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嶽飛有12名大将,為何9人指證他謀反

#文化曆史解析#

嶽飛有12名大将,為何9人指證他謀反

嶽飛,愛國主義的光輝典範,偉大的民族英雄,千古流芳,萬世敬仰。

不過,在嶽飛被誣陷遇害的時候,并沒有這麼榮耀,他手下有12名大将,竟有9人指認他謀反,以至于許多人不明真相,還真的認為他有罪呢!

《宋史》記載,嶽飛出身世代農家,是河南湯陰人。不過,據《嶽氏宗譜》記載,嶽飛祖籍是山東聊城,與時代楷模孔繁森是同鄉。在嶽飛爺爺嶽成那一代,遷到了湯陰。

嶽飛年少的時候,就有氣節抱負,性格深沉淳厚,寡言少語。他用心讀書,學識廣博,尤其喜愛《左氏春秋》、《孫吳兵法》。嶽飛文學功底深厚,能詩擅文,書法精湛。

嶽飛有12名大将,為何9人指證他謀反

嶽飛有個弟弟叫嶽翻。嶽翻被楊再興所殺,嶽飛卻不計私仇,招降了楊再興,使其成為抗金名将。最終,楊再興戰死沙場,為國捐軀。

後來,嶽飛率領着雄威的“嶽家軍”,成為抗擊金國的中堅力量。嶽飛的主要對手,是金國大将金兀術。

金兀術有一張王牌,他組建了一支由一萬五千騎兵組成的精銳部隊,每人身穿重甲,刀槍不入,三騎一組,用皮繩連在一起,号稱“拐子馬”。“拐子馬”在戰場上橫沖直撞,威力很大,所向無敵,從未打過敗仗,宋軍聞之色變。

嶽飛經過深思熟慮,謀劃好了對付“拐子馬”的辦法,他訓練了一批步兵,人人手持長刀,專砍敵軍馬腿,一馬倒地,另兩匹馬也跟着倒下。敵人騎兵甲胄沉重,倒地後爬不起來,被宋軍像砍瓜切菜似地全部斬殺,金兀術也差點當了俘虜。

嶽飛有12名大将,為何9人指證他謀反

“拐子馬”全軍覆滅,金兀術心疼地大哭,說:“我自起兵以來,全靠‘拐子馬’獲勝,沒想到今天全完了。”金兀術對嶽飛恨之入骨,發誓報仇。

這個時候,金國已經控制北方多年,統治穩固,勢力強盛。嶽飛雖然取得許多戰果,但憑南宋的實力,要想打敗金國、收複北方,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宋高宗已經沒有了收複失地、報仇雪恨的雄心壯志,隻想偏安江南。

秦桧極力主張與金國議和,并提出了“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方案,實際上就是放棄北方,劃江而治。這個方案,特别符合宋高宗的口味。

金國統治者也清楚,要想滅掉南宋也是不可能的,隻得同意議和。但金兀術提出了前提條件,就是必須先殺掉嶽飛,再進行談判。宋高宗和秦桧求和心切,于是開始了誣陷嶽飛的罪惡陰謀。

嶽飛有12名大将,為何9人指證他謀反

宋高宗下诏,首先免去了嶽飛的軍職,讓他擔任樞密使,名義上升了官,但卻沒有了兵權。随後,秦桧就威逼利誘嶽飛的部下,逼他們指認嶽飛謀反。

《宋史》說,秦桧首先與張俊密謀,張俊曾當過嶽飛的上司,也是“中興四将”之一,為抗金立過戰功,但他人品不好,并且與嶽飛有沖突。

張俊找到嶽飛的部下王俊、王貴等人,讓他們出面誣告嶽飛。王俊和王貴曾經是張俊的部下,私交關系不錯,于是答應下來。

嶽飛帶領的部隊,雖然号稱“嶽家軍”,但隻是一個俗稱,标準的名稱叫“禦營後護軍”,是朝廷的正規部隊,并不是嶽飛的私人軍隊,帶兵将領與嶽飛也沒有私人關系。

秦桧、張俊又分别找到嶽飛的其他部下,或以高官厚祿引誘,或逼迫威脅,或欺詐哄騙,用了各種辦法,最後,在嶽飛12名大将當中,有王俊、王貴、李興、李道、姚政、龐榮、董先、徐慶、傅選等9人指認嶽飛謀反。

嶽飛有12名大将,為何9人指證他謀反

有人指證說,嶽飛曾經說過,宋太祖趙匡胤三十歲時當的節度使,我也是三十歲就做了節度使,表明嶽飛有野心。有人指證說,嶽飛對失去兵權心懷不滿,串通張憲,打算奪回兵權,圖謀造反。但這些,明顯是證據不足。

《宋史》在《何鑄傳》中記載說,嶽飛謀反一案,先是由禦史中丞何鑄審理,何鑄認為嶽飛冤枉,不肯定罪。秦桧隻好交了底,說:“給嶽飛定罪,是皇上的意思,我們隻能遵旨行事。”

何鑄說:“我并不是為了嶽飛,而是為國家考慮的。現在強敵未滅,無故殺一大将,明顯對社稷不利啊。”秦桧無言以對,隻好改由萬俟卨為主審官。何鑄不肯陷害嶽飛,不久被貶官。

萬俟卨是秦桧的死黨,他對嶽飛、嶽雲、張憲用盡酷刑,三人甯死不招一字。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萬俟卨仍然判三人死刑。

嶽飛有12名大将,為何9人指證他謀反

公元1142年農曆1月27日,一代英雄嶽飛在獄中被害,年僅三十九歲。嶽雲、張憲同時遇難。

得知嶽飛死訊,金兀術和金國大臣們擺酒慶賀。

有人說,宋高宗之是以殺害嶽飛,是因為嶽飛經常表示,要打敗金國,迎回徽欽二帝,引起宋高宗的極大不滿。

這個可能性不大,因為正史沒有這樣的記載,特别是宋徽宗當時已經死了。宋高宗殺害嶽飛,主要目的是為了清除議和的障礙。

除掉嶽飛之後,南宋就與金國簽訂了紹興和議,雙方息兵罷戰,南北對峙的局面正式形成。

嶽飛有12名大将,為何9人指證他謀反

其實,宋高宗心裡很清楚,嶽飛是冤枉的。嶽飛遇害二十年後,宋孝宗為嶽飛平反昭雪,追封他為鄂王,谥号“武穆”、“忠武”。

當時,宋高宗是太上皇,年齡隻有56歲,他如果不同意,嶽飛是很難得到平反的。

嶽飛精忠報國的偉大形象,永遠活在人民心中,受萬世景仰。

而陷害嶽飛的奸臣秦桧以及宋高宗等人,卻永遠被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遭世代唾罵,遺臭萬年。

嶽飛有12名大将,為何9人指證他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