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新機連出,蘋果股票大跌:中美之間新一輪金融戰,全面打響?

#财經新勢力#

首發頭條平台,抄襲搬運必究!

(有看到抄襲搬運的讀者朋友也請幫忙舉報一下,原創标簽隻有在頭條平台。感激不盡!)

這是熊貓貝貝的第1954篇原創文章

#華為!民族精神#

(這句話是寫完以後回來增加的,沒想到寫完才發現内容和資訊量很大,給看到的朋友打個預防針)

2023年,盤桓于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金融博弈和利益競争,來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關鍵轉折點。

隻不過,絕大多數中國人,并沒有意識到,這個節點的出現,竟然并不是在外貿,匯率,還有金融市場,而是在科技領域:

沒有任何征兆,更别提新品釋出會,8月29日,華為Mate 60 Pro突然開售。

雖然上市是低調的,但所引發的關注是強烈的。其中搭載的新型麒麟9000s晶片,更是給了人們無限的想象空間。在某種程度上,華為Mate 60 Pro的發售預示着華為“回歸”。

關于華為新手機的釋出,相關的微妙背景,時機,以及意義,本号已經有過專題文章(雷蒙多訪華和華為新手機:意料之外的意外驚喜,釋放了怎樣信号?)(點選藍色文字直接跳轉文章)進行過詳細分析和讨論,這裡就不進行展開。

在過去一周的時間裡,整個華為Mate 60系列都遭到了搶購。華為商城9月6日上午10點08分再次開啟全款銷售,我準時線上上點選購買,僅不到10秒,便顯示售罄。(咱就是說,有沒有哪位老鐵有搶購技巧傳授一下,線上等,挺急的)。

華為商城資訊顯示,華為Mate 60的12GB+512GB版本售價5999元,華為Mate 60 Pro的12GB+512GB版本售價6999元。

在華為商城《緻華為使用者的一封信》中寫道,華為Mate系列手機自2013年至今,累計發貨量已達到1億台。這次提前開售的Mate 60 Pro是全球首款支援衛星通話的大衆智能手機,在沒有地面網絡信号的情況下,也可以撥打、接聽衛星電話。此外,這款手機還搭載了更抗摔的第二代昆侖玻璃,以及華為自研的盤古AI大模型。

當然,寫文章定位要準确,還是提前說好,本人不是科技部落客,相關的技術和專業我不懂,寫這篇文章,是基于華為在8月29日釋出新機以後一系列動向,結合全球金融市場表現,從經濟邏輯和利益博弈的角度,準備和大家聊一聊當下中美金融戰的一些情況。

看完這篇文章,能讓更多的中國同胞,透過當下市場表象,看到更多趨勢面上驚心動魄的攻防本質。

越來越多的信号和動向,其實都在表明,中美新一輪金融戰,已經打響。

關注動向,把握本質,看清主線,研判趨勢,指導行動。

本文已反複自查合規,不碰紅線,語言平和公允,不帶價值導向。

内容有依有據,分析理性客觀。

硬核内容,錯過不再。

以微見著,洞察先機,把握趨勢,指導決策。

PS:

  • 文章略長,内容的閱讀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心,并且需要進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讀者,寫作分享也是一個閱讀群體和寫作群體互相選擇的過程。
  • 每個人的認知層次不同,不做強求,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麼大路貨,也不是什麼看完能夠帶來輕松愉悅精神滿足的爽文,請結合自身需要和認知需求理性看待。

(如果這篇文章在其它資訊平台被看到,不用懷疑,就是抄襲搬運,厚顔無恥)

華為新機連出,蘋果股票大跌:中美之間新一輪金融戰,全面打響?

