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雍正死前隻選了兩個女人陪葬:一個是年羹堯的妹妹,耐人尋味

作者:史為今用

前言

康熙皇帝晚年,皇位繼承人的選擇頗為糾結。在衆皇子中,四阿哥胤禛最終脫穎而出,繼承大統,是為雍正皇帝。作為十三皇子裡最年幼的,雍正能夠在兄弟們的競争中獲勝,實屬不易。

雍正繼位後,對年羹堯兄妹寵信有加。但在他晚年遺囑中,卻隻選擇年貴妃與皇後同葬泰陵。這一決定,或許道出了他複雜的内心世界。

雍正死前隻選了兩個女人陪葬:一個是年羹堯的妹妹,耐人尋味

一、四阿哥奪取皇位:年少有為的雍正

康熙四十年,四月初四這一天,穿着白色喪服的康熙皇帝在暮春的微風中咽下最後一口氣,結束了長達六十一年的統治,享年六十九歲。

康熙在世時育有多名皇子,但真正有資格競争皇位的,隻有儲君胤礽與四阿哥胤禛而已。

胤礽是康熙最寵愛的長子,早在十七年前就被康熙冊封為皇太子。然而好景不長,胤礽性格軟弱,又過于寵信官員,導緻朝政日益散漫。終于,在康熙五十六年,胤礽被康熙延執于乾清宮,軟禁起來。

雍正死前隻選了兩個女人陪葬:一個是年羹堯的妹妹,耐人尋味

與兒子關系疏離的康熙,将希望轉向幼子胤禛。

胤禛生母鈕钴祿氏出身低微,滿月之際就被孝懿仁皇後收養。皇後将他撫養長大,嚴格要求,見他聰慧過人,便令他跟在康熙身邊學習朝政。

胤禛極為識時務,從小便懂得迎合皇後的教導,極力討好皇後。他文武雙全,無論騎射還是詩書,都表現優異。康熙南巡之時,胤禛便常伴左右,也時常代替康熙批閱奏章,處理政事。

在這時期,胤禛結識了一個助力自己崛起的強大家族——年家。

雍正死前隻選了兩個女人陪葬:一個是年羹堯的妹妹,耐人尋味

那一年,康熙巡視到江南時,受到年家族長年遐齡的熱情接待。年家女兒年氏才十五歲,容貌出衆,深得康熙賞識。于是康熙當即将年氏許配給了二十歲的胤禛,一門喜事就此敲定。

這樁姻緣,對胤禛極為有利。年家在當地勢力盤根錯節,年女入贅後,胤禛依靠嶽父之力在江南大顯身手,剿滅了禍害當地多年的盜匪,将A錢救濟款的官員繩之以法,一舉掃清吏治積弊。

年女得以成為胤禛的妻子,取名為鈕钴祿氏,并封為福晉。而胤禛也是以漸漸得到康熙的重用。

雍正死前隻選了兩個女人陪葬:一個是年羹堯的妹妹,耐人尋味

康熙六十年,儲君被廢,朝堂為此譁然。胤禛迎來了奪嫡的絕佳良機。

此時,以八阿哥允祹為首的一批皇子試圖聯手奪位。允祹得到部下和滿漢百官的廣泛支援,已然成為下一任皇帝的熱門人選。

形勢對胤禛極為不利,年家此時站出來支援他。年遐齡上書康熙,楚楚動人地闡述胤禛從小孝順,工作勤奮,深得百姓擁戴, 應該繼承大統。

最終,在年家及皇後的影響下,雖然允祹等皇子勾結黨羽,攻讦胤禛,康熙還是在臨終前標明胤禛為皇儲。

雍正死前隻選了兩個女人陪葬:一個是年羹堯的妹妹,耐人尋味

當年未滿四十的胤禛即位,是為雍正皇帝。他比兄長們都要年輕,能夠在競争中脫穎而出,實屬不易。

朝野上下對新帝各有看法,有人認為雍正聰明能幹、英明神武,也有人認為他憑借皇後勢力奪得帝位,手段不夠光明正大。

而雍正即位後,也的确面臨來自各方的強大壓力。為了鞏固皇權,他必須設法安撫人心,穩定局勢。

雍正死前隻選了兩個女人陪葬:一個是年羹堯的妹妹,耐人尋味

二、平定叛亂,穩固皇權

雍正繼位後,西北地區爆發叛亂,九子奪嫡的後遺症開始顯現。朝野動蕩,派系林立,權力難以集中。

雍正深感頭痛。年家再次給了他幫助。

年家族長年羹堯,是一個軍事天才。他在康熙時期屢建戰功,深受康熙器重。年貴妃就是他的親妹妹。

雍正死前隻選了兩個女人陪葬:一個是年羹堯的妹妹,耐人尋味

年羹堯自雍正登基之初就受寵信任,成為心腹大臣。面對西北叛亂,他立即率軍平定,為雍正解了燃眉之急。

平定叛亂後,年羹堯繼續率軍清剿漠北蒙古各部,接連建功。他很快就升為撫遠大将軍,與雍正關系十分密切。

有朝野人士評價道:“皇上若無年大人,大業必難成。”

