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GCT和軟考學習階段學習小結

學習内容的重要性:     最近的學習以夯實基礎和提升學曆為主。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裡有GCT(Graduate Candidate Test碩士學位研究所學生入學資格考試)和軟考兩個比較重要的考試。     GCT考試的意義在于,在提高班所學的重要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一下學曆,相當于是給自己貼金,作為以後找到更好工作的一個叩門磚。     軟考的意義在于,夯實基礎,深化一下兩年的所學,為下一步的java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順便拿下中級軟體設計師的證書。     相對于提高班其他時間的學習來說,這段時間,也就是從九月份到十一月份中旬這兩個多月的時間,涉及的具體的程式設計稍微少了些,但是這段時間的學習仍讓相當重要。GCT為以後的高工資做直接基礎,軟考的内容決定從比較深的層次認識計算機,尤其是記憶體解析、資料結構和計算機組成原理這些部分。以前一直對堆棧、算法的效率、連結清單等這些問題不解,經過這次軟考這階段的學習,終于有機會解決的掉這些久壓在心頭石頭。 大緻綱領:     從内心覺得,最近的學習并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主要是軟考視訊這部分。大概用了十幾天的時間把軟考視訊溜了一遍。第一遍,重溫了一下以前的所學,比如,軟工的一系列、面向對象、資料庫等這些知識。通過這次溫習,發現了以前學習的一些漏洞,尤其是資料庫這部分。畢竟程式設計的經驗不怎麼多,實際操作過的資料庫的知識不夠全,想借這次機會,比較系統的梳理和深化一下資料庫這部分。因為時間的限制,其他的部分打算以應試為主。另外,還要好好紮實一下,這段時間新學到的知識,網絡、算法和資料結構和計算機組成原理這塊兒将作為重點。 計劃安排:     GCT:     多數時間來學習一下邏輯和數學,國文和英語不打算用太多的時間準備。最晚在十一開學前GCT準備的差不多。     邏輯:今天上午把邏輯的視訊看完了,感覺前半部分比較難,後半部分還可以,邏輯部分主要就是通過做題來鍛煉了。     數學:接下來GCT的又一個重點部分。大概看了近三年的試題,涉及到的内容比價廣泛,雖然不難,但是因為有幾年不接觸,都忘得差不多了。另外還有一些矩陣的知識還要抽點時間學習一下,微積分部分估計也會耽誤一些時間。高中以前的部分的記憶相對比較深一點,但是虛數、二進制二次方程組、線性規劃這部分都已經很模糊了。 數學計劃用四天左右的時間來學習。分為做題、看書和看視訊三部分進行。     國文和外語:這部分計劃,直接去做題。     軟考:     相對于GCT,軟考的内容比較有深度,一些知識需要算學,同時還要考驗細心程度,要比GCT有難度,是以需要用更多的時間來準備。等GCT的數學部分準備的差不多的時候,重點就會重新回到軟考上來。 接下來軟考部分的複習,以做題為主,通過做題引導某個知識塊兒,如果重要的地方還需要重新浏覽某些部分的視訊。 應對原則:     GCT的題要盡可能的快,軟考部分的題更要突出準确率。考試不求所有的題都會做,但求會做的可以作對,這也是對細心和能力的一種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