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直擊招行業績會,王良列舉五個"保持"和五個"進取"

作者:招商銀行App

“整體來說,我們自己總結上半年經營基本面就是底色沒變、底子很厚、底氣很足。”招商銀行行長王良在該行2023年中期業績交流會上表示。

在此之前,招商銀行披露2023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全行完成營業收入1784.6億元,同比微降;淨利潤同比增長9.2%至764.4億元,兩項增速環比一季度均有所回升。

其中,在一季度對公前置發力後,二季度招行零售貸款增量貢獻度顯著提升,單季度零售貸款增量創階段性新高,帶動上半年零售營收貢獻升至55%以上。

五個“保持”和五個“進取”

“既然有這樣的底氣、有這樣的底子,我就考慮中長期招行如何繼續保持這樣的基本盤。”王良說。在王良看來,如果能把五點優勢保持住,招行依然會保持底色不變:

一是繼續保持高的ROE(淨資産收益率)水準。上半年,招行權重平均ROE達17.55%,繼續領跑上市銀行。

二是繼續保持高的風險抵補能力。6月末,招行撥備覆寫率接近450%,位居上市銀行前列。

三是繼續保持資本内生能力。通過輕資本經營,招行已連續十年沒有進行普通股再融資。

四是繼續保持比較低的不良貸款率,保持比較好的資産品質。6月末,招行“不良+關注”類貸款占比約1.97%,較年初下降0.2個百分點。

五是繼續保持好的業務結構,包括保持以零售為主體,保持非息收入占比領先,以及保持低資金成本。

“不能僅僅守成,沒有積極進取,靠守是守不住的。”王良認為,在保持底色的同時,招行應在五方面着力加強,造就為股東持續創造價值的能力和水準:

一是要靠管理制勝。“銀行過去靠粗放式管理、利差很高,賺錢比較容易的年代過去了。現在要靠提升精細化管理水準,通過管控好成本、管控好各項業務、管控好風險來擷取利潤”。

二是要靠科技賦能。要加大科技投入、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營運。“過去數字化更多重視的是零售闆塊,加強手機APP的發展。現在上雲完成了,我們現在有财力、有人力來投入公司業務的數字化轉型。”

三是要創新驅動。“招行過去的發展在每個不同階段都是保持創新,走在前列,才取得了先發優勢。而要解決目前營收增長乏力、利差收窄的困境,也需要創新,才能取得領先優勢。”

四是區域戰略。“我們去年提出要進一步深入實施區域發展戰略,特别是聚焦長三角、珠三角、成渝、海西等區域和省份,提升招行在這些地方的市場占比,讓這些區域的分行為招行創造更大的貢獻。雖然時間不長,但初見成效。”

五是打造新的細分領域優勢。招行年初提出,聚焦現代産業經濟轉型更新方向,打造數智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智造金融、跨境金融、普惠金融和行業金融七大特色優勢。

資産組織的三點經營邏輯

截至6月末,招行資産規模達10.7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5.9%,其中貸款增速略低于全行資産增速,貸款在總資産中的占比也有所下降。

結構上看,在一季度增量超2800億元基礎上,二季度招行貸款增量不到200億元,為2019年以來單季度最低。

但同時,二季度該行零售貸款增量超過920億元,創階段性新高,與一季度零售貸款增量占比不到三成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綜合計算,上半年招行零售貸款增量占比已回升至55%以上。

王良認為,上半年招行在資産組織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同時也有三點切身體會:

一是資産決定負債的經營邏輯日趨明顯。上半年,招行客戶存款年日均餘額增長8700多億,客戶貸款增長了3000多億,債券投資規模增長2000多億。

“如果資産不能有效地配置,負債增長多可能就會變成成本升高,可能達不到應有的效益,是以資産對負債的決定作用日趨明顯。”王良說。

二是銀行資産組合管理能力日趨重要。“我們要在貸款、投資、同業資金融資等幾個方面尋求平衡,實作流動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綜合平衡。”

王良表示,上半年招行貸款投放依舊保持以零售貸款為主,其中加大小微貸款、消費貸款投放力度,彌補按揭帶來的投放缺口;對公貸款方面,制造業、普惠、科技金融、綠色金融均呈現較好增長态勢。

三是要堅持商業可持續,不能以犧牲商業利益為代價來保持貸款量的增長。“在評價貸款增長是否可行時,不僅僅看貸款安全性,還要看定價水準能否創造價值,是以我們堅持貸款定價水準要能覆寫資金成本、風險成本、營運成本和資本成本四大類成本。”

王良透露,基于理性、科學地進行貸款定價,很多不符合招行經營邏輯的資産業務被剔除,“也就出現了對公貸款在一季度呈現出較好增長态勢,但二季度放緩的局面。”

“我們按照以上三點經營邏輯來推動資産的配置,對招行來說應該是正确的。至于在目前情況下是不是資産增速要保持适度水準?我們還是按照招行一貫的經營理念,要堅持品質第一、規模适度和效益優先的原則。”王良總結稱。

