. 2023 Jul 13;14(7):418. PMID: 37443161

【題目】

B細胞源性IL-10促進脂多糖誘導的急性肺損傷的恢複

【通訊作者】

錢國軍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及惡性良性腫瘤研究所;

方 浩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麻醉科;

張笑人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及惡性良性腫瘤研究所;

【第一作者】

Sun Z,Chen A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及惡性良性腫瘤研究所;

Fang H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麻醉科;

【摘要】

發炎消退對于急性肺損傷(ALI)的恢複至關重要。白細胞介素(IL)-10是一種強效的抗炎因子。然而,其在ALI恢複過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我們在小鼠脂多糖(LPS)誘導的ALI模型中研究了IL-10在ALI恢複過程中的影響。阻斷IL-10信号軸加重了LPS誘導的肺損傷,表現為促炎因子的産生增加和中性粒細胞向肺的募集增加。之後,我們使用IL-10 GFP報告基因小鼠來确定ALI過程中IL-10的來源細胞。我們發現,在ALI恢複過程中,IL-10主要由B細胞産生。此外,我們利用特異性缺失B細胞中的IL-10進一步闡明B細胞源性IL-10對ALI恢複過程的影響。B細胞中特異性缺失IL-10導緻發炎因子表達增加,白細胞浸潤持續存在,肺泡屏障損傷時間延長。在機制上,B細胞源性IL-10抑制了巨噬細胞的活化和招募,降低了趨化因子KC的産生及對中性粒細胞的肺部募集作用。而且,我們發現,B細胞中IL-10的缺失導緻cGMP-PKG信号通路的改變。此外,外源性的IL-10促進了LPS誘導ALI的恢複,并且分泌IL-10的B細胞存在于與膿毒症相關的ARDS中。該研究強調了B細胞源性IL-10對LPS誘導的ALI的恢複至關重要,并可能成為ALI潛在的治療靶點。

11

11. Chin-Tsang Yang#, Yun Guan, Chih-Cheng Chen, Wei-Tso Lin, Kuo-Hsiang Lu, Chung-Ren Lin, Bai-Chuang Shyu*, Yeong-Ray Wen*. Novel Pulsed-Ultrahigh-Frequency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Inhibits Mechanical Hypersensitivity and Brain Neuronal Activity in Rats after Nerve Injury. Anesthesiology.2023, Jul 10. PMID: 37428715.

【題目】

新型脈沖超高頻脊髓電刺激抑制大鼠神經損傷後機械性超敏反應和腦神經元活性

【通訊作者】

Yeong-Ray Wen 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麻醉部,疼痛管理研究中心

Bai-Chuang Shyu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台灣)

【第一作者】

Chin-Tsang Yang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台灣)

【摘要】

背景:脊髓電刺激(SCS)是一種重要的疼痛治療方式。我們假設一種新型脈沖超高頻SCS(pUHF-SCS)可安全有效地抑制大鼠神經損傷引起的神經病理性疼痛。

方法:在胸椎(T9-T11)植入硬膜外pUHF-SCS(±3V,2Hz脈沖,包括500kHz雙相正弦波)。記錄後爪電刺激後的局部腦電位。鎮痛效果通過Von-Frey誘發的痛覺超敏和丙酮誘發的冷超敏進行評估。

結果:受傷爪的機械性刺激縮足門檻值比假手術組(24.9±1.2g)低0.91±0.28g。每兩天施用5、10或20分鐘pUHF-SCS 5次,在SCS後5小時,縮足門檻值分别顯著增加到13.3±6.5、18.5±3.6和21.0±2.8 g(p=0.0002、<0.0001和<0.0001;n=6/組),第二天分别增加到6.1±2.5、8.2±2.7和14.3±5.9 g (p = 0.123, 0.013, and < 0.0001),丙酮誘導的縮足反應數在三輪20分鐘的pUHF-SCS後1小時和5小時分别從SCS前(41±12)次降至24±12和28±10次(p=0.006和0.027;n=9)。左側初級軀體感覺皮層和前扣帶回皮層誘發電位C成分的曲線下面積從脊髓電刺激前(分别為101.3±58.3和86.9±25.5)顯著減少到脊髓電刺激後60分鐘的39.7±40.3和36.3±20.7(p=0.021和0.003;n=5)。pUHF-SCS導緻大腦和坐骨神經激活的強度門檻值遠高于傳統低頻SCS的治療強度和門檻值。

結論:pUHF-SCS通過不同于低頻SCS的機制抑制神經病理性疼痛相關行為和縮足刺激誘發的大腦激活。

12

12. Jia-wen Xu#, Xin Deng#, Ai-hong Gu#, Yu-qun Cai#, Yun-yun Huang, Wen Zhang, Yi-qing Zhang, Wen-yu Wen*, Yun-li Xie*. Ccdc85c-Par3 condensates couple cell polarity with Notch to control neural progenitor proliferation. Cell Rep, 2023, 42(7): 112677. PMID: 37352102.

