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人才蔚則事業興。皇姑區敢突破、求變革,将人才視為強區的重要資源,率先開展博士人才招聘工作,截至目前全區共引進博士人才百餘名,任職于皇姑區各個工作崗位上。
這裡天地廣闊大有作為,這裡蝶變新生未來可期。今起,《博·聞》欄目将專注皇姑區博士人才的專業領域,展示風采與活力,傾聽他們建設新皇姑的想法與決心。
首期,我們請來了目前任職于皇姑區委辦公室的馬轶男博士,她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古文字學專業,一個非常小衆的交叉學科。
視訊加載中...
提起中國古文字學,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到底研究的是什麼。幾年前曾引起熱議的“冷門絕學”甲骨文,就是她的專業内容之一,具體來講,她研究的主要是先秦時期的中國文字,部分研究範圍可以延伸到漢代。
這麼小衆又冷門的專業,為何卻吸引她一直深耕下去?馬轶男直言,完全是因為太感興趣了,“大學時期在圖書館偶然間看到一本介紹甲骨文的書,就覺得太有趣,太高深了,從此就喜歡上了古文字,也就一直讀了下來。”
現場,馬轶男博士還拿出一張甲骨文的拓片與大家分享。甲骨文蔔辭出自《甲骨文合集》14002号,是商王武丁時期的蔔辭,蔔問商王武丁妻子婦好生産是否順利。
一張甲骨文蔔辭拓片,讓我們看到了3000多年前古人的生活,仿佛伸手便能觸摸千年的滄桑。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任重而道遠,如何才能讓青年朋友們愛上傳統文化?她建議最好的辦法還是去閱讀,去讀原本原典,“熱愛需要深入學習和了解,如果你很喜歡唐詩宋詞,那麼你就去讀唐詩宋詞的原文,再加上一本很好的導讀,這樣就足夠了解相關的知識。”除了閱讀,她還建議大家多走走,多去留意身邊的曆史文物、名勝古迹,例如新樂遺址、沈陽四塔等等,去感受曆史的沉澱、時間的變化,有意識帶着這些想法去遊覽,内心感受肯定會不同。
文化皇姑 熱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