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數外國人驚呼: 中國這30年到底幹了什麼?

IT有得聊

“IT有得聊”是機械工業出版社旗下IT專業資訊和服務平台,緻力于幫助讀者在廣義的IT領域裡,掌握更專業、實用的知識與技能,快速提升職場競争力。

下面這篇來自“鐵血軍事”的文章,内容為網絡綜合,不同的網友寫下自己對中國30年巨大變革的體驗與感受。長長的文章中,最打動小編的一句話是:這追趕過程之艱辛、奮鬥之辛苦、犧牲之巨大,舉世罕見。

無數外國人驚呼: 中國這30年到底幹了什麼?

時間匆匆過去,一如早已遠去的八十和九十年代。我總想寫一些東西來紀念這些過往,又想寫一些東西來寄語未來。英雄不問出身,貧賤可以逆襲,不僅國如此,家如此,個人也如此。

人生最可悲的事情就是在逆境中絕望或者自暴自棄,但幸好,在過去的一年裡,有那麼一群人開始發出不同的聲音和不同的呐喊,為中國人正名,為自己的命運正名!

中國八十年代貧窮令人震驚,是以在打開國門後,人們面對國外的“花花世界”時受到的心裡沖擊是可以想象的。很多人都被外面世界的繁華震撼了,并徹底拜倒在地,喪失了追趕的勇氣。

無數外國人驚呼: 中國這30年到底幹了什麼?

于是乎,我們小的時候,耳濡目染的都是各種關于外國天堂般美好的事例。比如日本國小生在夏令營中表現十分厲害,一個日本孩子完勝十個中國孩子;比如日本政府如何聰明地購買中國的資源而沉在近海以備後用,而中國政府卻毫無知覺。

再比如美國人的月收入能過萬,水龍頭能出熱水,連電視都是彩色的。

再比如歐洲人的城市裡全是樓房,每家每戶都有抽水馬桶,連私人都買得起小轎車……

在今天看來,當時人們的那種羨慕之情顯得如此可笑。

無數外國人驚呼: 中國這30年到底幹了什麼?

盡管現在中外差距已經不大,甚至在很多方面中國已經超越了太多國家,但有人依然固執地認為中國很差。這種固執通過他們的書籍、影視、部落格、微網誌影響着中國的很多年輕人,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導緻很多生活在當下強大中國的年輕人,對中國和外國的認知卻停留在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中國是孱弱的,那時候不但有像英、法、德、日、美等發達國家淩駕在我們的頭上,還有“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虎”在我們身邊耀武揚威。

無數外國人驚呼: 中國這30年到底幹了什麼?

前段時間和一名搞戰略研究的前輩聊天,他說當年中國科研領域裡成績最好、業務最優秀的一批人,都選擇離開中國,因為他們覺得中國沒有希望了。尤其是那些學航天、宇航、飛機制造、現代船舶、發動機等這類學科的高科技人才都選擇了離開這個國家。

盡管他們中的大多數去國外後隻能在一些小公司打一輩子零工,但他們依然義無反顧地離開中國。因為那時的中國沒有任何平台給他們施展技術才華,而在國外一個月就能賺到幾千元薪水,這幾乎等于當時在國内研究機構幹一輩子的工資。

但事實證明,當初選擇留下來的那些人反而成就了一番偉大的事業。而選擇離開的那批人,許多則默默無聞地浪費了自己的生命和才華。

無數外國人驚呼: 中國這30年到底幹了什麼?

随着這些年中國航母、“天宮”空間實驗室系列、“神舟”飛船、多核手機晶片、IT硬體、數控裝置、精密加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等國之重器不斷研制成功,那些創造了它們的人也将名留青史。總有一天,後人會不斷地去書寫他們的故事,因為這追趕過程之艱辛、奮鬥之辛苦、犧牲之巨大,舉世罕見。

在我們這代人出生的時候,不要說趕英超美,就連日本和南韓、新加坡似乎都是無法逾越的大山。記得八十年代時,幾乎所有的社會名人都在各種場合宣稱中國的人力成本優勢是沒有意義的,日本的勞工效率比中國高得多,一個日本勞工能頂200個中國勞工。

是以别說中國的經濟總量将來能超過美國,就連超過日本,在他們看來都是永遠不可能。早些年,有人在論壇上發帖說:“以中國的經濟結構優勢,到了2015年,GDP将趕超日本。”結果那個文章被人追着罵了好幾年。網民都覺得這個人不是瘋了就是政府雇傭的吹鼓手。

“日本怎麼可能戰勝呢?”這在當時是絕大部分人共有的想法。但是還沒等到2015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了日本,并且以一發不可收拾的勢頭直追美國。

無數外國人驚呼: 中國這30年到底幹了什麼?

