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房子還值得投資嗎?

每平房價跌去1萬多,有業主:首付不要了,繼續還貸就把房子給你

今年的房價真的大漲了?就拿深圳來說,兩極分化也比較嚴重,一部分區域房價翻番,另一部分區域降價也沒有人買。而二手房報價與成交價有較大的差距,一般說來,報價要高于成交價的25%左右,為什麼要這樣報價?一是因為把價格報得高,可以有議價的空間?是以很多人都認為房價上漲,都是看的報價,沒有看成交價,如果是成交價,房價漲得并不多。二是,人們總是買漲不買跌,房子降價很難賣,但一旦漲價搶着買的人就多了。

對此,中介也給出了說法:有錢人多着,根本不在意你的價格是多少,隻在意能不能漲!你從原來的250萬漲到280萬,再到300萬這過程,讓投機者看到有利可圖,300萬他接手了,我就讓他再挂350萬賣,自然還有下一個出350萬買的人,以此類推房價就起來了,市場也活躍了。然而一旦投資炒作消失,房子就面臨無人問津了。

房價幾乎五折,但還是沒人買。前面提到的房子已經從3.9萬降到1.8萬。燕郊最大的樓盤天洋城目前最高達到3.5萬,目前均價在2萬左右,跌幅超40%基本上也是有價無市,在2016及17年買的人,首付早就是虧沒了。一位業主訴苦:房子首付不要了,若誰想買房,隻要還月供就行了,三年後配合把房子轉給你。這小區就有近400多套房子出租,在售有687套,這說明大部分都是炒房者持有,用來出租或出售,自住的也可能是極少部分。

北三縣最新房價出爐,燕郊連漲3個月。從三河最新放開落戶條件方案公布,燕郊房價從4月份開始回升,環比上月持續上漲到7月份,已連續上漲3個月,但同比去年同期仍處于下跌狀态。有中介喊話,房價繼續漲,要買房不按揭,說買了一年後翻一倍。

房子還值得投資嗎?

房住不炒

2008年金融海嘯,大規模刺激;2014年“三期疊加”,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巨大,央行輪番的降準、降息,還有大規模棚改拆遷來刺激房地産。

那麼今年呢?

我們的判斷是:雖然很難,但房地産放松是不可能的,刺激政策更是想都不要想。

“房住不炒”再次重申!

這不僅是因為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重申了“房住不炒”的緣故。

要準确地判斷房地産行業的趨勢,就得通盤來看,我們也要注意報告中的其他表達:

“六保”是今年“六穩”工作的着力點。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

注意,“着力點”。這才是真正的今年中央工作的根本所在:六穩、六保。簡言之,要守住底線,不能出大事。

這樣的說法是極其罕見的,甚至二十年内從沒有出現過。局面的困難或許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

工作重心的确立來自于中央對宏觀形勢的判斷:

受全球疫情沖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産業鍊供應鍊循環受阻,國際貿易投資萎縮,大宗商品市場動蕩。國内消費、投資、出口下滑,就業壓力顯著加大,企業特别是中小微企業困難凸顯,金融等領域風險有所積聚,基層财政收支沖突加劇。

總之,“難”就一個字。

淡化經濟增速目标,大規模的經濟刺激不會出台!

很多人覺得,你看,經濟這麼差,财政那麼困難,趕緊搞刺激吧!房價一漲,地皮一賣,這不什麼都有了?不怕形勢差,隻要肯放水。

大家也太高看刺激政策了。

刺激性政策好比嗑*藥,小劑量微服影響不大,嗑多了難保不出事。當年隔壁的西門大官人怎麼死的,忘了?