【題目】

Ccdc85c-Par3凝聚物将細胞極性與Notch偶聯以調控神經祖細胞增殖

【通訊作者】

解雲禮,溫文玉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麻醉科,腦科學前沿科學中心/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第一作者】

Jia-wen Xu, Xin Deng, Ai-hong Gu, Yu-qun Cai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麻醉科,腦科學前沿科學中心/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摘要】

極性蛋白通過多種信号通路調節神經祖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在大腦發育過程中産生神經元。然而,細胞極性如何偶聯信号通路仍不清楚。在此,我們發現卷曲螺旋結構域蛋白85c(Ccdc85c)與極性蛋白Par3互相作用,通過相分離耦合滲透(PSCP)調節放射狀神經膠質細胞(RGCs)的增殖。我們發現與Ccdc85c的互相作用減輕了Par3分子内的自抑制,進而導緻Par3的PSCP。Ccdc85c的下調可導緻RGC分化。重要的是,Par3的開放構象促進了Notch調節因子Numb向Par3凝聚物的募集,這可能阻止Notch活性的減弱以維持RGC增殖。此外,Notch信号的異位激活挽救了由Ccdc85c下調引起的RGC增殖缺陷。這些結果表明,Ccdc85c介導Par3的PSCP在大腦發育過程中調節Notch信号以控制RGC增殖。

13

13. Xiang Li#, He Liu#, Jun Wang, Zhi-Lin Ni, Zhong-Xiao Liu, Jia-Li Jiao, Yuan Han, and Jun-Li Cao*. Individualized 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on Postoperative Atelectasis in Patients with Obesit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Anesthesiology, 2023, 139(3):262-273. PMID: 37440205

【題目】

個性化呼氣末正壓對肥胖症患者術後肺不張的影響:臨床随機對照試驗

【通訊作者】

曹君利 徐州醫科大學麻醉學院;

【第一作者】

Xiang Li# 複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麻醉科;中國江蘇省麻醉學重點實驗室;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麻醉科;

He Liu# 湖州市中心醫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以動态順應性為指導的個性化呼氣末正壓(PEEP)可改善非肥胖患者的氧合狀況并減少術後肺不張。我們猜測動态順應性指導下的PEEP也能減少減肥手術患者的術後肺不張。

方法:計劃接受腹腔鏡減肥手術的患者均符合條件。所有患者均采用動态順應性指導下的遞減的PEEP調定法。在調定前後均進行了肺複張操作(PEEP從10 cm H2O到25 cm H2O,每隔30秒增長5 cm H2O,驅動壓為15 cm H2O)。然後,患者被随機(1:1)配置設定到動态順應性指導的PEEP組(動态順應性最大時對應的PEEP再加2 cm H2O)或8 cm H2O的PEEP組接受手術。主要結果是術後肺不張,由計算機斷層掃描(CT)在拔管後60~90分鐘内進行評估,并以測量時肺組織的體積占肺組織總量的百分比表示。次要結果包括動脈血氧分壓(PaO2)/吸入氧比例(FiO2),即氧合指數和術後肺部并發症。

結果:40名患者被納入該研究(均數加減标準差;28±7歲;25名女性;平均體重指數為41.0 ± 4.7 kg/m2。在全部40名患者中,調定過程中動态順應性最大時的PEEP的中位數為15 cm H2O(四分位距為13~17;範圍為8 ~ 19)。以術後肺不張為主要結果(每組19例患者),在PEEP為8 cm H2O的組和動态順應性指導的PEEP組分别為13.1 ± 5.3%和9.5 ± 4.3%(組内差異為3.7%;95% CI,0.5~6.8%;P=0.025)。氣腹後1小時,動态順應性指導的PEEP組的氧合指數較高(397 vs. 337 mmHg;組間差為60;95% CI,9~111;P=0.017),但拔管後30分鐘,兩組間無差異(359 vs. 375 mmHg;組間差異為-17;95% CI,-53 ~ 21;P=0.183)。兩組術後肺部并發症的發生率均為4/20。