其實說起愛國這回事,一開始我還真的隻是天然樂觀,但随着接觸和認識的人越來越多,這份樂觀反而有了更多的依據。

最初,我隻是從常識上認為,聰明的中國人不可能會在整體上輸給老外。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一直以為自己很聰明,可是随着自己交往的人越來越多,我才知道比我聰明的中國人多了去了。多複雜的事都難不倒中國人當中的優秀人才。比如現在一些網絡公司開發個遊戲、做個網站什麼的,設計文案也就幾百頁,像這樣的一些小項目在制作過程中都會出現很多bug,需要技術人員反複修正。而在科研領域開發一件新裝置的難度比這些高了不止萬倍,且不能出現絲毫的差錯。比如殲-10戰鬥機,僅資料圖就重達三十多噸,上千萬頁,涉及幾十個科技領域,幾百種産業配件,幾千種技術細節,需要幾十萬個硬體和極其複雜的軟體配套系統,并且飛機一旦上天,每一個硬體和軟體都必須正常工作,零bug,否則就可能出現重大事故。

我們中國人,用幾十個人的核心科研團隊,就把這件事辦成了。這還僅僅是一架第三代戰機,更别提殲-20、航母、“神舟”飛船以及“天宮”空間實驗室這些更為複雜的大國重器。據公開資料顯示,這些科技壯舉的研發人員,有一些還是80後。

是以,這些代表了中國頂尖實力的人才,不可能在競争中輸給外國人。幾十噸圖紙,就算是堆小說,大多數人一輩子也未必讀得完。但他們卻可以用比老外少得多的時間讀透徹,弄明白,造出來,還沒有bug,這就是中國人的才智。以前我總說,“總有一天我們中國人會證明自己是最優秀的”,但即便是我也沒有想到這一天會來得如此迅猛。

即便如此,那些執意崇拜外國的人又說:“我們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以上,GDP總量超過了,但人均還很低,是以中國依然不如日本。”這話看似沒錯,其實經不起推敲。

美國的人口也比日本多3倍,而GDP卻隻多2.4倍,難道說美國還不如日本? 很多人對這種GDP的超越感到不以為然,但就人類整個曆史而言,發生這種事情的機率并不多。

一場突如其來的東海大地震,把不少人吹捧起來的日本神話打破了。不僅救災遲緩,而且幾乎找不到志願者,災民長時間得不到救濟,核洩露地點因為遲遲得不到封堵而一再擴大。

此類事件,讓很多崇拜日本的人感到迷惘和陌生。這就是那個曾經被《夏令營裡的較量》的作者大肆褒獎的日本超級下一代?這就是那個号稱能随時讓中國人從夢中驚醒的日本自衛隊?這就是傳說中一個日本人能頂兩百個中國人的強大國民文化?

記得小時候全國都在熱議《夏令營裡的較量》一文,從老師到家長無不對文中描繪的日本孩子佩服得五體投地,而我們這一代人也是以在“唉,中國人就是不行,你瞧人家外國人,啧啧啧……”的論調聲中長大,搞得精神很是壓抑。

汶川地震後,當中國80後軍人在氣流複雜的群山中空降,駕駛直升飛機或者揮舞着工兵鏟逢山開路遇水填橋地拯救老百姓時,日本的80後自衛隊卻縮在營區不敢也不願出去面對險情。

無數外國人驚呼: 中國這30年到底幹了什麼?

