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記得“關注”我呀!謝謝支援!
魯山縣斥資715萬元打造的地标性建築“牛郎織女”雕塑,曾迅速在社交媒體引發輿論風暴。
網友們關注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是該項目實際造價明顯高于市場價,其中是否存在貪腐情況;二是該雕塑的形象設計是否有正規的招标公示環節。
為何本該宣揚本土優秀文化的雕塑被做得“又黑又醜”?
然而,這邊魯山縣“牛郎織女”雕塑事件尚未公布調查明細,另一邊河南省駐馬店市平輿縣交通運輸局“3億元無人機采購事件”又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地方推動項目究竟為何屢屢遭受社會廣泛質疑?監管程式的缺位能用輿論風暴代為填補嗎?
一、魯山“牛郎織女”惹争議
網友A:“就這雕塑,要是承包給我來幹,最多100萬也就夠了。”
網友B:“我在工程造價領域深耕多年,我敢保證這裡邊絕對有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希望徹查!”
網友C:“這是明顯的濫用權力行為,強烈要求相關部門徹查此事,還社會公衆一個公道!”
魯山縣“牛郎織女天價雕塑事件”一經曝光,其社交媒體相關評論區頃刻淪陷,一時間各路網友調侃、揶揄之聲不絕于耳。
本可以将建造支出控制在一兩百萬左右的項目,為何最終招标的建設支出卻高達700多萬?
難道項目在啟動階段沒有舉行過公開招标,或者壓根就沒有拿到相關部門的正式審批?
耗費大量财政撥款的項目,在推程序式中到底有沒有不合規的情況?
這一點恐怕可以從後續相關從業人員對調查記者的蠻橫态度中可見一斑。
事件發酵後,魯山縣宣布組建由住建、審計、紀委、财政等多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
并第一時間将對此事負直接上司責任的縣住建局局長黨某予以免職,将先前涉嫌辱罵調查記者的從業人員給予政務記大過處分。
不過,這些動作好像都沒有觸及到此次事件的焦點問題。
針對群衆關切的項目前期超标流程、工程造價核算以及項目施工監理等問題,聯合調查組對外給出的答複是仍在全面審查中,并會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
好巧不巧,就在廣大網友密切關注聯合調查組的相關結論時,駐馬店市平輿縣交通運輸局又被爆出在魯山縣違規修建巨型智語。
并且還在一座爛尾的機場項目中,斥資3億元購買5000架農用噴灑無人機。
消息一出立刻引發輿論嘩然,一場聚焦政府推進項目合規性的讨論,迅速在社交媒體蔓延開來。
二、平輿縣無人機采購事件
“縣政府斥資3億元在機場爛尾項目中購買5000架農用噴灑無人機。”相信初讀這句話的朋友很難在第一遍讀的時候就能清楚的了解其要表達的意思。
沒錯,現實有時候就是這樣充滿着魔幻色彩,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如果我告訴你該機場建設項目的總投資不過2.47億元,再回頭看看3億元采購無人機的新聞時,你是否會感到既魔幻又荒誕?
此番平輿縣無人機采購事件從立項到簽訂合約的整個過程,可謂是疑點重重或者說槽點滿滿。
其中最大的疑點莫過于這筆财政支出為何不用在機場項目的後續建設上,反而要用于采購農用無人機呢?
記者調查顯示,平輿縣機場項目于2018年正式開工到現在,此後約有3年時間因資金緊張而處于停工狀态。
現在政府卻又拿出3億元來采購無人機,這裡面是否存在着挪用公款的嫌疑?
再來看看這次中标的無人機企業——平輿縣暢達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其為母公司永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智能無人機制造。
值得關注的是,永悅科技去年的無人機業務營收僅為5.49萬元。
如此實力的企業緣何能夠在競争激烈的市場中,拿下價值3億元的訂單呢?
目前,官方層面仍未對外公布該無人機采購項目的具體招标情況。
不過就算公示招标情況,永悅科技的無人機制造資質也很難讓廣大網友買賬。
機場管理項目要買農用噴灑無人機?