結論:動态順應性指導下的PEEP組與PEEP為8 cm H2O的組相比,接受腹腔鏡減肥手術的患者術後發生肺不張的幾率更低。術後氧合指數在兩組之間沒有差異。

14

14. Ding Luo#, Xiaoyong Dai#, He Tian#, Chunlin Fan*, Huayan Xie, Nenghua Chen, Jinghao Wang, Laiqiang Huang, Hao Wang*, Guocai Wang*, and Yubo Zhang*. Sophflarine A, a novel matrine-derived alkaloid from Sophora flavescens with therapeutic potential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rough ROS-mediated pyroptosis and autophagy. Phytomedicine, 2023, 116:154909. PMID: 37269775

【題目】

一種從苦參中提取的新型生物堿—Sophflarine A,能通過ROS介導的細胞焦亡和自噬治療非小細胞肺癌

【通訊作者】

範春林,王國才 暨南大學藥學院中藥與天然産物研究所;廣東省中藥藥效成分與新藥研究重點實驗室;

王昊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麻醉科;

張玉波 暨南大學藥學院中藥與天然産物研究所;廣東省中藥藥效成分與新藥研究重點實驗室;暨南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系廣東省靶向藥物臨床轉化中心;

【第一作者】

Ding Luo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麻醉科;暨南大學藥學院中藥與天然産物研究所;廣東省中藥藥效成分與新藥研究重點實驗室;暨南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系廣東省靶向藥物臨床轉化中心;

Xiaoyong Dai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所學生院生物醫藥與健康工程研究所;深圳市基因與抗體治療重點實驗室;化學惡性良性腫瘤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He Tian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治療迫切需要新型化合物和更有效的治療方案。在臨床上,苦參湯劑已被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而苦參型生物堿一般被認為是關鍵的藥效物質基礎。但之前的研究表明,常見的苦參型生物堿隻有在濃度接近毫摩爾(mM)水準時才會表現出明顯的細胞毒性。苦參中的關鍵抗惡性良性腫瘤生物堿似乎尚未揭示。

目的:本研究旨在從苦參中篩選出分子骨架新穎、活性更強的水溶性生物堿,并揭示其治療NSCLC的藥理機制。

研究方法:采用色譜分離法從苦參中提取生物堿。采用光譜分析法和單晶 X 射線衍射法測定生物堿的結構。通過MTT比色法、蛋白質印迹法、細胞遷移和侵襲試驗、平闆集落形成試驗、血管生成實驗、免疫組化試驗、蘇木精和伊紅染色等方法,對細胞模型體外抗NSCLC的機制進行了評估。在NSCLC異種移植模型中測試了其體内抗惡性良性腫瘤的療效。

結果:從苦參的根中分離出了一種新型水溶性的生物堿,它具有6/8/6/6四環系統,被命名為Sophflarine A(SFA)。與常見的苦參型生物堿相比,SFA的細胞毒性明顯增強,在48小時内對A549細胞的IC50值為11.3 μM,對H820細胞的IC50值為11.5 μM。從機理上講,SFA通過激活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誘導細胞焦亡,進而促進NSCLC細胞死亡;通過阻斷PI3K/AKT/mTOR信号通路,增加ROS的生成以激活自噬,進而抑制癌細胞增殖。此外,SFA還能通過抑制EMT通路抑制NSCLC細胞的遷移和侵襲,抑制癌細胞集落形成和人類臍靜脈内皮細胞的生成。與上述結果一緻的是,在A549細胞種植的原位小鼠模型中,SFA能阻斷了惡性良性腫瘤的生長。

結論:這項研究揭示了一種苦參來源的新型生物堿SFA的潛在治療機制,不僅合了解釋了苦參的臨床應用,還為NSCLC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潛在的候選化合物。

15

15. Fei Huang#, Zhizhao Deng#, Qian Zhang#, Zheng Zhang, Xianlong Li, Weiqi Zeng, Yanling Wang*, Ziqing Hei*, and Dongdong Yuan*. Dual-regulation by Cx32 in hepatocyte to trigger and worsen liver graft injury. Transl Res, 2023, S1931-5244(23)00124-X. PMID: 37507007

【題目】

Cx32在肝細胞中的雙重調節作用引發并加重肝移植損傷

【通訊作者】

王豔玲,黑子清,原冬冬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黃菲,Zhizhao Deng,Qian Zhang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麻醉科;

