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博月曆丨“雲鬓花顔金步搖”這件千年前的飾品氛圍感拉滿

作者:意檀香研究
文博月曆丨“雲鬓花顔金步搖”這件千年前的飾品氛圍感拉滿

“雲鬓花顔金步搖”

是什麼樣的飾品顔值與氛圍感兼具

三個看點一起認識馬頭鹿角形金步搖

文博月曆丨“雲鬓花顔金步搖”這件千年前的飾品氛圍感拉滿

一步一搖

金步搖的絕代風華

黑發間閃爍點點金光

金飾的輕微碰撞聲由遠及近

步搖——這種獨特的發飾

因佩戴者行走時

随着步伐搖曳而得名

文博月曆丨“雲鬓花顔金步搖”這件千年前的飾品氛圍感拉滿

以金為主料 鑲嵌各種色料石

馬頭形基座延伸出鹿角枝杈

尾梢綴有桃形金葉

文博月曆丨“雲鬓花顔金步搖”這件千年前的飾品氛圍感拉滿

金飾将佩戴者氣質映襯得越加華貴

别緻的造型更添心思 少了一分俗氣

碰撞的聲響把氛圍感拉滿

男女都愛!

草原吹來最美民族風

馬頭鹿角的造型

訴說着這件精美飾物的血統

據考證,這是北朝時期鮮卑的遺物

鮮卑人将愛美天性和遊牧民族的特色完美融合

還有牛頭鹿角形金步搖等

充滿草原特色的飾物流傳下來

文博月曆丨“雲鬓花顔金步搖”這件千年前的飾品氛圍感拉滿

△牛頭鹿角形金步搖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而類似形制的飾品

也在魏晉時期風靡一時

文博月曆丨“雲鬓花顔金步搖”這件千年前的飾品氛圍感拉滿

△嵌寶石金耳飾 大同市博物館藏

愛美不是女性的專屬特質

金步搖之美一樣征服了鮮卑男性

它除了高顔值外

還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征

其主人還包括男性的國王和進階貴族

文博月曆丨“雲鬓花顔金步搖”這件千年前的飾品氛圍感拉滿

△馮素弗墓葬中的金步搖 遼甯博物館藏

曆經千年

搖曳之姿至今驚豔

最早在戰國時期的文獻中

已有步搖的記載

至漢代逐漸發展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

就能看到步搖的身影

文博月曆丨“雲鬓花顔金步搖”這件千年前的飾品氛圍感拉滿

△西漢馬王堆一号墓T形帛畫(局部) 湖南博物院藏

文獻記載:

漢之步搖,以金為鳳,下有邸,前有笄( jī ),綴五采玉以垂下,行則動搖。

東晉時期的《女史箴圖》

則為我們示範了步搖的佩戴方法

文博月曆丨“雲鬓花顔金步搖”這件千年前的飾品氛圍感拉滿

△《女史箴圖》(宋摹)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到隋唐時期

步搖融合南北朝時期的不同地域風格

又加以改造後依然熱度不減

且流行勢頭更盛

不僅被白居易記錄在《長恨歌》中

在名畫中也驚豔亮相

文博月曆丨“雲鬓花顔金步搖”這件千年前的飾品氛圍感拉滿

△唐代《簪花仕女圖》中佩戴步搖的仕女形象

考古研究顯示

與步搖相似的金飾品

也在中西亞、東北亞等地被發現

它在各地落地生根

又融入本土特色

并且穿越時光 搖曳之姿至今仍然驚豔

現代人鐘愛的古風裝扮中

不少發飾設計也以古代步搖為模闆

文博月曆丨“雲鬓花顔金步搖”這件千年前的飾品氛圍感拉滿

△網絡上銷售的現代步搖

一步一搖 顧盼生姿

這是古人愛美的追求

也是文化融合的見證

文博月曆丨“雲鬓花顔金步搖”這件千年前的飾品氛圍感拉滿

監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畢磊

文案丨楊瑾

視覺丨喻偌洢

技術丨張宇恒

審校丨左中明 佟春燕

統籌丨劉瑩 武賀 段旭

特别鳴謝丨中國國家博物館 總台北京總站 中國文物報社

責任編輯:張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