華為新機MATE60 圖檔來源:頭條圖庫

1

動向觀察:從MATE60 PRO到Mate X5:華為新機連續釋出

這篇文章寫在2023年9月8日,距離華為Mate60 Pro橫空出世已經很多天了,然而其熱度依然不減。

内地一直存在加價出售的情況,華為公司為此還專門下達指令,禁止門店加價。大陸香港手機店裡的加價幅度居然達到了超過2000港元。美國和日本人對華為Mate60 Pro 也非常傾心。美國售價已經達到2400美元,合17600元人民币,溢價近1萬元。日本溢價也很大,電商售價達27萬日元,合13445元人民币,溢價近一倍。

華為新機連出,蘋果股票大跌:中美之間新一輪金融戰,全面打響?

圖檔來源:網絡

華為新機連出,蘋果股票大跌:中美之間新一輪金融戰,全面打響?

圖檔來源:網絡

美國人喜歡華為Mate60 Pro ,是因為安全,因為美國CIA無法監聽這部手機。日本人喜歡,是因為有獨一無二的衛星通信功能。

這還挺諷刺的是吧?

不過呢,華為還有更重磅的産品在後面。比如華為Mate 60 Pro+ 、搭載華為最新晶片的折疊屏手機等。網上甚至早就流傳一張關于華為Mate 60 Pro+ 的圖檔,後殼是國寶大熊貓造型,萌翻了太多的網友。

華為新機連出,蘋果股票大跌:中美之間新一輪金融戰,全面打響?

圖檔來源:網絡

重點嘛,其實并不是華為Mate60 Pro+手機本身,而是手機的晶片是麒麟9100 。

沒想到,2023年9月8日上午,華為又有新動作:

華為公司果然官宣華為Mate60 Pro+未發先售了,開啟預訂。

華為新機連出,蘋果股票大跌:中美之間新一輪金融戰,全面打響?

圖檔來源:網絡

同時還有華為全新一代折疊屏手機華為Mate X5。

華為新機連出,蘋果股票大跌:中美之間新一輪金融戰,全面打響?

圖檔來源:網絡

随後,華為公司還釋出了華為Mate X5 和華為Mate60 Pro+的相關視訊、海報。

華為新機連出,蘋果股票大跌:中美之間新一輪金融戰,全面打響?

圖檔來源:網絡

華為新機連出,蘋果股票大跌:中美之間新一輪金融戰,全面打響?

圖檔來源:網絡

華為新機連出,蘋果股票大跌:中美之間新一輪金融戰,全面打響?

圖檔來源:網絡

華為新機連出,蘋果股票大跌:中美之間新一輪金融戰,全面打響?

圖檔來源:網絡

華為新機連出,蘋果股票大跌:中美之間新一輪金融戰,全面打響?

圖檔來源:網絡

不過,與之前開售的華為Mate60 Pro 一樣,無論是華為Mate X5 還是華為Mate60 Pro+ ,均沒有提及搭載的是什麼晶片、什麼樣制程的晶片,更不用說晶片的各項參數了。

華為新機連出,蘋果股票大跌:中美之間新一輪金融戰,全面打響?

圖檔來源:網絡

華為新機連出,蘋果股票大跌:中美之間新一輪金融戰,全面打響?

圖檔來源:網絡

看來,到時又要靠全世界各路的拆機大神了。

與華為Mate60 Pro 開售時的情形一樣,10秒之内,這兩款新機的預售即被秒空了。

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華為公司官宣的視訊、海報透露出一些挺重要的消息,比如華為Mate60 Pro+ 是同時可以發北鬥衛星短信、打衛星電話。而Mate X5 則隻能發北鬥衛星短信,暫時沒有衛星電話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

9月13日淩晨美國蘋果公司的iPhone 15釋出會将舉行,不過在華為王者歸來的新機華為Mate60 Pro 、華為Mate60 Pro+ 、華為Mate X5 的影響之下,并沒有如華為衛星通訊這樣革命性技術革新與突破的iPhone 15 ,究竟對中國消費者還能有多大的誘惑力呢?

這一次,華為是否能夠帶領中國手機和電子消費市場,從一次輝煌的反攻,走向更大的勝利呢?