【摘要】

肝移植是治療終末期肝衰竭的最終選擇。然而,肝移植損傷仍然是一個挑戰。本研究旨在調查間隙連接配接蛋白32(Cx32)在肝移植損傷中的作用,并闡明其作用機制。通過檢測6名患者的移植肝樣本,我們觀察到Cx32水準的變化與肝移植損傷相吻合。是以,我們利用Cx32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建立了自體原位肝移植(AOLT)模型,并利用小鼠正常肝細胞(AML12)建立了缺氧/再氧合(H/R)和脂多糖(LPS)預處理模型,以探索Cx32在肝移植損傷中的作用機制。在體内和體外敲除Cx32後,通過調節PKC-α/NF-κB/NLRP3和Nrf2/NOX4/ROS信号通路,抑制了氧化應激和發炎反應,進而減少了與Bak/Bax相關的細胞凋亡,改善了肝髒移植損傷。當用2-氨基乙基聯苯基硼酸酯(2-APB)阻斷以Cx32為基礎的間隙連接配接(GJ)時,鄰近細胞之間的ROS 轉移會減弱,加劇的氧化應激和發炎反應會被阻止,肝移植損傷的惡化程度也會減輕。這些結果凸顯了Cx32在肝移植損傷中的雙重調控機制。通過與PKC-α互相作用,Cx32可調節NF-κB/NLRP3和Nrf2/NOX4/ROS信号通路,進而直接引發氧化應激和發炎反應。同時,大量産生的ROS通過Cx32通道轉移到鄰近細胞,進而間接加劇了氧化應激和發炎反應。最後,與Bak/Bax相關的細胞凋亡被激活,進而加重了肝移植損傷。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Cx32是肝移植損傷氧化應激和發炎信号通路中調控細胞凋亡的雙重機制因子,這為肝移植損傷提供了潛在的治療靶點。

檢索:駱佳銘、尹夢宇

翻譯:洪璞、林志強

校對:林宏彬、趙偉

珠江視界 | 每月好文:國内麻醉學科文摘2023.08(上)

指導老師簡介:

珠江視界 | 每月好文:國内麻醉學科文摘2023.08(上)

磨凱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學術型碩士研究所學生導師

專業特長:從事慢性疼痛診療與臨床麻醉醫教研工作近16年。在疼痛診療方面,擅長頭痛、三叉神經痛、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四肢骨關節疼痛、帶狀疱疹後神經痛、各種周圍神經痛、頑固性癌性疼痛以及手術後慢性疼痛綜合征等常見和疑難慢性疼痛的診治,精通超聲引導神經阻滞、針刀松解、射頻鎮痛、臭氧注射、内熱針等可視化精準治療,三叉神經射頻/球囊壓迫、脊髓電刺激植入及椎管内藥物灌注系統置入等各種微創鎮痛介入手術。在臨床麻醉方面,擅長各類手術麻醉管理,特别是腹腔鏡肝切除術低中心靜脈麻醉技術、超聲引導下各類神經阻滞和血管穿刺技術、老年危重症患者的圍術期處理和救治。主持院内3項新技術新業務。

學術任職:擔任廣東省醫學會疼痛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院管理協會疼痛學分會委員、廣東省藥學會麻醉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圍術期大資料學組成員。曾留學美國羅格斯大學紐澤西醫學院麻醉與疼痛中心2年,主持3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廣東省衛生健康适宜技術推廣推廣項目,參與多項國家級,在國際一流期刊(如Nature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和專業頂級期刊(如 Pain, Anesthesiology)上發表研究論文15篇,參與的疼痛研究成果榮獲2020年度軍隊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珠江視界-翻譯小組簡介】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麻醉科《珠江視界》翻譯小組自2020年5月成立以來,主要進行麻醉學及相關學科領域最新進展的翻譯推介工作,現推出《每月好文》欄目,與同行分享大陸麻醉學科最新研究進展。翻譯小組每月第一時間檢索最近文獻,組織各研究所學生導師課題組進行翻譯和校對,通過小組成員分工審閱并集體讨論定稿後,釋出在《新青年麻醉論壇》公衆号的《珠江視界》欄目。至此,在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麻醉科全體研究所學生導師課題組的支援和共同努力下,《珠江視界》文獻推送欄目已走過了七百多個日夜。未來,我們将繼續分享國内外麻醉學相關學術成果,也歡迎國内外同道對本欄目的内容提出建設性意見。

《珠江視界》,關注專業,追求卓越,與世界同行!

珠江視界 | 嚴敏教授:非心髒手術病人圍術期血壓管理政策珠江視界 | 每月好文:國内麻醉學科文摘2023.07(上)珠江視界 | 每月好文:國内麻醉學科文摘2023.07(下)

珠江視界 | 朱宏偉教授:食管手術的麻醉

珠江視界 | 每月好文:國内麻醉學科文摘2023.06(上)

珠江視界 | 每月好文:國内麻醉學科文摘2023.06(下)

珠江視界 | 吳鏡湘教授:如何做好肺隔離技術

聲明

本微信公衆号所刊載原創或轉載内容不代表新青年麻醉論壇觀點或立場。文中所涉及藥物使用、疾病診療等内容僅供參考。

▼ 點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