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奇7月!西方實作多項重大突破,第四次工業革命又由西方主導?

作者:青山隐隐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新聞。這半年,歐美西方國家的科技突破突然變快了,變多了,很多以前沒有突破的技術,都在這半年實作了突破。下面我們來列數一下:

可控核聚變:能重塑未來世界能源格局

核聚變是太陽和恒星的能量來源。在這些星體核心的巨大熱量和重力下,氫原子核互相碰撞,聚合成更重的氦原子,并在此過程中釋放出大量能量。核聚變不會産生放射性廢物。可控核聚變技術有望為人類提供近乎無限的清潔能源,幫助人類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昨天,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當天表示,繼去年12月的成功嘗試後,該實驗室再次完成核聚變點火實驗,并再度實作淨能量增益突破。

據報道,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在去年12月的雷射聚變實驗中首次實作了淨能量增益。實驗室使用192束雷射擊中了隻有胡椒大小的氫同位素固體目标。實驗向目标輸入了2.05兆焦耳的能量,産生了3.15兆焦耳的聚變能量輸出,能量增益達到153%。美國能源部将其稱之為“經過數十年努力取得的重大科學突破,将為國防與清潔能源的未來發展鋪平道路”。

大約在一個世紀前,科學家開始接觸并了解到核聚變為太陽提供能量,幾十年來他們便一直在地球上研究核聚變。如果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這項技術能夠進一步拓展到商業化的水準,有朝一日将可能對遏制氣候變化與全球變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神奇7月!西方實作多項重大突破,第四次工業革命又由西方主導?

去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離子體實體與聚變工程系副主任吳征威表示,美國建設NIF的初衷不是為了發電,而是為了模拟核爆炸。他認為,NIF目前還沒有針對連續擷取聚變産生熱量的完整設計;在走向未來的潛在商業化途中,NIF采用的技術方案需要考慮雷射等設施本身高昂的建設和運作成本。吳征威認為,雖然我們距離商用的核聚變還有較遠的距離,但是NIF能實作增益“确實已經很了不起了”,将推動人類進一步接近解鎖核聚變的“無限能源可能”。

室溫超導: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開端。

磁懸浮列車滿街跑,新能源汽車充電五分鐘續航2千公裡,手機也能變超算,電力超長距離無損傳輸……這樣科幻電影般的世界,現如今被“室溫超導”撬開了門縫。“超導”就是在特定條件下電阻為零的現象。而“室溫常壓超導”,就是在不需要特殊條件的情況下,就能實作零電阻、抗磁性的現象。這種技術一旦實作,對我們的生活意味着什麼?

首先,在能源方面,原本電力的傳輸會産生消耗,且随着距離的增加,消耗會越大。而“室溫超導”零電阻的特性,或将實作超長距離無損耗輸電,産能和利用效率将會大大提升。

其次,在交通方面,無損的電力傳輸和高效的能源存儲,或使新能源汽車實作充電五分鐘行駛兩千公裡,磁懸浮列車或成為日常,未來将直接改變人們的交通方式。

神奇7月!西方實作多項重大突破,第四次工業革命又由西方主導?

突破起源:7月22日,南韓量子能源研究中心公司相關研究團隊通過兩篇論文及視訊方式,宣布在常壓條件下,一種改性的鉛磷灰石晶體(LK-99)能夠在400K(127℃)以下表現為超導體。該團隊興奮地指出,“所有證據都可以證明,LK-99是世界首個室溫常壓超導體。LK-99的誕生意味着室溫超導領域的重大突破,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曆史時代。”一時間全球開始複現上述試驗,因為該材料的合成需要長時間加熱等,這個過程被不少網友調侃為“燒爐煉丹”。以中國為例,根據公開資訊的不完全統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曲阜師範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團隊進行了複現實驗。

神奇7月!西方實作多項重大突破,第四次工業革命又由西方主導?