這一切,不過就是三十年。

前幾天我和朋友喝茶聊天,他說在八十年代,一個朋友去了加拿大,在冰天雪地裡做一份簡簡單單的工作,八十年代的加拿大和八十年代的中國,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

那位朋友在加拿大工作很多年後買了輛便宜的汽車,覺得很滿足;直到不久前,闊别多年後第一次回到北京探親,被眼前的現實所震撼。 然後幾乎是毫不猶豫地,那個朋友賣掉了加拿大的房産,選擇了回國生活,然後每天樂得跟開了花兒似的。

三十年彈指一揮間,曾經那個狂呼“中國應該被殖民三百年,才可能買得起彩電”的人已經淪為一個笑話,而有人鼓吹了三十多年的“中國即将崩潰”也從未發生,反而連我們的一些二線城市普通工薪階層生活水準也達到了一些發達國家的生活品質。

今天仍然記得八十年代的雜志和報紙是如何吹噓日本的高科技及其精密程度,仍然記得雜志上總是在說中國人是如何傻、懶、蠢、隻會耍小聰明,仍然記得無數國外專家如何信誓旦旦地宣稱中國崩潰迫在眉睫。

仍然記得剛入職場時上司和經理們對我們說:“中國公司永遠不可能和外國公司拼技術,隻能做代工。” 但是今天,一切都變了,一大批自信的中國企業早就在國際市場上和外國人拼技術了,并且把外國巨頭打得節節敗退。

無數外國人驚呼: 中國這30年到底幹了什麼?

  比如說到汽車,有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外國品牌。但是在不久前舉行的G20杭州峰會上,作為各國與會來賓接待用車的紅旗L5是目前中國本土汽車品牌生産的檔次較高的純國産轎車,它向世界展示着中國“國車”的風采,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制造的實力與魅力。

八十年代中國第一批白領紛紛膜拜諾基亞和摩托羅拉以及思科那樣的外國公司,并信誓旦旦地宣稱它們都是無法戰勝的。而如今這些公司都快倒閉了,在全球市場上将他們取而代之的是中國公司。

  大到汽車、電子産品,小到奶粉,國貨一直在趕超。過去,不少國人喜歡海外代購洋奶粉,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覺得中國産的奶粉同樣讓人放心。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吳松航就曾說過,“我們做奶粉企業的,有責任給每一個喝到我們奶粉的寶寶提供同樣完美的營養”。

無數外國人驚呼: 中國這30年到底幹了什麼?

2012年一個倫敦大報的記者來中國乘坐一次高鐵之後,當即驚呼:“中國是一個神話般的國家。”而最關鍵不是這個英國記者的驚歎,而是中國老百姓對這些事情的平淡态度。因為這些年中國創造了太多奇迹,以至于其中任何一個巨大的改變在我們看來都很稀松平常、沒什麼了不起。

巨大的改變對中國人來說習以為常,隻有在國外生活過很久的人才能體會到這種不平常。因為全世界三十多年來幾乎什麼都沒變,隻有中國在日新月異。這是一種奇迹,而我們都是見證者。

其實你不知道,很多外國人很羨慕中國

一直都聽到的是身邊誰誰出國之後就不回來了,又或者是出國旅遊一趟之後,對國外的整潔街道、車讓人的行為那是滿滿的羨慕……

可是,你們看,又到了轉折的時候,其實外國人是很羨慕中國人的,絕對是真的!

1、比如一個米國大叔,還有瑞典的朋友會覺得中國治安很好,沒有槍支泛濫,而且晚上可以出去玩,根本沒有危險啊!(小編:我剛到美國就被朋友告知,晚上9點後最好不要出門。吼吼!)

還有澳洲的朋友,他會覺得哇塞,中國商店會營業那麼晚,節假日也營業啊!(小編:米國商店關門實在是太早了,過個大節晚上就沒得逛了)

還有英國的朋友,噗哈哈哈哈哈,中國的食物真的很好吃;

無數外國人驚呼: 中國這30年到底幹了什麼?

德國朋友對中餐也喜歡得不得了,我那個朋友手機裡用中文還有英文還有拼音寫了幾道菜,就是為了去餐廳點菜的。而且……而且他們很喜歡山寨貨,學會淘寶以後,他們經常買廣東制造的山寨品,包括包、鞋子、食品,就是為了回國給人當禮物,是以後來誰對我說德國人嚴謹,我都會呵呵一下;

大家說說呢,中國肯定有很多地方值得别人羨慕啊!

