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洲叢林肉簡史: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捕殺狂潮

作者:君安觀察

【引言】

近年來,随着教育水準和環保意識的普遍提高,人們對于動物保護的重視程度也愈來愈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抵制野生動物制品,采取行動以保護瀕危野生動物。事實上,除人類活動導緻的環境污染、氣候變化之外,“偷獵”亦是造成野生動物數量減少甚至滅絕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天,咱們就以曆史的角度,簡要談談非洲大陸上的偷獵曆史及現狀。

所謂“偷獵”,就是非法捕獵,這既包括了在本國非法捕獵,也包括了在其他國家進行的跨國偷獵——若要對後者下個嚴肅的定義,就是指人們在其他國家聲稱擁有主權的地區或是為王室保留的區域狩獵,或是殺害受保護的動物。非洲大陸的偷獵行為,便符合上述定義。

非洲叢林肉簡史: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捕殺狂潮

▲繳獲的象牙及其制品

非洲大陸上的偷獵活動可謂“曆史悠久”,而從19世紀開始,那些前往非洲的歐洲大型狩獵團隊,基本都犯有偷獵罪,雖然有些人實際上是被未經許可在其土地上獵殺的非洲國王審判和裁定有罪的。

公元1900年,歐洲殖民國家在非洲各地陸續頒布了禁獵法,禁止大多數非洲人狩獵。随後,大多數形式的非洲狩獵,包括為擷取食物而進行的捕獵行為,也被殖民地當局認定為偷獵。商業偷獵是近年來的一個問題,對動物種群構成了一定威脅,但它并沒有達到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的危機水準。

非洲叢林肉簡史: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捕殺狂潮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射殺犀牛舊照

【上世紀70至80年代的偷獵狂潮】

在二戰結束後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于歐洲各國元氣大傷,無暇顧及其海外殖民地,世界各地的民族獨立浪潮日益高漲,許多非洲國家都是在這一時期擺脫殖民統治而獲得獨立的。獨立之後,大多數非洲國家保留了這些由歐洲殖民者制定的禁獵法則,但為了食物或“叢林肉”而偷獵的行為仍在繼續,為了商業利益而偷獵也依然屢見不鮮。之是以會出現這樣的行為,新政府的管理效率低下固然是原因之一,但也有不少管理者是明知有人違反而故意放縱的,畢竟他們中的很多人也依賴通過“叢林肉”而獲得寶貴的蛋白質。在非洲,“叢林肉”幾乎是貧窮人家的唯一肉食來源。

非洲叢林肉簡史: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捕殺狂潮

▲非洲當地随處可見的“叢林肉”攤

不可否認,那些為食物而捕獵的人對當地的動物種群構成了威脅,但若是與那些為了國際貿易而捕獵的動物相比,二者的威脅程度完全不可相提并論。在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非洲的偷獵活動達到了空前猖獗的程度,造成了嚴重危機,非洲大陸的大象和犀牛種群尤其面臨着滅絕的風險——這兩種動物,并不屬于“叢林肉”的範疇,也沒有人以其肉作為食物,它們被捕殺都是因為國際市場對于象牙、犀牛角及其制品的狂熱需求。

【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簽署】

由于野生動物國際貿易對部分野生動植物族群已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威脅,為了能夠永續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在1963年公開呼籲各國政府正視此問題,着手野生物國際貿易管制的工作。經過十年的努力,80個國家于1973年6月21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縮寫為CITES,俗稱《華盛頓公約》),包括犀牛在内的一些非洲動物,是該公約中最初受到保護的動物之一。

非洲叢林肉簡史: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捕殺狂潮

▲CITES第18屆締約方大會

1990年,大多數非洲象屬(含2種6亞種)被列入不能用于商業目的的動物名單。這項禁令對象牙偷獵活動産生了迅速而顯著的影響,偷獵活動迅速下降到更易控制的水準。然而也應當看到,犀牛偷獵卻繼續威脅着犀牛的生存,事實上,這也是北部白犀牛迅速消失的最主要原因。2018年3月19日,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在肯亞去世,終年45歲,全球隻剩下兩隻雌性北部白犀牛。