樓市刺激一時爽,但副作用也不小。

2016年大面積搞房地産“去庫存”,大江南北房價漲勢喜人。結果,庫存是去了,但房價漲了一倍多,貧富差距眨眼之間被拉大了。

這還不是更關鍵的,房價過快上漲帶來的對其他消費領域的壓縮,也是前所未有。

做汽車行業的可能仍有感覺,這兩年的日子不好過,說到底,就是拜房價上漲所賜,老百姓的收入和儲蓄很大一塊被房子、房貸吃了,玩兒不起車子了。

越是上面的人,考慮的越是統籌的問題。不能厚此薄彼。

淡化總體量的經濟增速目标,意味着大規模的經濟刺激不會出台。

畢竟,這二十年來的曆史一次又一次地告訴了我們,每一輪刺激說到底,都是一次貧富差距的劇烈分化。

房子還值得投資嗎?

價值投資

房地産的價值投資 ,與股票的價值投資邏輯是相同的。也是以經營實業的思維和态度來對待房産投資。已給他人和社會帶來價值為基礎,來獲得合理的社會回報。展現到具體的操作上就是這樣:先找到有居住價值的房産,在價格合理時買入,買入裝修後出租,先實作房産的居住價值,收取合理的租金回報,可以長期持有了。因為你有租金收入,你的投資心态是平衡的。你也滿足了社會對房子的居住需求。是符合國家提倡的“房子是用來住的”理念。

這樣你的投資目的不是賺短期炒房的差價,而是長期持有,賺來自房産的兩方面收益。租金收益和房産長期保值增值的資産溢價收益。

租金收益,這是長期的現金流 。有銀行按揭的,用這個現金流來還銀行按揭貸款。現在高房價下,可能剛開始,租金不能覆寫月供。但長期看,銀行的月供是不變的,但租金會随着物價上漲也上漲。直到每月的租金超過月供了,那這套房子就成了真正的資産,就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了。這你就可以就安心持有,享受房産的長期複利增長;沒有銀行按揭,全款買入的,那每月的租金就是你的被動收入。經過長期資産積累,反複如此操作,這樣有價值的房産越來越多時,你的被動收入也越來越多了,你就财務自由了。

房子還值得投資嗎?

我們為什麼要做房産的價值投資?

1.有價值的房産可以有效的抵禦通貨膨脹,長期來看,錢越來越毛了,老百姓有點錢放哪兒呢?放哪了也會給你稀釋了。這幾年來的房價連續上漲,本來就是貨币超發的具體表現。您存在銀行的鈔票,那是不容置疑的被稀釋了。是以房産還是最好的保值增值工具;2.老百姓的投資管道狹窄,投資需求的增加,再加中國人對房産的鐘愛。投資什麼呢?轉了幾圈還是覺得房子比較靠譜。3.長期的房産的價值投資對參與的各方都是有益的。

房子還值得投資嗎?

從本質上說,房地産行業是産業鍊最長的行業,房地産的發展會帶動社會相關其他各行業的發展。做房産的價值投資,與做實體生意沒有差別,隻是投資領域的差別,都在為社會做着不同的貢獻。

房産的價值投資者,用自己的投資資金,将地産商或二手房房主手中的房産買來出租給需要住房的人住,既加快了社會經濟的流動,又給國家納了稅,也給租房人提供了住宅。

在付出以上兩點價值同時,房産投資人得到了相應的租金回報和長期資金投入帶來的投資收入,是很正常的。是以是符合國家房住不炒的政策的。

房産價值投資與投機炒房有什麼差別呢?

房産價值投資與炒房投機的實質差別就是,價值投資同時實作了房子的居住價值,和金融投資價值,投機炒房隻是以房價炒高賺差價為目的,有的甚至長期空置,不出租也不自住,沒有實作房子的居住價值。是以差別是投資買房還是炒房就看一點就夠了:看他們的房子是不是實作了“房子是用來住的”這個基本屬性。

結論

“強者bai恒強”“弱者恒弱”的意思是說:

強者會越來越強,弱者會越來越弱.競争将更加殘dao酷。也就是說,先天條件的優勢和劣勢不經過激烈的努力是不容易打破的。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廣泛應用于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領域。馬太效應,是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們常用的術語,反映的社會現象是兩極分化,富的更富,窮的更窮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