哪怕需要管理的項目周邊遍布農田,恐怕也用不上一次性采購5000台無人機,這些無人機究竟要派上什麼用場?
啟動采購程式前相關部門是否就此召開過可行性研讨會?剩餘的無人機又将如何處置?相信這些問題很難有合理的解釋。
5000台農用無人機,價值3億元的采購合同,折合6萬元/台的無人機定價是否符合市場規律?
在價格制定和協商過程中,相關部門是否起到了監管和指導的作用?合約簽訂過程中是否存在利益交換?這些問題都應該向社會公衆解釋清楚。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平輿縣曾經還是國家級貧困縣,其去年GDP總和僅為12.56億元。
一次性拿出四分之一GDP的錢來采購農用無人機,相關流程是否經得起推敲?
在國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恐怕無法排除部分人借國家政策之東風中飽私囊的情況。
三、形象工程當休矣
無人機采購事件曝光後,記者曾采訪到平輿縣交通運輸管理局相關上司。
對方給出的答複卻是“這是企業的自主經營行為,我們對此并不知情”。這可真是撇責甩鍋的經典式發言。
試問這3億元資金的出處在哪裡?政府部門真的全程未參與此事?采購後的無人機難道也僅服務于企業需要而與政府行為無關?
這些問題想必這位上司肯定會用“我不知情”來搪塞吧。
無法保證公開、透明、合理的政府行為,最後的結果隻能是加劇政府公信力的損失。
而想要維護政府的公信力,适當的情況公開十分必要。
無人機采購事件尚無調查結論,平輿縣交通運輸局卻又深陷“智語風波”。
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爆料稱:平輿縣交通運輸局公然越界在鄰縣境内占用大量農田修建了一座“平輿”字樣的巨型标牌。
不過,凡事不能僅憑一家之言就輕易下結論。
很有可能這座巨型标牌所處的位置是在平輿與鄰縣的交界處,網友爆料多少也有些蹭熱度的嫌疑。
但其侵占農田修建标牌的行為,明顯違反國家相關法律。
以犧牲國家利益、農民利益為代價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無疑是對公權力的濫用,同時還可能會進一步激化沖突,釀成苦果。
四、輿論風暴無法替代法治監管
魯山縣牛郎織女雕塑事件、平輿縣交通運輸局采購5000架農用無人機、設定巨型智語牌事件,如今正在輿論風暴的沖擊下逐漸顯露原形。
先不論這些項目在推進過程中是否存在濫用權力、損公肥私等違規情況,試問它們究竟給當地社會發展帶來了什麼好處?
當然,如果這些項目存在的意義就是要模仿其它網紅項目來帶動當地的網絡關注度,那麼它們的确達成了目的,哪怕這種熱度僅限于負面影響。
國家多次強調要堅決遏制基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持續繃緊反腐高壓紅線。
而魯山縣、平輿縣相關機關的做法則明顯是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僞裝下的權力任性。
輿論風暴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促進和監督職能部門加快對相關違法違規行為徹查速度,而并非要搞“輿論審判”,甚至人肉或網曝他人。
更何況,輿論監督壓根也替代不了法治監管。
總結
魯山縣斥巨資修建牛郎織女雕塑、平輿縣超機場項目預算采購5000架農用無人機……
這些在常人眼中匪夷所思的操作似乎都有一個“合理的解釋”,哪怕這種解釋的背後隐藏着權力任性和貪功心切。
身處全民網際網路監督的時代,政府行為更應該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恪守程式正義,自覺接受廣大人民群衆的監督,積極借鑒和吸納人民群衆的建議。
當然,網際網路世界并非法外之地,輿論風暴也無法替代法治程式執行所謂“正義”。
任何借助網際網路管道造謠或诋毀他人的攻擊行為都是法律明令禁止的違法行為。
網絡監督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打破行業或部門監督的壁壘和邊界,也可以成為表達和疏解民意的管道。
不過當人們置身其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會淪為不法分子的幫兇,如何增強廣大網民對網絡傳播内容的辨識力,仍然是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