非洲叢林肉簡史: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捕殺狂潮

▲被40人日夜持槍保護的雄性北部白犀牛

【21世紀的偷獵活動與恐怖主義】

二十一世紀初期,亞洲對象牙的需求開始急劇上升,非洲的偷獵活動再次上升至危機水準。與此同時,剛果地區的頻繁沖突也為偷獵者們創造了一個近乎完美的環境,大象和犀牛又遭到大量殺害,再次處于危險水準。

更令人擔憂的是,像青年黨這樣的激進極端主義組織開始通過偷獵并進行走私的方式以擷取資金,進而資助其進行恐怖主義活動。2013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估計每年有20000頭大象被殺死。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它們的出生率,這意味着如果偷獵活動不能很快得到遏制,在可預見的将來,大象可能會徹底走向滅絕。

非洲叢林肉簡史: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捕殺狂潮

▲非洲象與角馬

【反偷獵工作的現狀和未來】

1997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締約國同意建立一個大象貿易資訊系統,以追蹤象牙的非法販運。2015年,CITES網頁報告了自1989年以來超過10300起非法象牙走私案件。随着資料庫的擴大,它有助于指導國際社會更有利地打擊象牙走私活動。

令人欣慰的是,還有許多其他基層組織和非政府組織在打擊偷獵行為。作為和農村綜合發展與自然保護組織(IRDNC)一起工作的一部分,約翰·卡薩納( John Kasaona )在那密比亞監督了一項基于社群的自然資源管理計劃,該計劃将偷獵者變成了“看守者”。

非洲叢林肉簡史: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捕殺狂潮

▲正在食用“叢林肉”的非洲婦女

正如他所說,他所在地區的許多偷獵者其實是為了生存而偷獵——要麼為了食物,要麼為了家人生存所需的錢。通過雇用這些對當地環境非常了解的人,并教育他們關于野生動植物對其所生活地區的價值,卡薩納的計劃在打擊那密比亞境内偷獵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

然而,這些進步放在整體大環境來看,卻又是微乎其微的。是以,努力打擊在西方和東方國家出售象牙和其他非洲動物産品的非法國際貿易行為,以及努力打擊在非洲的非法偷獵行為,是唯一能夠将非洲偷獵活動降低到可持續水準的途徑。

“叢林肉”,是指生活在叢林中的大猩猩、黑猩猩、山豬等野生動物的肉。世界一些地區的“叢林肉”交易日益猖獗,導緻新型病毒從動物轉移到人體的機會增加,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非洲叢林肉簡史: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捕殺狂潮

捕獵者通常用鐵絲、槍支制成陷阱,這些陷阱殺傷力非常大,除目标獵物外,經常還會困住其他動物,有時甚至是獵豹和獅子。這些意外被困的動物或終身殘疾,或死于陷阱卻無人問津,造成巨大浪費。 圖為剛果(金)首都金沙薩,叢林肉市場上一位女商販正在出售燒烤猴子。

