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 一周碎片知識

# 一周碎片知識

一周碎片知識

🚀 短文詩詞

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歐陽修​​的《​​玉樓春·别後不知君遠近​​》

🚀 喪言語錄

女作家多麗絲·萊辛寫過這樣一段話:

我們活得似乎永遠不會死,我們死得好像從來沒活過。

隻有活到最後,才能證明你在這個世界真真實實地存在過。人的生死都應該是順其自然,無論如何都不要主動放棄。

這個世界上活得比你不容易的人多的去了,可是又有誰不是在喊着活不下去的時候,又一遍遍咬牙堅持?

🚀 精摘語錄

不要活的像落難者一樣

急着告訴所有人自己的不幸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

酸甜苦辣要自己嘗,漫漫人生要自己過

所有經曆

在别人眼裡都隻是故事

别把所有的事都掏心掏肺的告訴别人

成長

本來就是一個孤立無援

将哭聲調成靜音的過程

你要在摔倒後堅強的爬起來

在受傷後為自己療傷

努力讓自己強大起來

活的從容

🚀 名人語錄

莫言: 《晚熟的人》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他們是被劣人催熟的,當别人聰明伶俐時,他們又傻又呆,當别人權衡利弊時,他們一片赤誠,當别人心機用盡,他們靈魂開竅

後來,雖然開竅了,但内心還是會保留善良與赤誠,他們不斷地尋找同類,最後卻變成最孤獨的一個。

路遙. 《平凡的世界》

他不俗氣,明白人情世故,但也知道,為人要高于人情世故。

他不虛浮,懂得耕種植栽,也還懂得,明身自立與砥砺前行。

他不庸碌,知道學習奮進,也還具有,應有的社會責任抱負。

🚀 佛學摘錄

《天道》

所謂真經就是能夠達到寂空涅盤的究竟法門,可悟不可修,修,為成佛,在求;悟,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覺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有信無證者雖不落惡果,卻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滅不得涅槃。

佛乃覺性,非人,人人都有覺性不等于覺性就是人。人相可壞,覺性無生無滅,即覺即顯,即障即塵蔽,無障不顯,了障涅槃。覺行圓滿隻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圓滿即止,即非無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彌陀佛。佛法無量即覺行無量,無圓無不圓,無滿無不滿。亦無是名究竟圓滿。