值得關注,耐心期待。

華為新機連出,蘋果股票大跌:中美之間新一輪金融戰,全面打響?

圖檔來源:頭條圖庫

2

一個傳聞背後的股價大跌:蘋果和華為,必有一戰?

科技次元不多談,到位就好,咱也就是外行,該分析的和該抒發的情感,上一篇文章也說到位了,這裡,咱唠一點技術和市場之外的精彩動向。

國内國外的輿論熱點,是完全不一樣的,有一個消息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

9月7日,胡錫進發了一條消息,說有媒體報道稱中國已要求中央機構官員,不得在辦公場所使用蘋果手機或其他外國品牌裝置。

華為新機連出,蘋果股票大跌:中美之間新一輪金融戰,全面打響?

圖檔來源:見圖

要知道,胡錫進曾是人民日報社旗下《環球時報》的總編。

無論是人民日報社的政治地位,還是《環球時報》在國内的影響力,别說胡錫進,哪怕是旗下的小記者,想核實這一消息也根本不難。

胡錫進深谙“官場規矩”,又具有極強的政治敏感度。

沒有一句話是白說的,胡錫進這個消息,說明了什麼問題?

實際上該消息已經被多家媒體所引述或報道。而在社交媒體,關于反映被禁用的消息也不少。

對此,有媒體報道說,這是為減少對外國技術的依賴和加強網絡安全而采取的最新措施,也是在限制敏感資訊流出中國的背景下出台的。

根據報道,此舉可能對包括蘋果公司在内的在華外國品牌産生寒蟬效應。

蘋果公司在中國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中國是其最大市場之一,約占總收入的19%。

該消息确實對蘋果公司造成了極大影響。這件事情的影響,很顯然已經開始發酵了。

最近兩天,蘋果美股的股價連續下跌,蘋果股價近兩個交易日累跌超6%,市值蒸發了近1900億美元。而且蘋果的美國供應商股價同樣走低,高通收跌7.22%,蘋果公司的5G基帶等産品是采用的高通的技術和晶片。

此外,蘋果iPhone 15釋出會将于中原標準時間9月13日淩晨1點舉行。

華為新機連出,蘋果股票大跌:中美之間新一輪金融戰,全面打響?

圖檔來源:網絡

這條資訊今天在外網炸了,如果有1%的人關注華為出新手機,有2%的人關注雷蒙多訪華,那至少有20%的人在關注禁令。

至于美媒炒作禁用蘋果手機的事,實際就是捕風捉影,這個事就算有,百分之百隻能做不會說。大家心照不宣就是了呗?

外媒評論說,這是中國-蘋果聯盟的一個大轉折點。

美國知名的Investing.com已經發文做了分析,中國占蘋果營收19%,大概每年在中國賣4000到5000萬隻。

初步估計,華為新手機釋出在2024将減少蘋果銷量1000萬隻,加上政府禁令很可能将減少蘋果出貨量1500到2000萬隻。

而每一百萬台的銷量減少,就是蘋果的EPS(每股淨利潤)少一美分。

華為這次的突破,并不僅僅是影響到了蘋果,還影響到了整個美國IT産業。

聯發科已經在砍2024的晶圓生産數量,不難計算,如果華為明年賣5000萬台5G手機,高通和聯發科就會少5000萬個晶片訂單,台積電的代工訂單也要被削減,其他各種藍牙,WIFI,GPU晶片都會全面受影響。

美國知名基金經理, 對沖基金Satori Fund創始人8月18号還号召做多蘋果,現在已經公開說,要賣出蘋果頭寸,計劃做空蘋果。

是以華為這次突破不僅是科技突破,而且有金融意義,某種程度可以說,中美的金融戰才正式開始拉開帷幕。

低成本做空美股的辦法,被中國給用出來了:讓市場放風對美國權重股的不利消息,但是既不要承認也不要否認,給美股施加壓力。

華為-蘋果之間,在市場佔有率上的預期和想象力,能直接關聯和影響到美國金融市場的走向。

在中國市場,華為曾與蘋果争雄,并一度超越蘋果。

據市場研究機構IDC中國2020年10月釋出的資料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600美元以上價位段智能機市場佔有率中,華為以44.1%拔得頭籌,蘋果為44%,而其他品牌則與這兩家相去甚遠,其中小米約占有4%的市場佔有率,OPPO、三星等的市場佔有率均不足3%。

