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架運-20同框!俄運輸機年制造5架,落後數倍,再也追不上中國

作者:沐風論道

除翼龍-2無人機出現在俄羅斯“軍隊-2023”國際軍事技術論壇,運-20B大型運輸機模型也出現在軍事論壇,這種運輸機是中國獨立研制的運輸機,結束中國在大型運輸機短闆,最重要的是結束依靠着俄制伊爾-76運輸機的曆史。

20架運-20同框!俄運輸機年制造5架,落後數倍,再也追不上中國

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曾引進10餘架俄制伊爾-76大型運輸機,基本上都是蘇聯時代制造,相當于中國采購二手伊爾-76運輸機,這款運輸機相較于運-8中型運輸機,存在着運輸能力強、維護簡單等優勢,最大載重量達到50噸,具備着很強的運載能力,是中國空軍長期唯一的戰略運輸機。

20架運-20同框!俄運輸機年制造5架,落後數倍,再也追不上中國

作為經典運輸機,伊爾-76運輸機整體性能出色,在中國空軍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時俄羅斯對伊爾-76運輸機進行重大革新,推出新型伊爾-76MD-90A運輸機,機體機構延續着前輩伊爾-76運輸機,相較前輩性能顯著提升。

20架運-20同框!俄運輸機年制造5架,落後數倍,再也追不上中國

俄羅斯推出新機型,根源在于伊爾-76運輸機航電系統落後、經濟性較差,航空電子裝置落後是蘇聯運輸機普遍存在的問題,在解決伊爾-76運輸機性能和生産體系等問題,俄空軍也迫切希望對現代運輸機機隊進行更新,彌補舊版本缺陷,同時采用新技術和新裝備,核心裝備諸如航電系統和動力系統得到改善,這讓伊爾-76MD-90A運輸機有效載荷提升到60噸。

20架運-20同框!俄運輸機年制造5架,落後數倍,再也追不上中國

在俄羅斯推出新版本運輸機時,中國也打造出運-20運輸機,兩者在運載能力和性能非常接近。運-20運輸機代号“鲲鵬”,最大起飛重量達到220噸,最大載重量達到66噸,是中國建設現代化和強大戰鬥力的空軍重要保障,能夠實作戰略物資和大型裝備遠端快速運輸,直接由戰略縱深直接快速投送至戰場,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空軍戰略投送短闆。

20架運-20同框!俄運輸機年制造5架,落後數倍,再也追不上中國

運-20運輸機展現中國在大型運輸機的“國家符号”,更是戰略空軍的重要展現。中俄目前在大型運輸機需求和年制造速度存在顯著差異,俄羅斯年制造5架新版伊爾-76MD-90A運輸機,這種速度遠低于中國的運-20運輸機制造數量。本月國中國20架運-20運輸機同框出鏡,這也是最大規模的運輸機編隊,表明運-20運輸機數量在中國空軍急劇增加。

20架運-20同框!俄運輸機年制造5架,落後數倍,再也追不上中國

俄羅斯打造出最新版伊爾-76MD-90A運輸機,換裝PS-90A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但運輸機制造速度拖延進度。曾經中國由獨聯體國家采購0多架二手伊爾-76TD/MD運輸機,這種隻是臨時過渡的機型,加上中國對戰略運輸機的重視,将重心轉移到運-20運輸機項目。

20架運-20同框!俄運輸機年制造5架,落後數倍,再也追不上中國

2013年運-20運輸機淩空一躍,迎來中國大型運輸機新篇章,采用數字化設計制造技術縮短制造周期。作為制造技術最難啃的“硬骨頭”,運-20運輸機率先采用大型整體帶筋機翼壁闆數控加工和噴丸成型工藝,這種新工藝都超越俄羅斯。經過十年發展,運-20運輸機結束早期的爬坡期,全面進入全速生産狀态。

随着運-20運輸機加速制造,意味着俄羅斯再向中國出口伊爾-76運輸機變得機會微乎其微,初期中俄兩國在零部件等系統加強合作,使用俄制D-30KP-2發動機,總共采購數量達到809台,除裝備在第三代轟-6轟炸機,包括轟-6K,轟-6J和轟-6N轟炸機,也裝備在運-20A運輸機。

20架運-20同框!俄運輸機年制造5架,落後數倍,再也追不上中國

發動機問題始終是限制中國航空工業的短闆,經過30餘年的努力,在發動機領域取得明顯進步,研制太行發動機和渦扇-18發動機,其中渦扇-18發動機是俄制D-30KP-2發動機國産版本,整體推力達到13.2噸,相比前者增加0.7噸,目前運-20運輸機全面換裝渦扇-18發動機。

除渦扇-18發動機,“中國心”的渦扇-20發動機也正在測試中,将裝備在運-20B運輸機,最大推力達到14噸,重要意義是消除對俄制發動機的依賴,同時全面發揮出運-20運輸機的潛力。在運-20基礎上打造出運油-20加油機,意味着中國空軍裝備着運-20A,運油-20A,很可能衍生出運-20特種機型。

20架運-20同框!俄運輸機年制造5架,落後數倍,再也追不上中國

據悉中國空軍現階段裝備至少60架,加上打造戰略空軍。中國對運-20系列機型需求旺盛,憑借着脈動生産線,年制造運-20系列很可能超過30架,這種速度遠超越俄羅斯,是俄羅斯6倍之多。

中國即将迎來運-20B運輸機,換裝渦扇-20發動機,全面達到最初設計目标,一舉超越新版伊爾-76MD-90A運輸機,标志着中國全面進入運-20B運輸機時代,新運-20系列将制造最少100架,同時年制造數量保持在20-30架。雖然中國空軍在運輸機機隊方面,相比美俄存在差距,美軍裝備着50餘架C-5“銀河”重型運輸機和220多架C-17“環球霸王III”大型運輸機,而俄羅斯裝備着120架伊爾-76/78大型運輸機和20架安-124重型運輸機。

20架運-20同框!俄運輸機年制造5架,落後數倍,再也追不上中國

在2025年中國将全面超越俄羅斯運輸機機隊,穩坐全球第二的位置,裝備着100架運-20系列運輸機和30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最終數量很可能突破200架,躍居全球第二。

總體而言,俄羅斯依然延續着吃蘇聯老本,伊爾-76MD-90A運輸機有種類似蘇-35戰鬥機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的政策,加上俄羅斯深陷俄烏沖突中,未來采購數量也被削減到27架。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空軍運輸機編隊依然處在第二位,但這種局面将被中國打破,憑借着運-20A/B迅速趕上甚至超越俄羅斯。

20架運-20同框!俄運輸機年制造5架,落後數倍,再也追不上中國

在大型運輸機方面,中國還将打造400噸的大型運輸機,定位類似安-124戰略運輸機,載重高達150噸,是兩架運-20B運輸機。未來我們将逐漸看到300噸和400噸戰略運輸機,超越俄羅斯也将指日可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