2、對于禁毒這塊,外國朋友也是很贊成的。有個來自毒品泛濫的國家的歪果仁就和我說過,他覺得中國這麼嚴厲地打擊毒品,非常好。他們那有個傳聞,隻要帶毒品進入中國,一旦被抓,立馬槍斃,不管你是高官還是富商。不知道這個傳聞是不是真的,但是說明國内打擊毒品交易很嚴厲,對犯罪分子很有威懾力。

3、中國快遞發達,生活友善啊。歐洲快遞費好像都蠻貴的,大家偏向于東西都去超市買。然後超市也關得早,是以不是很友善。(小編:米國快遞也像牛一樣的慢)

4、以前有個外教,英國人,本來打算在中國就呆一年,結果現在4、5年了都沒回去,他跟我們說中國好,人民友善。

5、說一個身邊的故事,我閨蜜的姐姐(長相很一般,身高160+,體重120+),在德國念書找了個190+的德國帥哥。兩人感情很好,在德國訂婚,本來大家都以為人家要在德國定居住洋房别墅了,結果過年的時候回來探親說,準備在國内辦個中式婚禮再回去,結果德國帥小夥住了半年不想走了。

我們家鄉這種三線小城市被他各種誇,每天都開心得要命,一到飯點就很激動(小編:要說吃貨,個人感覺外國的比中國多很多),最愛跟着閨蜜的媽媽逛超市,還有寵物市場。說治安好,人也好相處,很熱情,啥都有,生活很友善。在人家眼裡,已經是最适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了。

6、在澳洲出差過,真的,那些大的SHOPPING MALL下午六點就關門了。隻有每周四會延遲到晚上9點。國内真的友善一些。

7、有個加拿大外教就超級羨慕我們槍支不合法啊,說晚上睡得倍兒香,安全!

無數外國人驚呼: 中國這30年到底幹了什麼?

8、中國的紅綠燈有秒數顯示,國外有一些是沒有的,這點倒滿人性的。

9、之前去美國時,商店下午五點都關門了!包括稍微大一點點的商場都是!周末更甚。我就想說,難道不是下班了才去買東西什麼的嗎?!

10、有沒有覺得國内的某些客服電話非常好用哇,走着走着迷路了,打個114,問個路查個公車,順便問問附近美食、娛樂,定個機票……服務多好多人性化。

我們總喜歡站在自己的位置仰望别人的幸福,卻不知,我們早已是他人羨慕的對象。

你知道嗎?你所羨慕的外國人,他們真的很羨慕中國!

補充閱讀:

這九項中國制造震驚世界

一、中國的橋

  在世界橋梁業有着這樣一句話:世界橋梁建設20世紀70年代以前看歐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紀看中國。

  從量上看,中國的大型橋梁建設已占據世界的一半以上。從質上看,繼蘇通大橋于2013年被評為“菲迪克百年工程項目傑出獎”後,杭州灣跨海大橋、泰州長江公路大橋、舟山大陸連島工程西堠門大橋也先後于2014年、2015年獲“菲迪克”年度獎項。

無數外國人驚呼: 中國這30年到底幹了什麼?

  ▲日前,世界第一高橋——杭瑞高速貴州省畢節至都格(黔滇界)高速公路北盤江大橋實作合龍。

二、中國衛星

  “十二五”期間,最出名的中國衛星莫過于“嫦娥”系列。在中國流傳千年的嫦娥奔月傳說,被衛星變成了現實。一百多顆在軌衛星熠熠生輝,将“中國”的名字書寫在廣袤的太空。

無數外國人驚呼: 中國這30年到底幹了什麼?

  ▲2015年7月25日,搭載兩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的“長征三号乙遠征一号”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

  探索星辰大海的不止是嫦娥姑娘們,我國迄今為止最大的系列空間科學衛星計劃——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也在“十二五”期間啟動,并将目光瞄準了未知的宇宙。

三、中國高鐵

  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營運裡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中國高鐵已經成為新時代“中國制造”的優秀代表,赢得衆多“世界之最”,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亮麗“國家名片”。

無數外國人驚呼: 中國這30年到底幹了什麼?

  ▲2015年12月3日,一輛試運作的“和諧号”列車從廣西南甯市隆安縣境内的一座高架橋經過。

  中國高鐵發展起步較晚。當時,世界上已經有日本、法國、德國等國家建成高鐵,掌握了先進技術。但憑借“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技術路線,加上一以貫之地打造全産業鍊,使中國高鐵成為整體世界領先的産業。

四、中國汽車

  提到自主品牌汽車,不少人總愛将之與高鐵、家電對比,以證明汽車産業“以市場換技術”政策的失敗,特别是在6年前中國汽車産銷規模躍居全球第一之後,這樣的觀點更是大行其道。但有業内專家表示,簡單的對比并不客觀。以商用車為例,中國品牌不僅在國内市場佔有率高達90%以上,在全球市場也占據半壁江山。

無數外國人驚呼: 中國這30年到底幹了什麼?

