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跟任何人都聊得來---最受世界500強企業歡迎的溝通課(一)跟任何人都聊得來—最受世界500強企業歡迎的溝通課共勉:“如果你找到了自己,全世界就找到了你”—拉勾網創始人,鮑艾樂

跟任何人都聊得來—最受世界500強企業歡迎的溝通課

作為大多數程式員中的一個,我想很多人和我是差不多的,溝通能力不是很強,語言表達不是很溜,有時跟别人聊天也是會有冷場,學習一點溝通技巧對我們生活和工作都是比較有幫助的,這裡就我最近讀的一本書(跟任何人都聊得來),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下。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序言:把對方看在眼裡,放在心上

所有的交談技巧都離不開交談之道:真正在意對方,将對方放在你心上。

通過本書,你可能對以下問題有所了解:

1.如何了解真實的自己,找到合适自己的溝通技巧

2.如何深入傾聽他人。

3.如何有效提問。

4.如何将壓力轉化為創造性能量

5.如何恰到好處地結束一次交談

6.如何應對比較棘手的局面

7.如何應對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溝通問題

第一章:堅持自己的個性,交談才會更加有趣

人與人的差異越多,談話的内容就越豐富。差異性讓交談雙方有了新的話題 可以探索,是以,人際關系就更容易朝新的方向發展。

1.内向讓交談更有深度,外向則更具行動力

2.外向的人,善于傾訴;内向的人善于傾聽

如果你是内向的人,不妨學會耐心聽别人傾訴,這種人也是很受歡迎的,但你要表現得足夠耐心,不能表現不耐煩或不感興趣!

3.了解并接受自己

4.了解并接受對方

5.“贊美自己的獨一無二”是我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及他人交談的最有力工具。

6.當我們将注意力集中在真實的自我而非模仿他人時,結果就會不可思議。

第二章:你真的了解自己嗎

有些人非常肯定自己屬于外向型,有些人則發現自己絕對的内向型。然而,多數人卻發現他們似乎介于兩者之間,是兩種性格的結合。

1.我們身處的外向型社會

一開始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嘗試各種技巧,而是了解自己的個性。然後,找到和自己的性格、脾氣相稱的建議,這才是有效溝通的堅實基礎。

2.草坪總是人家的好

不要老是這山望着那山高,總是覺得籬笆外的草坪看着更綠。隻要我們花時間打理我們的一切,總有一天,我們的草坪也會盡善盡美。

第三章:為什麼聽不懂,為什麼說不清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思維模式,也有着不同的“詞語過濾器”。同一個詞語,通過不同的過濾器之後就會有不同的意義,這就為有效的交談設定了障礙。

1.詞語過濾器是如何形成的

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思維方式

不斷去學習和溝通去了解這些過濾器,對于提升我們的溝通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2.思維方式決定行為方式

如果我們覺得某事物味道不怎麼樣,我們就不會去吃。這種想法正确與否不好說,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它會成為一種“過濾器”,直接影響我們的行為。

3.拆掉思維裡的牆

當我們不了解他人的觀點時,我們會做出各種假設,猜測對方在想什麼。而且,。一旦做了猜測,我們就會錯誤地将其當作事實,進而以此為根據采取行動,而事實上,你的根據根本就不是事實!

no1

消極的想法:别人都自信滿滿,偏偏我不是

積極的想法:我确實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可能他們并沒有看上去那麼安逸。

no2

消極的想法:想要交談順利,就得讓别人喜歡我

積極的想法:别人怎麼想不是我的責任,我隻要做自己就行。

no3

消極的想法:一定要掌控談話

積極的想法:交談的方向有交談的雙方共同負責。

no4

消極的想法:我如此少言寡語,根本無法順利交談

積極的想法:我要了解合适自己性格的有效交談方式。

no5

消極的想法;得準備很多話題才行

積極的想法:我要仔細傾聽對方,了解所談的話題。

4.是時候做出選擇了

如果之前的經曆是消極的,那麼在人際溝通方面隻會有以下三種選擇:

(1)不再和他人交談;

(2)繼續交談,但感覺痛苦;

(3)分析自己個性,學習人際溝通的技巧。

可能很長一段時間,你都是在嘗試前面兩種選擇,現在是時候做出第三中選擇了,隻有這樣你才能移出障礙,獲得新技能,實作有效的人際溝通。

第四章:挑戰我們心中的假設

真正的 交談在第一句話之前就已經開始了。交談雙方都會通過觀察對方的肢體語言、面部表情,然後解讀擷取無聲的資訊,做出各種預判和假設。然而,通常情況下,這些判斷和假設都是不太正确的!

1.真正的交談在第一句話之前就開始了

開始交談之前,人們往往會有這樣的疑慮和假設:

(1)我們不知道應該怎麼互動

(2)我們不知道一開始應該說些什麼

(3)我們不知道對方是否想要和我們交談

(4)我們不知道如何接近對方

然而,通常這些疑慮都是不正确的。我們要把自己對于觀察的解讀和真正的觀察到的分開,這一點很重要。

2.開啟交談的兩種方法

(1)等待别人接近你

(2)主動接近他人

3.我們心中的假設

no1:我不想貿然闖入

這東西要分場合,有時候,加入别人的聊天團隊是很受歡迎的。

no2:他們可能不喜歡我,或者覺得我無趣

多數人都會暫且假設他人主動發起交談是因為興趣使然,直到這種迹象可以證明這種假設有誤為止。

no3:他們比我更有自信

多數人都會盡力讓自己看上去自信,更具吸引力,盡管心裡很忐忑。很對時候,其實大家都并非像看上去那麼自信。

no4:對方單獨一個人站着,是因為她喜歡這樣。

其實他們呢是在等待别人接近,如果你先開口,找他們交談,他們就松口氣的。

no5:我不了解他們,是以,我不知道他們喜歡談論什麼。

這麼想沒有錯,不過,你要知道,這也是我們的最大的優勢,正是因為彼此不了解,才有很多可以交談的話題。

no6:如果我們交談不愉快,我會覺得很挫敗。

交談的目的并不是向對方炫耀你多麼聰明,而是在兩個人之間建立聯系。

在實際交談中,其實先開口具備很大的優勢,你可以挑選對象和話題不是嗎?

4.我們總是按照自己的觀點了解生活

人際關系中還有一個很大的障礙,那就是我們總是按照自己的觀點了解生活,這會産生以下兩種潛在的問題:

(1)我們總覺得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

(2)我們總覺得對方和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是一樣的。

第五章:找到共同的興趣點

一個人的範圍就相當于一個圈子,單純強調哪一個圓圈都不利于交談的順利進行,關鍵在于尋找兩個圓圈的交集,兩個圓圈的互動可能很小,也可能出奇的大,但無論怎樣,這裡都是真正交談開始的地方。

1.交談的三種模式

(1)将注意力集中在一個人的圓圈

(2将注意力集中在另一個圓圈

(3)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興趣點”

(4)注意一點,三個模式方面要遵循漸進:

左邊的圓圈為右邊的圓圈提供工具,便于探索右邊的圓圈

右邊的幫助我們發現彼此的共同點

交集為交談的展開提供了最自然的話題。

2.共同興趣點的美好之處

(1)會有更多可以讨論的内容

(2)壓力可以得到緩解

(3)交談會更加刺激

未完待續。

共勉:“如果你找到了自己,全世界就找到了你”—拉勾網創始人,鮑艾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