🚀 閱讀摘要

《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

  1. 鄭重是這樣一種态度: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輕重緩急,因盡全力無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陰未曾虛度。
  2. 鄭重是這樣一種态度:不敷衍、不遲疑、不搖擺,認真地聚焦于當下的事情,自覺而專注地投入。
  3.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時候,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評估:一是這件事在當下将給“我”帶來的收益大小,這個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層面的,也可以是身體、物質層面的,我稱之為“收益值”;二是這項收益随時間衰減的速度,我稱之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長的事件,其影響會持續較久。
  4. 當我們在人生中遇到某個無法擺脫的僵局時,先不妨試試這三步:1.找出潛意識中的隐含假設;2.識别隐含假設中的不合理性,進行校正;3.形成新的更靈活的思維架構,在此基礎上思考出“可能選項”并進行嘗試。
  5. “生理上有沖動,精神上受鼓舞,溝通上很流暢”作判斷,也許就能找到答案。
  6. 一個成熟的人,他的标準來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數人,卻受環境所左右。
  7. 一個人如何對待他的時間,決定了他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
  8. 要想處理好“遠期未來”和“近期未來”,我們可以采用下面兩個政策:1.使遠期未來的目标更加具體化、情境化和可實施;2.降低近期未來中的“非期望行為”的便利性,主動增加挑戰的難度。
  9. 我們與其把眼光放在自己與他人的天賦差異上(雖然這種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不如放在自己可以如何努力并通過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聰明、更有才能上。但是對于“努力”這件事,我們也要破除一些陳舊的觀念,即努力不是一味地“使力、使力”這麼簡單。努力不僅是一種信念,不隻是意志力的較量,它更是一種具有政策性的活動。這種政策性展現在對個人資源的調配、行動方向的選擇、執行進度的把控和調适多方面上,而好的政策是可以不斷學習和優化的。
  10. 盡可能求快的事情:做家務等體力勞動,完成正常的事務性工作,完成簡單的執行性任務,常用商品的線上線下購買,注定無法達成共識的争吵和争論等。盡可能求慢的事情:與家人共度閑暇時光,欣賞藝術作品,自我反思,思考重大決策,創造性活動中的醞釀過程,為一個挑戰性任務做好準備等。
  11. 長半衰期事件指南● 積累可信的知識● 訓練實踐技能● 建構新的思維模式● 提升審美品味● 反思和總結個人經曆● 保持和促進健康● 建立和維持互相信任的關系● 尋找和獲得稀缺性資源● 探索、提出獨創性的構思或者發明● 獲得高峰體驗
  12. 1.使遠期未來的目标更加具體化、情境化和可實施;2.降低近期未來中的“非期望行為”的便利性,主動增加挑戰的難度。
  13. 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項長期的業餘愛好。
  14. 設計PPT的架構。即你要分析你的閱聽人,他們的知識水準、了解水準以及興趣點、關注點,在此基礎上設計你的内容以及展現内容的順序,先講什麼,占比多少,再講什麼,占比多少,以及講的時候采取什麼風格、政策,然後PPT的架構就出來了。
  15.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16. 先把必須要做的小事處理掉,是我們儲存積極和從容心态的一劑良方。
  1. 克服“過度準備”的慣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2. 克服“自我防衛”的心态,樂于接受反面意見并加以慎重地審視;3. 克服“沉沒成本”的固執,有勇氣否定并重新構造自己的産品。
  1. 一個為自己的内心樹立什麼樣的最高目标、設定什麼樣的價值尺度,反映了他的“格局”。
  2. 是以精益創業的方式去走向人生的成功,便要做到這三點:1. 克服“過度準備”的慣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2. 克服“自我防衛”的心态,樂于接受反面意見并加以慎重地審視;3. 克服“沉沒成本”的固執,有勇氣否定并重新構造自己的産品。
  3. 高收益值、長半衰期事件:找到真愛;學會一種有效的思維技巧;與“大牛”進行一場意味深長的談話。
  4. 高收益值、長半衰期事件:找到真愛;學會一種有效的思維技巧;與“大牛”進行一場意味深長的談話。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買一件當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機遊戲;以“扶牆進、扶牆出”的方式吃一頓自助餐。低收益值、長半衰期事件:練一小時書法;背誦三首詩;讀懂哲學著作的一個章節;多重複一組技能練習;認真地回複一封友人的郵件。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參與一次網絡掐架;漫無目的地刷微網誌;使用社交軟體窺視陌生人的隐私。
  5. 1.生活在當下——不瞻前顧後,不左顧右盼,不患得患失;2.嚴肅地對待時間——審慎、鄭重地思考時間對我們的價值并用好它;3.留意自己擁有的空間并享受它——找到自己的“獨享時刻”,不要疲于奔命;4.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時間視角——認識到自己和他人時間視角的異同,換位思考;5.從現在出發聯結過去——過去并沒有遠去,它對今天仍具有意義;6.并不完全沉浸于過

🚀 日式管理

在我們傳遞資訊,交代工作時,日本企業的做法值得借鑒。在日本企

業中,上司給員工交代工作任務,一般需要交代五遍。

第1遍,交代清楚事項;

第2遍,要求員工複述;

第3遍,和員工探讨此事項的目的;

第4遍,做應急預案;

第5遍,要求員工提出個人見解。

🚀 經典台詞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休想搬動。” —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 反社言論

  • 波士頓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銘文上寫着這樣一段話:

“當納粹來抓共産黨人時,我保持沉默,因為我不是共産黨人;當他們來抓猶太人時,我保持沉默,因為我不是猶太人;當他們來抓貿易工會主義者時,我保持沉默,因為我不是貿易工會主義者;當他們來抓天主教徒時,我保持沉默,因為我是新教徒;當他們來抓我時,已無人替我說話了。”

  • 《殺死一隻知更鳥》

勇敢,是一種不回頭的堅持

我想讓你見識一下什麼是真正的勇敢,而不要錯誤地認為一個人手握槍支就是勇敢 。

勇敢是:當你還未開始就已知道自己會輸,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無論如何都要把它堅持到底。你很少能赢,但有時也會。

🚀 洞見圖書會

🚀 ‘練習’ 學習

  1. 反思,每天記錄自己經曆的事情,反思自己的思考決策過程以及短期和長期的效果
  2. 以教為學,将自己學到的知識,做分享,内化加工知識的過程并加深
  3. 刻意練習。專家級的水準是逐漸練出來的,進步的關鍵在于找到一系列的任務,讓受訓者按順序完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