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裁員近兩成後,燃石醫學終于實作單季扭虧

作者:酒死了

界面新聞記者 | 陳楊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8月31日,國内惡性良性腫瘤NGS(高通量測序技術,也稱二代測序技術)公司燃石醫學公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業績資料。報告期内,公司營收為1.463億元,同比增長11.8%。歸母淨利潤虧損1.31億元,虧損金額相較去年同期的2.62億元縮窄一半,較今年第一季度的1.85億元,環比減虧近三成。

此外,報告期内,公司非GAAP(通用會計準則)毛利潤減去SG&A(銷售、一般和管理費用,兩者均不包括各自的股份薪酬以及折舊和攤銷)為7.6百萬元。這也實作了公司2023年的業績目标之一,即在一個季度内實作盈虧平衡。

這可以看作是公司降本增效的結果。除了前述營收增長,第二季度财報顯示,公司經營費用同比下降32.2%至2.361億元,主要原因是采取了預算控制措施和裁員。實際上,早在2022年,燃石醫學已有裁員動作。相較于2021年,公司在2022年減少18.36%的雇員,即156人。其中研發、醫學事務、行政部門人員裁員接近20%,銷售人員裁員25%,即142人。

截至發稿,公司股價為1.355美元/股,微跌0.37%,相較發行價跌去約九成。

燃石醫學成立于2014年,2020年6月在納斯達克上市,是中國惡性良性腫瘤NGS第一股。具體到業務上,公司主營業務可分為惡性良性腫瘤患病人群檢測業務、藥企合作業務和多癌種早檢業務三大闆塊。

顯然,從前景來看,相比于基因檢測、伴随診斷,早篩産品的目标人群更多,研發難度更大,投入也更多。而藥物研發主要是與藥企合作,支付方為藥企。是以,從平衡商業回報風險的角度而言,惡性良性腫瘤NGS公司通常都涉及前述三個方向,用相對較成熟的基因檢測、伴随診斷、藥物研發賺到的錢,去支撐惡性良性腫瘤早篩巨大的研發開支。

但需要注意的是,惡性良性腫瘤基因檢測業務的錢本身也不好賺。

實際上,上市前兩年,2020年和2021年,燃石醫學惡性良性腫瘤基因檢測業務營收分别為4.152億元、4.845億元,占比均超過95%,增速約為15%。但同期,公司營銷費用和一般及行政費用一路走高,超越營收,2021年增速高達71.27%。這意味着,僅靠惡性良性腫瘤基因檢測業務難以為公司造血。

裁員近兩成後,燃石醫學終于實作單季扭虧

這一點從藥企合作業務自2022年以快速增長也可見端倪。當期,公司藥企合作業務營收為7317萬元,同比大增212.8%,在總營收的占比從此前的不足5%升至13.00%。最新業績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惡性良性腫瘤基因檢測業務和藥企合作業務收入分别為1.2億元、2619萬元,分别同比增長6.5%、44.9%,分别占總營收的82.1%、17.9%。

除了以藥企合作業務為第二增長點,燃石醫學惡性良性腫瘤基因檢測業務的收入結構也在發生調整。

實際上,惡性良性腫瘤NGS産品并非都通過藥監局注冊審批,以IVD(體外診斷産品)的形式銷售,有不少是以LDT的形式商業化。LDT即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是實驗室自行研發、驗證、使用的檢測方法,該服務無需監管審批。

相比于IVD,LDT的優勢在于産品研發成本低,且疊代更加靈活。是以,當下不少惡性良性腫瘤基因檢測産品以LDT形式率先落地,獲得商業回報。不過目前,LDT仍處于模糊地帶,在監管層面僅有部分地區以試點形式展開,存在一定的合規風險。是以,業内公司商業化通常采用IVD+LDT并行的模式。

具體到燃石醫學,其可對應中心實驗室檢測和院内檢測兩種管道。2021年和2022年,中心實驗室檢測營收占比穩定在65%。不過,2022年下半年以來,公司大力推進院内管道,兩者營收差距逐漸縮小。到今年第二季度,中心實驗室和院内檢測收入分别為6624萬元、5384萬元,分别同比變動-15.7%,57.5%,環比均小幅上漲。後者占比達到45%。燃石醫學稱,前者下降即公司持續推進院内管道,是以檢測數量下降。

這一變動一方面或是出于合規考量,另一方面也利于公司效率提升。以機關醫院營收(各管道營收/管道醫院數量)這一資料可以看出,院内檢測帶來的營收遠高于中心實驗室檢測。前者機關營收規模在65萬元上下,而後者僅約為30萬元。

裁員近兩成後,燃石醫學終于實作單季扭虧

不過,中心實驗室檢測的毛利率高于院内檢測,前者毛利率超80%,後者則在65%-70%。向後者傾斜是否會拉低公司毛利率水準?

9月1日,燃石醫學向界面新聞表示,院内管道是規範化發展的必經之路。公司認為,院内是長期主流模式,雖然毛利率略低于中心實驗室模式,但因為銷售效率更高, 盈利水準高于院外模式。

此外,在優化成本方面,燃石醫學大幅縮減銷售和市場費用、一般和行政管理費用。今年第二季度,這兩項費用分别為7084萬元、6953萬元,分别同比下降32.9%、53.7%。前者原因包括重組銷售部門和營運效率提高導緻的員工成本下降,營銷和會議費用下降。後者包括基于股份的薪酬攤銷費用減少,一般和行政員工成本下降,以及加速處理長期應收賬款。實際上,前述優化成本措施在2022年也已有展現。

燃石醫學向界面新聞表示,公司會結合宏觀經濟、醫療行業以及惡性良性腫瘤精準檢測行業的動态變化,及時調整公司經營政策。實際上,公司也在持續招聘研發、醫學、銷售等崗位的人才,最終以提高營運效率,且保證企業長久發展。

另外,除了在一個季度内實作盈虧平衡,燃石醫學的另一業績指引還包括2023年收入同比增長20%。換而言之,公司下半年兩個季度的營收之和需要達到3.868億元。

而在更具想象空間的早篩業務上,2022年,燃石醫學推出針對6種癌症的早篩産品燃小安,用于肺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結直腸癌和卵巢癌的早期篩查,以LDT形式落地。目前,針對該産品的前瞻性、幹預性研究PREVENT研究正在進行中,預計将于今年下半年讀出中期資料。針對22種癌症的早篩産品同樣在進行PREDICT研究和PRESCIENT研究。

截至今年6月30日,燃石醫學現金、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及短期投資為7.333億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