  ▲勞工在北汽集團華北(黃骅)汽車産業基地生産線上工作。

  國際市場研究與咨詢機構J.D.Power釋出的2015年中國新車品質研究報告(IQS)顯示,2015年總體新車品質平均得分為105個PP100(每百輛車的問題數),自主品牌和國際品牌的新車品質得分分别為120個PP100和98個PP100,得分差距較2014年縮小14個百分點。其中,7個自主品牌的PP100低于行業平均水準。

五、中國手機

  短短數年,手機行業格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的霸主諾基亞黯然退出手機市場,曾經的經典摩托羅拉變成聯想旗下品牌,曾經輝煌的蘋果、三星銷量日趨下降。而華為、中興等國産手機不僅占據了國内近八成的市場,還拿下了海外市場三分之一的份額。

無數外國人驚呼: 中國這30年到底幹了什麼?

  幾年之前,中國手機還扮演着代工廠和勞務輸出的角色,如今國産手機品牌則越來越得到消費者的認可。2014年,國内手機銷量排行榜上,國産品牌占據8席;全球十大智能手機品牌中,國産手機擠進6位。

六、中國家電

  資訊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讓家電變得更“懂你”,給消費者帶來更多驚喜。近年來,家電業克服不利因素,運作品質明顯提高、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産品結構持續優化,轉型更新成效顯著。

無數外國人驚呼: 中國這30年到底幹了什麼?

  從以往在國際展會上刷存在感,到讓國際同行刮目相看,再到全球家電“中國造”廣為人知、廣為人用,我國家電業以創新驅動演繹着驚豔世界的新傳奇。

七、中國無人機

  無人機時代已經到來,而在民用無人機領域,“中國制造”正在成為閃亮的新名片:如今全球每賣出10架民用無人機,就有7架來自中國。

無數外國人驚呼: 中國這30年到底幹了什麼?

  ▲廣東深圳第17屆高交會上無人機正在技巧示範。

  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主要的民用無人機研發和生産國。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400多家機關從事無人機研發、生産和銷售。我國的民用無人機,尤其是消費級無人機已走在世界前列。深圳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更是被《華爾街日報》稱為“首個在全球主要的消費産品領域成為先鋒者的中國企業”。

八、中國超算

  在發展迅猛、競争激烈的世界超算領域,中國超算以驕人的成績向世界表明了自主創新與發展的信心與潛力。着眼下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系統的新一輪國際競争,我國“超算人”正在開展前沿技術攻關,力争長期保持我國在世界超算領域的核心競争力,繼續書寫“中國速度”新的傳奇。

無數外國人驚呼: 中國這30年到底幹了什麼?

  ▲國防科技大學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級計算機系統。

  此前,在2015年HPC China大會上,中科曙光才剛剛摘得中國HPC TOP100的桂冠,連續7年作為國内高性能計算(HPC)領域的領軍企業,帶頭謀發展。在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勘探計算機房内,随處可見曙光HPC的身影。

九、中國水電

  2015年,在幾内亞央行發行的新版貨币中,最大面值的2萬幾内亞法郎紙币上,赫然印上了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所屬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承建的幾内亞最大在建工程凱樂塔水利樞紐工程的效果圖!

無數外國人驚呼: 中國這30年到底幹了什麼?

▲西藏果多水電站首台機組日前實作并網調控、正式運作,滿負荷運轉年發電量可達3億多千瓦時。電站将進一步改善藏東電力不足的現狀,為國家“西電東送”能源接續基地建設奠定基礎。圖為果多水電站外景。

  世界水電看中國。除了凱樂塔水電站,世界上在建的大型水電站中,中國水電企業的身影比比皆是。中國電力建設集團、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葛洲壩等中國基建公司,在海外都有承建或合建水電項目,中國在全球水電建設中越來越多地扮演着“領跑者”角色。

為中國企業加油!

為中國制造點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