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債務堪比三十個恒大這個才是藏在房地産背後,真正的大危機

作者:說搜啊發

中國的房地産市場一直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人們投資和消費的主要領域。然而,随着房價的不斷上漲,房地産行業也面臨着越來越多的風險和挑戰。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房地産開發商的債務問題。

債務堪比三十個恒大這個才是藏在房地産背後,真正的大危機

近期,中國最大的房地産開發商之一恒大集團陷入了嚴重的财務危機,其總負債額高達2.4萬億元,面臨着巨額的債務到期和利息支付壓力。恒大集團的債務危機已經引發了全球市場的恐慌,也讓人們擔心中國房地産市場可能出現崩潰和連鎖反應。

然而,恒大集團并不是中國房地産行業唯一一個背負沉重債務的開發商。事實上,在恒大集團背後,還有一個更大、更隐蔽、更危險的債務問題——市政債。

債務堪比三十個恒大這個才是藏在房地産背後,真正的大危機

市政債是指地方政府通過設立平台公司或其他方式為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化程序融資而形成的債務。這些債務往往以土地作為抵押或擔保,與房地産市場密切相關。據估計,目前中國市政債的規模已經高達60多萬億元,相當于30個恒大集團的總負債額。

債務堪比三十個恒大這個才是藏在房地産背後,真正的大危機

市政債為什麼會形成?它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和風險?本文将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和探讨。

二、市政債的形成原因

市政債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足。由于中國實行了分稅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存在着财權與事權不比對的問題。地方政府承擔了大量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等支出責任,但其财政收入卻遠遠不能滿足其支出需求。尤其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稅收增長放緩、中央轉移支付減少等情況下,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更加緊張。

(2)土地财政依賴過重。為了彌補财政收入不足,地方政府通過出讓土地使用權或者土地儲備等方式擷取土地出讓金或者土地增值收益。這種以土地作為主要财源的做法被稱為土地财政。土地财政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地方政府财政壓力,也促進了城鎮化和基礎設施建設。但同時,它也導緻了土地供應過剩、房價過高、城市規劃失序等問題,并且使得地方政府對土地财政形成了過度依賴。

(3)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過度。為了拉動經濟增長、提升政績、滿足民生需求,地方政府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交通、水利、能源、環保、教育、衛生等領域。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往往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預算安排又無法滿足其資金需求。是以,地方政府通過設立平台公司或其他方式向銀行或社會資本借款,以彌補資金缺口。這些借款就構成了市政債。

(4)監管缺位和限制不足。由于市政債的形成和運作涉及到多個部門和層級,而且往往采用隐性或變相的方式,導緻市政債的規模、結構、風險等情況難以掌握和監管。另一方面,由于市政債的還本付息主要依賴于土地出讓金或者項目收益,而這些收入又受到房地産市場和經濟形勢的影響,是以市政債的償還能力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時,由于市政債的債務人和債權人之間缺乏有效的限制機制,導緻市政債的風險轉嫁和擴散。

三、市政債的影響和風險

市政債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有着重要的影響,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效應。具體來說,市政債的影響和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促進了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鎮化程序。市政債為地方政府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援,使得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改善了城鄉居民的生活條件和出行便利,提高了城鎮化水準和城市品質。這些基礎設施建設也帶動了相關産業的發展,創造了就業機會,增加了居民收入,拉動了經濟增長。

債務堪比三十個恒大這個才是藏在房地産背後,真正的大危機

(2)加劇了房地産泡沫和金融風險。市政債與房地産市場存在着密切的關聯。一方面,土地出讓是地方政府償還市政債的主要來源之一,是以地方政府有動機推高土地價格和房價,進而加劇了房地産泡沫。另一方面,房地産市場是市政債償還能力的重要保障之一,是以房地産市場的波動會直接影響市政債的信用風險。如果房地産市場出現下行或調控壓力加大,那麼市政債可能出現違約或逾期現象,進而引發金融危機。

債務堪比三十個恒大這個才是藏在房地産背後,真正的大危機

(3)損害了财政可持續性和公共服務水準。市政債使得地方政府财務狀況更加惡化,不僅增加了财政支出壓力,還擠占了正常的财政預算空間。這就導緻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等領域投入不足,影響了民生福祉和社會穩定。同時,由于市政債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管理機制

(4)損害了财政可持續性和公共服務水準。市政債使得地方政府财務狀況更加惡化,不僅增加了财政支出壓力,還擠占了正常的财政預算空間。這就導緻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等領域投入不足,影響了民生福祉和社會穩定。同時,由于市政債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管理機制,也增加了财政腐敗和浪費的可能性,損害了财政公信力和透明度。

(5)影響了經濟結構和效率。市政債的存在使得地方政府對土地财政和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慣性依賴,導緻經濟結構過于偏重于房地産和投資,而忽視了消費和創新。這種經濟結構不僅難以适應經濟轉型和更新的需要,也降低了經濟效率和潛力。此外,市政債的償還壓力也會影響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權和決策空間,限制其對經濟發展的調控能力。

債務堪比三十個恒大這個才是藏在房地産背後,真正的大危機

四、市政債的應對措施

面對市政債的嚴峻形勢,中國政府已經采取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包括:

(1)清理整頓市政債。自2014年以來,中國政府開展了全面的市政債審計工作,查清了市政債的規模、結構、風險等情況,并将市政債分為正常債務、存量債務和隐性債務三類。對于正常債務,地方政府可以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進行置換或再融資;對于存量債務,地方政府可以通過資産處置、項目收益等方式進行償還或重組;對于隐性債務,地方政府要加強監管和預防,避免其進一步增加。

(2)規範發展市政債。為了規範地方政府舉借債務行為,中國政府制定了《預算法》《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并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平台,實行動态監測和預警機制。同時,中國政府也推進了地方政府債券市場化改革,引入信用評級、風險定價、資訊披露等機制,提高市場限制和激勵作用。

(3)轉變發展思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市政債問題,中國政府要轉變經濟發展思路,從過度依賴土地财政和基礎設施建設轉向促進消費和創新驅動。這就需要改革分稅制,增加地方政府的财力來源;優化土地供應,控制房價泡沫;調整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保障民生需求;激發市場活力,培育新動能。

五、結語

市政債是藏在房地産背後的真正大危機,它不僅威脅着金融穩定,也影響着經濟社會發展。是以,中國政府必須高度重視市政債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既要化解市政債的風險,又要防止市政債的再生,進而實作财政可持續性和經濟高品質發展。

債務堪比三十個恒大這個才是藏在房地産背後,真正的大危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