兩點發力打造大零售優勢

根據披露,上半年招行零售業務對營業收入和稅前利潤貢獻均升至55%以上。截至6月末,該行零售AUM(管理客戶資産)超過12.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5.9%。

同時,該行零售客群持續壯大。6月末招行零售客戶總數達1.9億戶(含借記卡和信用卡客戶),較年初增長3.3%。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戶、私行客戶增速分别為7.2%、6.2%。

然而,相較于過去,零售目前的發展不是一個順境上行期,而是逆境下的調整期。招行行長助理王穎表示,招行零售未來的發力點不是單個發力,而是整體發力。

“曾經領先的财富管理、私人銀行、信用卡、零售信貸,我們要繼續鞏固提升;對于一些新興領域也要打造優勢,比如養老金融、買方投顧、家族信托以及家族辦公室等。”王穎說。

王穎認為,單項強不足以支撐零售體系,隻有“多強”才能互相促進,使得整體零售更強。此外,不論招行零售還是中國銀行業零售,都才剛剛起步,還沒有理由或者選擇權去放棄什麼、着重于什麼。

如何評價細分領域取得的優勢?“我們正在做3-5年的規劃,會有明确的量化要求和評價,主要是每個領域在行内的貢獻達到什麼水準、在全市場的份額達到什麼水準。”王穎透露。

其中,各個細分領域有不同的業務發展路徑,也有共同點。王穎表示,招行将基于兩個方面整體發力,打造大零售的共同優勢:

一是做好量和質的提升。量的方面,繼續夯實零售客群基礎,提升萬人财富管理客戶經理服務千萬級客戶的能力,做大開放平台與350多家資管機構的合作;質的方面,繼續建構和打造四個體系和一個支撐,包括産品體系、資配體系、人+數字化體系、網點+遠端+App的管道服務體系,以及科技支撐。

二是打造零售的功夫不隻在零售之内,還在零售之外。均衡是招行打造價值銀行的其中要義之一,隻有公司、投金、财富管理和資産管理都非常強大,零售才會進一步做大做強;如果其餘闆塊不強,零售就會遇到發展瓶頸。

王穎表示,招行仍将在零售、财富管理方面投入巨大的資源和力量,希望零售金融作為招行的底盤和戰略主體地位不變。

“我們希望零售資産業務規模、零售的營收和利潤貢獻、非息收入貢獻在保持目前50%多的基礎上,未來增長到60%左右,雙A系數從1.2持續增長到更高。”她表示。

穩妥推進存量房貸利率調整

在王良提出的銀行經營管理遵循“增量-增收-增效-增值”價值創造鍊中,增收到增效是驚險的一躍,其中關鍵在于風險管理。

上半年,招行加大不良核銷處置力度,6月末不良貸款率微降至0.95%,關注類貸款餘額、占比連續兩個季度顯著“雙降”。從行業看,上半年不良生成主要集中在房地産業。

招行副行長朱江濤在業績交流會上表示,上半年該行房地産不良貸款生成額為48億元,同比大幅下降;預計下半年與上半年相比會略有上升,同比還會下降,全年不良生成會有比較明顯的降幅。

“我們對于招行房地産風險的整體判斷是,房地産不良貸款生成的峰值應該是在2022年。如果進行比較樂觀地判斷,大機率我行房地産行業不良貸款率的拐點會在今年年内出現。”朱江濤認為。

他同時提及,招行與碧桂園的合作和風險敞口情況。其中,合作額度未具體透露,但“與招行的市場地位基本是相比對的”,具體結構上:

一是招行境内自營業務敞口占全部合作金額的87%,這部分基本是項目融資,項目端貨值對債務的覆寫倍數在1.5倍以上。“後續我們也會持續關注風險,進一步加強對項目端的管理。”

二是境外自營業務敞口,這部分占比5%,主要是境外的銀團貸款,擔保方式是信用。“一旦主體違約,這部分業務的風險相對比較大。”

三是不承擔信用風險的業務,占比是8%。其中,私行代銷占比4%,這筆業務大機率會在年内收回結清;理财标準化産品投資占比4%,這部分業務的風險已經在産品端淨值波動中得到了展現。

招行行長助理彭家文則在會上對存量房貸利率調整話題予以回應。他表示,招行已經制定相應預案,但考慮到需要兼顧因城施策、公平性、系統支援等問題,還沒有最終的方案。“總體來看,我們會在央行的指導下按照市場化、法制化的原則穩妥地推進實施。”

彭家文同時透露,招行内部分樂觀、中性和不利三種情景對存量房貸利率調整的影響做了測算,“從測算的結果來看總體還是可控的,應該還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他也提醒,不要一味地看到對短期财務的負面影響,存量房貸利率調整也有其正面的影響:

一是随着存量房貸利率的下調,整個住房貸款的提前還貸會有一定程度的消化,反過來會帶來房貸量的增長;

二是随着存量房貸利率下調,一定程度上會增強客戶黏度,進一步加深客戶經營,進而對零售業務的增長有利。

責編:桂衍民

校對:蘇煥文

内容來源:券商中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