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3年新農合繳費全面截止!村幹部催繳無效,為啥農民不願再交?

作者:趣看曆史sqvT

2022年年底即将截止的2023年新農合繳費期限,在這個春節前後曾被推遲多次。起因于疫情管控影響下,一些在外地打工的農村人因無法返鄉,無法按時進行繳費。雖然如今移動支付便捷,但是許多年事已高的農民工卻不太熟悉智能手機操作,隻得親自前往現場繳費。為確定外地農民也能順利參與繳費,新農合繳費截止日期被延後至1月底甚至有的地方是2月底。

2023年新農合繳費全面截止!村幹部催繳無效,為啥農民不願再交?

然而,縱然經曆了時間的推移,2月底到來時,一些地方發現,盡管有些人已在春節期間歸鄉并繳納了新農合費用,卻依然有衆多人未能如期繳費。雖說新農合繳費是自願的,但若無法吸引足夠多的人參與,就可能導緻大多數人失去基本醫療保障,進而可能引發因病返貧、因病緻貧的情況,進而妨礙扶貧工作的大局,同時也會削弱農民的身體健康。

2023年新農合繳費全面截止!村幹部催繳無效,為啥農民不願再交?

出于鼓勵盡可能多的人參與新農合繳費的考慮,許多地方再次将繳費截止日期延後了一個月,直至3月底。時間如白駒過隙,眼下已是3月底,新農合繳費截止日期已不再被延期,4月份将是集中繳費的最終節點。

然而,4月份後,并非農民朋友不能再參與繳費,隻是若想繼續繳納,将不再适用現行标準。在集中繳費時,農民個人隻需承擔350元的繳費,國家則補貼610元,實際繳費金額為960元。而一旦集中繳費結束,即從4月起,個人若想繼續繳費,将需要承擔全部費用,即960元。

2023年新農合繳費全面截止!村幹部催繳無效,為啥農民不願再交?

然而,新農合這一本該受到歡迎的政策,為何在農村遭遇冷遇,頻頻延期三個月,仍有許多農村人不願繳納?

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兩點。首先,農村居民普遍認為,如今新農合的報帳力度相較往年已大不如前,是以覺得不再劃算。過去,農村居民通過新農合就醫,明顯感受到其報帳優勢,與不使用新農合相比,醫療支出有着顯著差距。然而,如今情況有所不同。雖然一部分醫療費用仍能得到報帳,卻有人發現,報帳後的費用與不報帳時相近。這并非危言聳聽,而是實實在在存在的現象。

2023年新農合繳費全面截止!村幹部催繳無效,為啥農民不願再交?

其次,新農合的繳費标準節節攀升,已顯得過于昂貴。初推出時,新農合年繳費僅為10元、20元,即便是一家之主也不過數十元、百元左右。然而,如今情況大不相同,個人繳費已漲至350元,家庭繳費更是高達數千元。這對于務農為生的農民而言,實在是一筆相當大的開支,是以農民普遍認為不劃算。

同時,一些農村居民曾數年未曾生病,身體狀況較好,從未住院,交納了大筆費用,卻始終未能使用,這讓他們感覺這筆錢白白浪費了。于是,今年便有不少人選擇不再交納新農合費用。

2023年新農合繳費全面截止!村幹部催繳無效,為啥農民不願再交?

筆者認為,新農合作為多數農民唯一的醫療保障,其價值在平時或許不易展現,但一旦患上重疾,其重要性便顯而易見。是以,農村居民應謹慎決斷是否停止繳費,最好仍然持續參與其中。

當然,針對目前新農合存在的問題,筆者建議應盡早進行改進。例如,在繳費标準方面,可考慮實行“差異定價”,根據個人近幾年的報帳情況,靈活調整繳費金額,對于經常報帳的人适當提高費用,而多年未報帳的人則應降低費用。這樣或許能夠平衡不同群體的需求,使新農合更好地服務農村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