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内企業倒閉,不是死于競争和疫情,而是死于過度管理

是的,本來中國企業還沒有找到一套适合中國的管理方式,都是摸石頭過河,員工的管理水準有限,顧問公司又剛起步,魚龍混雜,有些人創業三五年不會管理,有的用的傳統的家文化管理,發現現在的孩子根本不吃你這一套,于是又學美國式的,自由,發現不管又不行,于是又學日本,精細管理,發現又沒聽,就别說老闆們今天學個成功學,智慧會,明天學個合夥人,上司力、執行力、股權激勵、績效考核、阿米巴......講課的老師們都一知半解給都沒怎麼上過什麼學的老闆講,怎麼能把企業搞好呢?

一、從市場競争激烈的角度來看:

适度的正當競争,可以激發企業的潛力,利大于弊,應積極的應對;過度的競争,弊大于利,應盡量避免;不正當競争,有害而利,不可取。

1. 惡性競争:

國内企業倒閉,不是死于競争和疫情,而是死于過度管理

惡性競争是現在企業競争的主流,企業不想着如何提高産品的品質和品質,不想着降低生産成本,而是通過打價格戰來擠死競争對手。為了能夠在價格上展現優勢,也降低自身的損失,便在産品生産時偷工減料,制造不合格産品。不僅是對其他企業造成很大的傷害,對自己也是一種傷害,簡直就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在擠死競争對手的同時,也讓自身落入一個制造不合格産品低價傾銷、消費者不買單,又降價促銷,導緻産品品質更加不合格的死循環當中。最終,導緻各家都日子非常難過,實力不強的企業慢慢倒下了,沒倒下的企業也離倒下不遠。

2. 過度競争:

過度競争産生的原因就是産能過剩。雖然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工業水準也是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整天的經濟環境去不是很好,大家賺錢越來越難賺,導緻産品生産出來過剩的情況。是以有經濟實力和技術的大企業就瘋狂搶占市場佔有率。但是實力不強,技藝不高的企業是占了絕大多數企業,自然而然拼不過有實力的大企業,隻能倒閉慘淡收場。

3. 不正當競争:

國内企業倒閉,不是死于競争和疫情,而是死于過度管理

有些企業為了能夠搶占市場佔有率,靠着關系打擊競争對手。比如說給競争企業制造麻煩,故意搗亂企業正常生産。這種情況下,在有些的企業的關系和各方手段使用之下,無以為繼,則隻能倒閉的倒閉,關門的關門了。

①、每天開會,一天總有開不完

的會,早會、晚會、周會、月會、大會、小會、産品會、營銷會等等,每天沉浸在“會海”中,沒自我感覺良好,美其名曰“開會開會,一開就會”。

②、管理者每天對下屬呼來喚去,不是開會、就是做報表、要不就是指派其他工作,好像不使喚人就展現不出其上司者的地位一樣。

總而言之,管理者就是很忙,根本停不下來。

其實,很多時候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要想改變團隊,打造公司,帶着大家走向輝煌,不能心急。

管理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能用力過猛,否則傷人傷己。

國内企業倒閉,不是死于競争和疫情,而是死于過度管理

還有一種過渡管理的情況,那就是小公司總是模仿大企業,不僅照搬他們的規章制度,甚至還要細分化。

本來就隻有三兩個人,公司的制度足足有一本書那麼厚,完全沒必要。

把大家都壓得喘不過氣來,對公司、對管理沒有半點好處。

是以說,很多企業之是以倒閉,就是因為過度管理。畢竟過度管理,

一、企業過度管理的表現

一個企業過度管理往往會有以下4種表現:

1、制度過于複雜

許多企業有自己的管理體系,但很多時候都隻是表面,形同虛設。隻是把大企業的東西照搬過來,完全不會根據自己公司的實際情況來建立有效的制度、機制和體系。

說到底,但凡你沒有過億的企業,制度完全不用太過複雜,已經把重心放在企業經營上。多賺錢,企業才會有未來。

一旦管理大于經營,企業也就離倒閉不遠了。

2、制度太過嚴苛

國内企業倒閉,不是死于競争和疫情,而是死于過度管理

很多上司把“細節決定成敗”挂在嘴邊,打着這個旗号,對團隊進行嚴苛的管理,目的就是為了展現出自己的管理手段。

為了管理而管理,為了裝樣子而去施行嚴政,反而會讓員工産生心理抵抗,取得反效果。

3、管理技術的過度使用

有許多企業嘗試不同的管理方式,使用各種各樣的管理技術,追求管理時尚,比如:今天試試制度改造;明天試試細化流程,後天搞一個杠杆管理,無窮無盡,到頭來一團糟。

搞管理一定要記住,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千萬不要為了追求時尚而盲目從衆,否則反而會弄巧成拙。

國内企業倒閉,不是死于競争和疫情,而是死于過度管理

4、事必躬親

上司事事親力親為,也是一種過度管理的表現。

說到底,但凡你沒有過億的企業,制度完全不用太過複雜,已經把重心放在企業經營上。多賺錢,企業才會有未來。

一旦管理大于經營,企業也就離倒閉不遠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