市場格局在2020年下半年發生改變。自2019年華為被制裁後,華為手機在5G、晶片、産能等方面受限。2021年4月,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一次活動中表示,美國四輪制裁後,華為手機這種高頻、剛需、海量的産品業務遇到巨大的困難。

本應在2021年釋出的華為Mate 50系列,最終延期一年至2022年才登場。在這一年的空檔期内,華為原本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被蘋果、OPPO、小米、vivo等手機廠商瓜分。

據IDC中國2022年9月釋出的報告顯示,在2020年下半年開始的不可控因素沖擊下,頭部安卓廠商缺席,而蘋果在中國600美元以上高端手機市場的份額一路看漲,直到2021年末達到近3年的最高份額76.9%。

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資料顯示,2022年蘋果與三星拿下了超過九成的全球高端手機市場佔有率,華為直線降至3%。

2022年開始,其他頭部安卓廠商在高端旗艦機型的持續投入效果初顯,産品競争力不斷提升,在中國600美元以上手機市場中,安卓份額開始回升至30.5%,但是與蘋果的69.5%差距依然較大。

CINNO Research資深分析師劉雨實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則表示,盡管近幾年中國國内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但國内智能手機品牌高端化面臨着來自蘋果的巨大競争壓力以及需求乏力的考驗。

根據CINNO Research資料,2023年上半年,中國國内5000元以上智能手機銷量中,5000元以上高端智能機銷量占比23%,其中蘋果占比75%,而追溯到美對華為限制更新、華為晶片正式被“斷供”的2020年,這一數字為11%,其中蘋果占比48%。

進入2023年,華為開始攪動整個手機市場,從資料上看,華為智能手機銷量開始回升。

眼下,華為與蘋果的一戰或不可避免。

就在華為發售Mate 60 Pro的半天後,蘋果對外公布将于9月13日正式釋出iPhone 15系列。蘋果此時官宣2023秋季釋出會時間,很難不讓人浮想聯翩。

有市場聲音稱,一旦華為恢複正常供應,除了蘋果,昔日的兄弟榮耀首當其沖。

從持續堅定看好智能手機産業鍊國産化趨勢的角度出發:印度制造的蘋果15,還是很有希望成就蘋果公司“滑鐵盧成就”的機會的。

要知道,中國最有消費力的群體公務員,體制編,還有國資背景的企業員工,疊加關聯影響,成為蘋果注定失去的市場,剩下民間的購買力,能給高估值的蘋果股票,帶來多少預期和想象力?

此處應該有給華為的掌聲和點贊。一家民營企業,站在美國科技制裁第一線的國産品牌,這一次,和國家站在一起,開啟了新一輪從科技戰到金融戰的反擊。

我就看看有啥噴子和鍵盤俠,還要跳出來表演一下的?

華為新機連出,蘋果股票大跌:中美之間新一輪金融戰,全面打響?

圖檔來源:頭條圖庫

3

以史為鑒,研判趨勢:接下來,中美之間的經濟博弈和金融戰,怎麼看?

實際上,很多國人并不知道,或者沒有影響感覺的是,美國那邊其實早就已經禁售華為了,而且還有很多州禁止政府部門從業人員使用Tiktok,不僅如此,美國還利用其霸權影響力和資本主義聯盟關系,呼籲和号召很多歐洲國家和地區,對華為,以及中國出海企業,科技公司,海外投資等等進行持續的排斥……這些事情都是公開的,美國這種做法,跟它嘴上所倡導的自由主義經濟是完全背道而馳的,但是反過來,在中國這邊,中國現在主導全球自由貿易,就很難跟美國一樣行事。

當下中國一切針對美國蘋果的動作,實際上就是風水輪流轉。

你做十五,就不讓别人做三十?怎麼,隻能美國打人,還不能還手反擊,自衛自保了?