非洲叢林肉簡史: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捕殺狂潮

“叢林肉”通常隻為中産階級享受。雞肉、豬肉、牛肉通常都含添加劑、防腐劑,是以,對有錢人來說,“叢林肉”似乎是不錯的選擇。

非洲叢林肉簡史: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捕殺狂潮

不隻是一些大型動物,一些蝙蝠也成為了居民的盤中餐。

非洲叢林肉簡史: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捕殺狂潮

被烘烤的猴子,它絕望的眼神久久讓人無法平靜。

非洲叢林肉簡史: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捕殺狂潮

被整隻烘烤的動物在路邊叫賣。

非洲叢林肉簡史: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捕殺狂潮

一家農戶的院子裡挂着一張猴皮,亡猴的肉早前已被出售。

非洲叢林肉簡史: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捕殺狂潮

剛果(金)首都金沙薩。叢林肉市場上一位女商販将燒烤的猴子砍成幾段,分段出售。

非洲叢林肉簡史: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捕殺狂潮

剛果(金)埃普盧,當地的土著人正在捕殺的當地的野生動物,土著人獵獲的叢林肉将被販賣到市場上進行交易。傳統的捕獵已演變成商業交易。

非洲叢林肉簡史: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捕殺狂潮

剛果(金),一隻黑猩猩孤兒等待着被出售。據報道稱平均每一隻被當做寵物賣的黑猩猩孤兒,它的家庭中至少10位成員被殺害。

非洲叢林肉簡史: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捕殺狂潮

為了保護這些叢林的生靈,野生動物保護者在多個自然保護區、水庫、農場建立起反非法捕獵隊伍,以保護野生動物免受非法捕獵者屠殺,淪為人們盤中餐。

非洲叢林肉簡史: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捕殺狂潮

姆裡貝茲與哥哥在尚比亞一處水庫的反非法捕獵隊伍工作。在一次追捕非法捕獵者的過程中,姆裡貝茲的一隻手臂不幸被獵槍射中,不得不接受截肢手術。在醫院休息了兩周後,姆裡貝茲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由于少了一隻手臂,姆裡貝茲隻能從事一些簡單的工作,無法走出陰影的姆裡貝茲最終離開了隊伍。

非洲叢林肉簡史: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捕殺狂潮

圖為被隊伍抓住的兩位非法捕獵者。據他們說,在這裡獵殺猴子能為他們帶來豐厚收入。

非洲叢林肉簡史: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捕殺狂潮

圖為農場主正在檢查死去的撚角羚牛遺骸。捕獵者的目标不僅僅是野生動物,農場的牛群也是他們的目标,在前半年裡這一農場失去了40頭牛。

非洲叢林肉簡史: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捕殺狂潮

2015年,中非共和國,一名贊加-恩多基國家公園(Dzanga-Ndoki National Park)的管理者拿着一隻被熏制後待出售的西部低地大猩猩的腳,這是在市場叢林肉(bushmeat)攤位中沒收的違禁商品

“叢林肉”是野生動物肉的總稱,但它最常指的是在非洲森林和稀樹草原上被殺死的動物的遺骸。

居住在非洲剛果盆地附近的人們長期以來捕獵蝙蝠、猴子、羚羊、老鼠、蛇和其他野生動物來維持生計。

鄉村市場上熏制大猩猩肉的售價低至每磅 25 美分(約合每斤2元人民币)。

經過熏制的野生動物肉往往能儲存6個月甚至更久,這為農村地區的人們提供了寶貴的蛋白質來源。

但于情于理,大猩猩作為人類近親和保護動物本不應該出現在叢林肉攤位上。

在一次針對剛果盆地北部村落的訪談中,有一半人表示他們不吃黑猩猩或大猩猩,因為猩猩擁有“像人類一樣的手”或“和人類一樣的皮膚”,這些動物在外形和行為上都與人相似。

大猩猩和黑猩猩在當地文化中被認為是特殊的動物,它們被認為通過轉世與人類有聯系,當地人認為人死後可能會轉世為黑猩猩。

還有一些動物因為身體特征與人類相似也被避免食用。例如,人們避免食用土豚,因為它的皮膚紋理看起來像人類的皮膚。有些人還拒絕吃那些叫聲讓人想起人類聲音的鳥類,例如鹦鹉,它們被認為與神靈有聯系。

但社會的規範終究敵不過饑餓的肚子。

對于當地居民來說,食用保護動物本身涉嫌違法,但面對價格低廉的叢林肉,他們沒有選擇。

傳統上居住在森林附近的人們将狩獵和誘捕視為他們的特權,尤其是在最貧困的地區。

“因為他們非常貧窮,而且很難找到工作,是以他們覺得自己應該有權利使用森林,”前偷獵者帕斯卡·丹吉諾 (Pascal Dangino) 說。“保護,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難了解的概念。”

參考資料:

Steinhart, Edward, Black Poachers, White Hunters: A Social History of Hunting in Kenya

Vira, Varun, Thomas Ewing, and Jackson Miller. "Out of Africa Mapping the Global Trade in Illicit Elephant Ivory," C4ADs, (August 2014).

"What is CITES?"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Accessed: December 29, 2015).

(來源:趣觀曆史、公式名額源碼、國家地理影像經典微信公衆号。感謝原作者,僅用于知識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