雍正死前隻選了兩個女人陪葬:一個是年羹堯的妹妹,耐人尋味

在年羹堯的輔佐下,雍正逐漸掌控大局,馭下官員,穩定帝位。

此時的年貴妃,也得到了雍正的寵信。

年貴妃秉性柔順賢淑,頗得康熙欣賞。她為雍正生了多名子女,又幫助雍正妥善處理内政。

雍正登基後,便将年貴妃的位置提升到僅次于皇後的地位。

年羹堯和年貴妃一黑一白,一俊一美,一文一武,可謂是扶持雍正登基的兩大功臣。

雍正死前隻選了兩個女人陪葬:一個是年羹堯的妹妹,耐人尋味

三、驕奢淫逸,堕入疏遠

清初時期,皇權尚未牢固确立,君臣關系比較微妙。

功高蓋主的重臣,容易引發皇帝的猜忌。年羹堯就是其中典型。

西北平定後,年羹堯權勢滔天,由總督一路升遷至撫遠大将軍。他高居要津,掌握禁軍。而禁軍向來是皇權的堅固後盾。

成功去到了年羹堯的頭上,他開始目中無人,貪圖享樂,甚至公然收受巨額賄賂。

雍正死前隻選了兩個女人陪葬:一個是年羹堯的妹妹,耐人尋味

朝野已有不少聲音對年羹堯極為不滿。禦史們紛紛上疏彈劾他奢靡腐化、專權擅政。

年羹堯不但不收斂,還大開口子要求雍正封他的兒子為郡王。最後,他甚至當衆殺死了敢彈劾他的禦史孫嘉誠。

這已是公然藐視皇權。雍正決定要嚴懲年羹堯,重新奪回對軍隊的控制權。

年貴妃此時也已然失寵。她為雍正連生皇子,身體越來越虛弱。與年羹堯榮枯相關的,還有她此時的身體狀況。

雍正死前隻選了兩個女人陪葬:一個是年羹堯的妹妹,耐人尋味

在年羹堯被傳訊到京的前後,年貴妃病情惡化。為挽回她的心思,雍正親自為年貴妃上尊号“皇貴妃”。

然而一切為時已晚,年貴妃還沒來得及佩戴新鳳冠,就與世長辭了。

年貴妃去世後一個月,年羹堯也最終沒能逃脫朝廷的制裁,被雍正痛下定論,賜死于獄中。

一代奇才落得悲慘收場,朝野為之唏噓。雍正也在年貴妃去世後,為她舉辦了隆重的喪禮,以示哀悼之情。

雍正死前隻選了兩個女人陪葬:一個是年羹堯的妹妹,耐人尋味

四、遺囑泰陵,難忘舊情

雍正統治時期,國家欣欣向榮。然而好景不長,雍正于乾隆元年駕崩,享年五十六歲。

雍正生前寵愛皇後烏拉那拉氏,還有側室承恩貴妃。乾隆登基後,特意遵從雍正遺囑,将這兩位妃子與雍正同葬于泰陵。

皇後入葬毫無疑問。但令人不解的是,雍正放棄了寵妃承恩貴妃,卻選擇年貴妃入葬。

這一選擇,似乎透露出雍正的一絲真心。

雍正死前隻選了兩個女人陪葬:一個是年羹堯的妹妹,耐人尋味

年貴妃是他少年時的妻子,兩人情同夫妻,一路走來。年貴妃曾在他奪嫡之路上提供穩固後盾。

就在年貴妃染病期間,她的哥哥年羹堯也漸行漸遠,最終被嚴懲。

作為皇帝,雍正不得不做出決斷維護權力。然而作為丈夫和妻舅,他對年家兄妹也殘存懷念之情。

讓年貴妃入葬泰陵,或許是雍正對這份情誼的一點補償。

作為皇帝,他必須果決機敏,維系朝局。作為人子和夫君,他也難以完全忘懷舊情。

雍正死前隻選了兩個女人陪葬:一個是年羹堯的妹妹,耐人尋味

結語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來去匆匆,成王敗寇,榮枯易辨。

雍正作為開國之君,深得時人愛戴。但他内心的世界,也絕非僅僅是權謀算計。

站在曆史長河中回望,我們不妨給每個曾經活生生的人,留下些許善意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