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養生的話題,年輕人不可能談養,人老了不得不談養生,也不能不關注養生,因為誰都想實施長生不老的美夢。
其原因:一是人到一定年齡自身毛病多,渾身不舒,這痛那痛,連走路也吃力,不得不談養生。二是人到一定年齡人生的奮鬥點發生了轉移,不再為生計奔跑,大多基本穩定,多少有點資本,吃喝不愁,子女老人安排妥當,想讓自己多享幾年清福,總想養生長壽。三是人到一這年齡必然人老珠黃皮松頭白,大多表人很想青春永駐,留住美好,特别是女性,于似乎重視養生,力求留住歲月。四是貪生怕老怕死。老和死躲不過,但誰都不想讓其早到。
筆者也是這隊伍中的一俗人,年輕時在自己的生活詞譜中從沒有“養生”這個詞,有時連白天黑夜都不分,哪有時間淡養生。今天不得不研完養生,因為頭白了,牙也霸課,腿也不聽使喚,睡覺也差,閑來計劃的一切被心煩意亂幹擾,想幹點事沒人要你……這一切迫使自己振作,如何振作,撓不開從養生開始。
筆者的感觸,養生初級者是從關注保健品補開始,這個基本是失敗人群。因為現在的保健品大多名不符實,隻花錢作用甚微,筆者進門不久就逃離,但也撈了些幹貨。辟如西洋參、三七、天麻按比例打成粉,堅持少量适量每天喝,對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壓人群很有用,還能增強體力。
養生第二階段食補,這個很有用。筆者的老伴是學生物的,對食材營養滿在行,自筆者說了一堆身體的不舒坦後,她來了一堆的食材補品,很快讓筆者的體重突破了八十公斤,創曆史之最。檢驗結果,凡事有度,過則為災,一定适度,不可照搬。更需注營養和量的适度,人老了補不好就成大胖子和三高人群。
養生的第三階段養心。實踐檢驗在現今階段營養不良者不多,食補,保健品,适度煅段都有作用,但人快節奏的生活,大多數人處于亞健康,不少人還有心理疾病。再加上錯位追求,導緻很多人生活的壓力很大,會調适的還好點,不沒時調的挺着挺着就抗不住了。
是以,筆者的阿Q精神,我覺有時還很好用。但凡有包容之心者,都有宅心仁厚之品。遇到盡力而不躁,情緒焦躁,氣脈紊亂,是健康的大忌。人若任何時候能保良好的心态,一定會成為妥妥的壽星一枚。
希望人生一定豁達樂觀,積極向上,包容大度,充滿希望,其實這是對自己,對未來,對生活,對心靈的最好呵護。人生一定力求做人豁達、潇灑、寬容、厚道、少欲。并保持良好的心态,積極樂觀生活,順應自然規律,是對生命最好的保養。《黃帝内經》曰: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當然養生也離不開煅煉,少不了基因,躲不開少病。每個人适度盼望自己健康長壽,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我們僅僅在想法提高生存品質,延緩衰老,但誰也拒絕不了生死。養生講了很多,一切不如順其自然。“千古偉人盡黃土,死生小事不須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