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印度變“婆羅多”:民族主義泛濫的象征或潛藏的國際博弈?

作者:哆啦島的哆啦

#印度,這個南亞次大陸上的巨人,最近被一股改名風吹得熱火朝天。這個新名字“婆羅多”,在曆史的長河中曾是這個國家的别稱,意指搜尋光明和知識的人。話題從印度總統向G20峰會上司人發出的晚宴邀請函開始,邀請函上的稱呼是“婆羅多總統”。下一步,印度政府有可能在9月18日至22日的議會特别會議上,提出把“印度”改為“婆羅多”的正式提案。然而,這個看似簡單的改名行為,背後卻隐藏着哪些深層的意義呢?

印度變“婆羅多”:民族主義泛濫的象征或潛藏的國際博弈?

“婆羅多”是梵文詞彙,代表的是尋求光明和知識的人。這個名字反映了印度人的自我認知,與英國殖民者的稱呼“印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然而,這個改名行為并不僅僅是對一個國家名稱的更替,更是揭示了印度近年來民族主義的全面高漲。這個高漲程度如此之高,以至于印度政府願意投入巨額資源去滿足這種社會思潮,否則他們将被選民所抛棄。當然,這與印度近年來的經濟增長以及太空探索的成功,有着密切的聯系。

印度變“婆羅多”:民族主義泛濫的象征或潛藏的國際博弈?

另一方面,印度人長期以來有一種主張,即把“印度洋”變成他們的“内湖”、獨霸的勢力範圍。然而,這種主張既沒有曆史依據,也沒有國際法支援,更沒有足夠的實力将印度洋變成他們的私家小池塘。然而,印度的改名行為,也許會讓這片海洋從英國殖民者的命名中“解套”。

印度變“婆羅多”:民族主義泛濫的象征或潛藏的國際博弈?

總的來說,印度政府的這個改名行為,其實是一種自我認知和自我肯定的表現,也是對其民族主義情緒的回應。同時,這個改名行為也可以被看作是印度政府在國際事務中的一種政策,試圖通過改變名稱來改變國際社會對其的認知和态度。然而,這種行為是否真的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還需要時間和實踐來證明。

#印度欲更名“婆羅多”有何目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