原本中美之間在貿易,科技上就已經陷入了事實上的僵局,當然,中國這邊是處于弱勢,防禦一方的,這要承認,需要一個契機,一個突破點,這樣的僵局才能被打破。

是以,要破局,國家次元,不可能意氣用事,耐力比拼,講究一個底氣,底氣沒有準備好以前,憋屈才是正常的。

這一次,“争氣機”橫空出世,由華為開局,先打開市場,而華為在高端上,最直接的競争對手,就是蘋果。

是以上面提到在中國這邊針對蘋果部分禁用的事,無論真假,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樂見其成,少說廢話,少點情緒,大局為重。

當然,這“部分”的群體覺悟和行動是一定沒問題的,畢竟鐵飯碗和蘋果手機,沒有什麼可比性吧?

現在智能手機這個産業鍊,需要這塊高端市場,當然華為的産品力也很給力,裡子底氣都很到位。

這個東西的本質,其實從曾經的日本和美國的科技博弈就能看出來,曆史存在的意義,就是告訴這個世界: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一切都是昨日的重演。

大型産業就那麼多,而且也是人類的剛需,是以各國的競争也是圍繞這幾個展開,幾十年前日本和美國就圍繞半導體和汽車開展了貿易戰,這都三四十年過去了,其實還是沒變,隻是主角變成了美國和中國,另外美國現在重點放在半導體上面,汽車方面相對好不少。

美國的制裁讓中國這邊損失不少,而中國在這幾年一直處于被動防禦狀态,

不僅僅是美國的制裁,中國國家的先進手機SoC晶片這幾年的發展其實并不太順利,在海思受到制裁規模日益縮小的時候,

紫光展銳這四年多來并沒有在先進手機SoC處理器領域實作爆發填補空白,倒是讓聯發科賺了個盆滿缽滿。

Counterpoint的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晶片市場佔有率中,

聯發科以32%的份額位居第一,高通以28%的份額位居第二,蘋果以26%的份額位居第三,紫光展銳以8%的份額位居第四,三星以4%的份額位居第五。

紫光展銳的8%份額其實主要來自4G手機晶片(在該領域紫光展銳份額14%),而這個市場在逐漸萎縮,真正要看的是5G手機晶片。

是以中國的老百姓實際上心裡是憋着一股氣的,像這次華為的mate 60系列釋出,很多網友,包括我本人在内,認為“遙遙領先”四個字拿來做梗,都是一個很令人開心的事情:因為這能讓我們開心,也是内心一種情緒得到釋放和宣洩。

更重要的是,國家做事,就好比将軍趕路,是不打野兔的。這個邏輯,非常關鍵。

目前市場預計,明年的華為手機的出貨量,有可能達到6000萬台,這就跟國家的金融博弈需求銜接上了,隻要晶片量管夠,市場也有足夠的支援,整個産業鍊在華為的帶領下,肯定能活下去。

但是,這還不夠,中國的手機市場,還有大量的高通晶片,聯發科晶片,華為在高端發力之後,晶片問題解決了,中低端,也要能跟進,那美國的各類晶片企業,台積電代工業務,蘋果的終端業務,才能體會到什麼叫趨勢沖擊,需求坍塌。

然後,以科技股為核心的美國金融市場,天然有優勢的美國核心資産領域裡面,中國才有機會沖破霸權。

華為這5G手機的橫空出世,不僅是對蘋果開的一槍,而且是金融戰開打的正式第一槍,因為美股就是靠科技股,科技股蘋果就是老大地位。

是以華為這次突破不僅是科技突破,而且有金融意義,某種程度可以說,中美的金融戰才正式開始拉開帷幕。

多元,混合,複合的全面博弈,漸入佳境,這一次中國的破局和反擊,很精彩,但是要說這麼一下子就能動搖美國金融,并不現實,不過總是算開了個好頭吧?

