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Z世代-揚州-趙茂君01_縮混
從“看遍山河錦繡”
到“唱享可愛中國”
這裡,後浪奔湧,青春磅礴
探尋文化根脈
感受文明互鑒
Z世代唱享江南
大家好,我是來自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趙茂君。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作為中國湖上園林的典範,多少人不遠千裡來到瘦西湖,尋覓詩裡的江南。但很少有人知道,揚州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的小金山,卻是用泥巴玩出來的。
今天,我就帶領大家登高梅嶺春深小金山,見識見識玩泥巴的最高境界。
圖檔來源:揚州文旅
人們常常贊譽揚州瘦西湖兼有“北雄南秀”之美。滿城淩霄、風月無邊,自然展示出其靈秀。而湖上那三處橫空出世的大型人工建築體,倒是共同賦予了瘦西湖“雄”的氣質:小金山巍然聳立,五亭橋雄偉多姿,白塔高古挺秀,使揚州不再隻有江南嬌俏,更有百種風情。
圖檔來源:揚州文旅
這一切的開啟之年,是1757年。
咱們今天要探訪的正是瘦西湖的制高點,揚州二十四景之一——“梅嶺春深”小金山。
圖檔來源:揚州文旅
要想探尋兩百多年前這座小金山的故事,就不得不請出當時愛玩泥巴的乾隆皇帝了。“泥巴”在當時可是中國城鄉絕大多數男孩子首選的“玩具”。
徽州歙縣的程氏一族于明末清初遷移到揚州府,又從揚州分出一支,定居淮安。兩地族人都十分默契地愛上了從海灘泥田中曬鹽販鹽的玩法,由此成為鹽商巨富。乾隆也将這泥巴玩得得心應手,是個十足的“工程控”,據說他不僅親任京城清漪園(也就是頤和園)的“設計師”,還親自參與并審定了承德避暑山莊的設計。可見這泥土地氣,也讓咱們皇帝深深着迷。
《乾隆南巡圖》
圖檔來源:揚州博物館
此外,揚州瘦西湖底下挖出來的泥可是實打實的好泥。好種田,栽花,植樹,也好建房子,堆土山……明清瘦西湖畔的土山園林全是湖泥打底營造的,依次堆出了二十四個景。玩泥水準之高,花樣之多,竟引得乾隆次次南巡都要挨家挨戶地上門參觀。
1751年早春,乾隆第一次南巡到揚州。為一睹當時的揚州第一名勝平山堂之風采,咱們皇帝滿懷興緻地從天甯寺行宮前的禦馬頭乘畫舫,取道瘦西湖直駛蜀岡。與故宮之磅礴氣勢不同,擡眼望去,憑欄木雕,清麗園亭,淡雅而又玲珑。它們是江南與世無争、閑适淡雅的最好代表。伴随水波蕩漾,畫舫輕輕左右搖晃,搖出亭台水榭讓江南之行無歸期,晃一個小樓東風讓春花秋月無盡時。
圖檔來源:揚州文旅
船隊魚貫駛過了日後成為小金山的那片湖區。當年它隻不過是一小塊無人問津的湖心灘地。皇帝的畫舫行到法海寺北面時,被一道蓮花埂硬生生地擋住了去路,無法通航。乾隆隻能棄舟登岸,換乘輿轎趕路。首遊揚州的“旅遊體驗”被大打折扣。
《乾隆皇帝行樂圖》
圖檔來源:揚州廣播電視台
湖小而無山,确實有些平淡了,大家決意為瘦西湖再添賦亮色。于是乾隆回京,瘦西湖又開工了。
“一挖”,着力拓寬挖深從蓮花埂到蜀岡下的水路,開出一條既寬又深的新湖面,供畫舫能暢通直達平山堂。同時,長春橋南北的水道也開挖疏浚,與漕河和保障湖貫通,以便船隊也能從東北邊的漕河駛來。
“二建”,挖出的大量湖泥可不能浪費了,一部分做各景點的地基;一部分沿湖邊堆土山;一部分則運到湖心上造島,這座島就是著名的“小金山”。
而這造金山的任務恰巧落到了兩淮鹽總的後人程志铨的頭上。
揚州的泥又香又好,不用來堆一座小山太可惜了。光是造山還不夠,程志铨還要在山上置景:湖心律寺、玉版橋、湖上草堂、觀音殿、六方亭等諸多名勝。程志铨自信沒有一個人,敢像他那樣玩——把這湖底的泥巴堆得那麼高。
《梅嶺春深》
圖檔來源:揚州博物館
可現實卻将程志铨的夢打破得如此徹底:工程進展得很不順利,堆土成山時,河泥屢堆屢塌,小金山堆了三年也未成功。掰着手指頭數着離皇帝第二次南巡的日子越來越近了,程志铨日夜苦思良策,急得頭暈眼花。終于一日,夜夢關帝示範度地之法,在夢中,關羽帶領将士正在打梅花樁,将木樁幾個一組打在河心,然後堆土成山。他猛然驚醒,立即仿效此法,十天後,瘦西湖上立起一座“小金山”。
程志铨造小金山,以原始的工具,鍬挖肩挑手擡,竟使得原本空曠的湖面生長出了一座小山來,成為瘦西湖上的制高點。它四面環水,巍然聳立,雄峙于南北西三條水道的交彙點上,堪稱湖上要沖。
隔湖相望,山間樓閣掩映,花木扶疏,如紫金浮玉,光彩照人。
圖檔來源:揚州文旅
瘦西湖小金山的一處廳房,懸挂着這樣一幅楹聯:“截取西湖一角堪誇其瘦,移來金山半點何惜乎小。” 湖“瘦”亦靈秀,山“小”而精美,文人墨客也無法不為之傾倒,沉醉于揚州園林不落俗套的詩意之美中了。
圖檔來源:揚州文旅
如今,一句“揚州好,入畫小金山”,一段為向遊者展示江都靈淨風緻,開挖蓮花堤新河堆成小山的曆史緣起,一對門前歪頭賣萌的石獅子,一杯綠楊村外綠楊春……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前來一睹小金山之風采。
有時間,您也不妨約上三兩好友,來到瘦西湖小金山,與乾隆皇帝同做一場“江南夢”。
圖檔來源:揚州文旅
青春手記
……
圖檔來源:揚州文旅
中國故事,國際表達,Z時代唱享江南之青春手記,我是趙茂君,把江南故事講給你聽。
位于曆史名城揚州的瘦西湖,是永恒優雅的“江南百景圖”。它的詩情畫意,不僅在于景色入詩入畫,更因它本身便是一首聲聲不息的詩。
人人都說江南美,卻少有人知,正是因為過往歲月中無數曆史人文在此不斷積澱生長,才在靈秀雅緻的視覺景觀之上,造就出美而盈、文而雅、古而實的獨特意境。
如今,瘦西湖已經成為海内外遊客來到揚州城非去不可的景點之一。文化美與藝術美,共同彙集于市民的美好生活之中,人人都可走進江南,共赴這場“美”的盛宴。
責任編輯 鄧清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