論證情況:美國方面,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宣布,在超級計算機的模拟下,其結果支援南韓釋出的“LK-99”作為室溫超導體材料。

俄羅斯方面,俄羅斯科學家Iris Alexandra在社交媒體推特表示,他成功制備出了具備常溫抗磁性的“LK-99”晶體,而常溫抗磁性正是超導體的特性之一。

  華中科技大學團隊在B站上上傳的視訊顯示,該“超導材料”比牙簽還細小,堪比針尖,實驗結果要靠顯微鏡觀察,無論是磁鐵的N級還是S級,該材料都對此呈現出斥性。該視訊一度成為B站排行榜最高第1名的視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研究團隊表示,成功制備了LK-99材料,沒有觀察到磁懸浮現象和零電阻現象。

東南大學孫悅團隊6片樣品中的1片樣品觀察到110K電阻降低,但沒有測量到完全抗磁性,實驗者推測樣品中超導組分很低。

中國領先世界的技術有哪些?

曆史上,我們的四大發明都是古代的,真正能對世界産生重大深遠影響的技術突破都沒有,三次工業革命,大陸可以說都沒有實作曆史性突破。都是西方國家主導。

第一次工業革命始于18世紀末,終于19世紀末。這次工業革命以機械化和蒸汽動力為主要特點,标志着人類從手工業時代向機械化時代的轉變。這次工業革命在英國發生,随後傳播到歐洲大陸和美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許多重要的發明和創造都出現了,比如珍妮紡織機、火車、輪船等。這些發明和創造極大地提高了生産效率,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然而,第一次工業革命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比如環境污染、勞工權益問題等。

第二次工業革命始于19世紀末,終于20世紀末。這次工業革命以電力和石油為主要能源,标志着人類從機械化時代向自動化時代的轉變。這次工業革命在美國和德國發生,随後傳播到歐洲其他國家和日本。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許多重要的發明和創造都出現了,比如電燈、電話、電視、汽車、飛機等。這些發明和創造進一步提高了生産效率,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然而,第二次工業革命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比如資源短缺、環境破壞、社會不平等等。

第三次工業革命始于20世紀末,至今仍在繼續。這次工業革命以資訊技術和數字化為主要特點,标志着人類向資訊時代的轉變。在第三次工業革命期間,許多重要的發明和創造都出現了,比如計算機、網際網路、智能手機、3D列印等。這些發明和創造極大地提高了生産效率,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從第三次工業革命開始,中國的技術突破也越來越多,也産生了一些世界領先的技術。比如:新能源汽車技術。5G技術、量子通訊、物聯網、航天、無紙化支付等。但是這些都不屬于真正能改變世界格局,改變戰略地位的技術。

神奇7月!西方實作多項重大突破,第四次工業革命又由西方主導?

面對技術封鎖,中國怎麼辦?

我想起來一個新聞,也是在7月份。7月26日,美國國會衆議院監督和問責委員會附屬委員會舉行了一場特别的不明飛行物(UFO)聽證會。在這場聽證會上,美國前情報官員戴維·格魯什宣誓聲稱外星人的存在,美國政府擁有不明飛行物和非人類屍體。但就該言論這位前情報官員并未拿出任何實質性的證據。

戴維·格魯什曾在五角大樓“不明空中現象”(UAP)特别工作組任職。他透露,美國政府多年來一直在秘密持續運作一個“追蹤墜毀的UFO并進行逆向工程”的項目,而這個項目并未受到國會監督。

當然上述隻是我本人自己聯想。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但是為何曆史上的重大科學突破都在西方國家?因為曆史原因和技術封鎖壁壘,外國技術在一些關鍵領域仍然占據着主導地位,我們國家怎麼辦?突破外國技術封鎖已經成為目前的重要任務。

首先,國産當自強需要加強科技創新。目前,大陸已經成為世界上研發投入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大陸在基礎研究、核心技術等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特别是像晶片這樣的基礎性技術研究。是以,我們需要加強科技創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轉變。

其次,國産當自強需要提高教育水準:中國應該投資于教育,提高教育水準,尤其是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領域。這将為中國培養出更多的技術人才,促進技術創新和發展。

最後,國産當自強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國際合作是推進科技創新和突破技術封鎖的重要手段。大陸已經與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廣泛的科技合作關系,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科技創新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是以,我們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吸收和借鑒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國内科技創新和産業更新。

總之,中國想要突破美國的技術封鎖,需要采取多種措施,從國内發展到國際合作,從教育培養到技術自主,全方位發力,不斷提高技術水準和創新能力,才能最終實作這一目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