要知道,在過去幾輪面對美國霸權和制裁的情況,基本上中國這邊都是憋屈,屈辱的,這一輪有來有往,單點突破,不值得高看一眼?

邏輯是這樣,本質也不複雜,接下來,随着關鍵産業鍊的競争加劇,國家之間的競争會更加激烈和白熱化。

中國這樣的國家,是沒有資格認輸,沒有資格投降的。

打不過的時候,隻能耗着。沒有必勝的把握以前,很多東西隻能忍着。

善戰者,不戰而屈人之兵,要實作這樣的結果,需要過程,耐心,耐力,還有時間。

華為新機連出,蘋果股票大跌:中美之間新一輪金融戰,全面打響?

圖檔來源:頭條圖庫

寫在最後:

盲目樂觀歡呼的時機尚未成熟,更加艱苦的鬥争還在前方?

文章最後,抛開情緒,回歸理性:

華為這次“回歸”,以及一系列新機組合拳的持續輸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來中國國内供應鍊努力提高自産化率,擺脫對美依賴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

短期内或對華為品牌起到提振效果,對自哲庫事件以來受到打擊的半導體投資市場信心也有一定鼓舞作用。

華為此次“回歸”的背後,是中國先進制程的技術有了突破性的發展,背後的光刻機、封測、材料等技術都有突破,與海外先進技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但是要說這就慶祝勝利,時機還遠遠沒有成熟,不合适:

從2019年5月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開始計算,到2023年,已經4年多的時間了,盡管取得了不少進步,但是仍不能高枕無憂,

實際上從華為此次的表現也可以看出來,沒有主動宣傳5G,沒有主動宣傳是國産晶片,更沒有披露是誰在代工制造,這也多少說明問題,僅僅四年多的努力還是不夠的,要想徹底的自立,還需要時間。

自立之後的再下一步,才是走向領先。愛國熱情的支援,國家次元的配合,技術層面的追趕,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市場和産品次元的競争上去進行最終對決的。

華為和蘋果,必有一戰,這從美國制裁華為那一刻起,就已經決定這一戰的必然性了。

你都想弄死我了,以後還能指望我還要對你客氣?來而不往,非禮也。

雖然當下華為有了突破,但是要說最終和蘋果在市場次元的對決,還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這些不确定性,是不能依靠情緒解決的。擺在華為眼前的挑戰,以及國家的期盼對應的壓力,不是開玩笑的。

第三期半導體大基金3000億人民币規模,主投半導體國産化裝置,中國要完成整個半導體産業鍊的完全國産替代,總還要三五年時間。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階段突圍和小勝,不是驕傲的理由,沒有慶功的條件。

中國,從科技戰到金融戰的反擊,或許以華為新手機回歸作為一個節點,新一輪博弈,才剛剛拉開序幕。

最後從一個愛國青年,堅定押注中國看好祖國未來的角度說一句:

華為加油!中國加油!

以上,就是基于華為最新的動向,以及關聯領域的一些最新表現,進行的一次關于中美金融博弈和經濟競争的專題讨論和深入分析内容,和各位頭條的讀者朋友們,進行一個交流和分享。

華為新機連出,蘋果股票大跌:中美之間新一輪金融戰,全面打響?

圖檔來源:頭條圖庫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文内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關于置業,投資等行為的明确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以上正文,來自@熊貓貝貝小可愛

交個敢說真話,會說實話,善于觀察的年輕人朋友,可好?

原創寫作分享不易,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轉發點贊。關注本人

實力原創,頭條獨家,如有抄襲搬運侵權行為,必究!

有問題歡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問必答,謝謝各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