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斯拉投資者日,投資人送來一巴掌減少碳化矽,全面自研控制器在高效造車的基礎上,再進一步Master Plan 3,還能相信嗎?

作者 | 張祥威

編輯 | 王博

特斯拉投資者日,投資人送來一巴掌減少碳化矽,全面自研控制器在高效造車的基礎上,再進一步Master Plan 3,還能相信嗎?

特斯拉投資者日結束了,馬斯克關心的是地球,外界關心的更多是它的車。

然而,下一代汽車并沒有出現,這讓特斯拉盤後一度跌幅超5%。

不管名字叫Model Q也好,Model 2也罷,投資者日上沒有任何新車釋出,互動提問時也拒絕回答任何新車相關的問題,導緻資本市場馬上出現波動。

不過,雖然這場釋出會沒有釋出新車,但還是有很多下一代車型的碎片資訊。

特斯拉的第一代車型,主要是Model S、Model X兩款新車。最早從2012年釋出銷售至今。

第二代車型Model 3、Model Y,自2016年釋出并銷售至今。

下一代也就是第三代車型,将是特斯拉能否完成2030年銷量2000萬輛大計的重要一環。

減少碳化矽,全面自研控制器

特斯拉的前兩代車型,也就是SX3Y,至今一共生産了400萬輛。

剛剛過去的一年,特斯拉全球傳遞新車131萬輛,同比增長40%。這年的傳遞量中,主要以售價更低的二代車型Model 3、Model Y為主。

無疑,特斯拉正處于第二代車型生命周期的高峰,同時需要第三代車型的接力。

這也是為什麼衆多投資者緊盯傳聞隻有2.5萬美元的下一代車型資訊。

不止投資者,國内車企也很在意。

今年是造車新勢力蔚來的第二代車型,也就是NT2平台車型ES8、ES7、EC7的正式投放期。理想、小鵬也已經分别借着L9/8/7和G9,開啟第二代車型的投放階段。

傳統自主品牌孵化的新能源子品牌,則大多處于第一代車型的發力期,比如極氪、長安深藍等。

是以,特斯拉的下一代車型,其動向會成為衆多車企的參考對象。

投資者日釋出會沒有明确釋出新車,但給出了一些重要資訊。

三電方面,用技術降低成本。

下一代電驅平台将減少75%的碳化矽使用,在不損失能效的前提下,降低1000美元的制造成本。

特斯拉投資者日,投資人送來一巴掌減少碳化矽,全面自研控制器在高效造車的基礎上,再進一步Master Plan 3,還能相信嗎?

碳化矽的作用主要是提高能效。

據理想汽車CEO李想披露,800 V碳化矽的車型,相比 400 V的IGBT組合車型,能節省大概 15%的電池使用量。

國内市場中,采用800V碳化矽平台已經成為最新風向。

小鵬G9、仰望U8都采用了800V碳化矽技術,理想也計劃在800V碳化矽平台技術成熟後推出純電産品。

特斯拉減少碳化矽的動作,對于那些要搭載碳化矽平台的車企來說,基本上給出了标準答案。

下一代永磁電機會降低稀土材料含量。

特斯拉在Model Y上,使用了~500g稀土1、~10g稀土2、~10g稀土3。1、2、3是三種稀土材料的代号,下一代永磁電機會将這三種稀土材料的需求量縮減至0。

特斯拉投資者日,投資人送來一巴掌減少碳化矽,全面自研控制器在高效造車的基礎上,再進一步Master Plan 3,還能相信嗎?

通常來說,一台純電動車的稀土含量大概在0.5-3.5kg。

根據上市公司中科三環回複投資者的資訊,每台新能源汽車中钕鐵硼(一種稀土材料)用量大約在2.5kg左右。

從特斯拉在投資者日上釋出的資訊看,電機要減少0.52kg的稀土材料,已經是不小的比例了,這會讓特斯拉在減少碳化矽的基礎上,再次降低成本。

特斯拉還提到,Cybertruck、人型機器人和未來的車型全部采用48V低壓架構。

如果Cybertruck都可以采用48V低壓架構,那麼毫無疑問,在它後面推出的下一代車型也會采用48V低壓架構。

特斯拉現有的車型,和主流燃油車、新能源車一樣,采用的是12V低壓電路,改為48V後,将帶來更低的電流,可以用一根電線串聯所有低壓用電器,進而節約線束材料的用量。

馬斯克稱,母線電壓從12V提高到48V後,銅的用量減少了4倍。

之前,從Model S 到 Model 3,車輛線束減少 17 公斤,到下一代車型時,線束品質進一步降低,這就是特斯拉的極簡化。

以上的各種做減法,讓下一代平台車型的成本可以降低50%。

除此之外,其他一些細節,也可以讓我們看到了下一代車型的關鍵細節。

比如,電子電氣架構方面,特斯拉将自研控制器,下一代平台的控制器由特斯拉百分百自研。

下面這張圖,描述了從Model S到Cybertruck的自研控制器占比情況。

特斯拉投資者日,投資人送來一巴掌減少碳化矽,全面自研控制器在高效造車的基礎上,再進一步Master Plan 3,還能相信嗎?

控制器越多比例的自研,意味着車企受到供應商的限制越少,有助于後續的OTA疊代效率。

早前,大衆的純電動汽車ID系列曾因為控制器的問題,導緻排除bug時不得不讓工程師手動上場。從特斯拉開始,車企和供應商的關系正在重塑。特斯拉的下一代車型,将是智能化的全新産品。

接下來是否會有更多的車企跟上,将自研控制器作為壁壘,是值得觀察的事情。

以上,大緻是下一代車型的關鍵資訊,也算是新車的預告。

在高效造車的基礎上,再進一步

過去許多人認為,特斯拉是靠着自動駕駛這項極客一般的科技登頂全球最高市值車企,但它更重要的能力或許應該歸結為高效造車。

特斯拉在造車這件事上越來越熟練了,而且需要更加熟練。

按照規劃,到2030年,每年生産2000萬輛電動車。特斯拉目前在全球有四大超級工廠,現有工廠年産能為200萬輛,相當于産能增長至10倍。

要提高産能,特斯拉先是改進了整個造車工藝。

目前的汽車制造流程是,沖壓、(車身)焊接、噴漆和總裝。

下一代車型上,特斯拉将優化組裝工序,提高操作勞工的工作密度,減少工廠中的房間占用面積等。

特斯拉投資者日,投資人送來一巴掌減少碳化矽,全面自研控制器在高效造車的基礎上,再進一步Master Plan 3,還能相信嗎?

比如,特斯拉将車身分解為幾個部分,最終進行一次性組裝。

再比如,下一代汽車将可以由更多人同時裝配。相比Model 3,下一代汽車的操作勞工密度可以增加44%,空間使用率提升30%。

特斯拉投資者日,投資人送來一巴掌減少碳化矽,全面自研控制器在高效造車的基礎上,再進一步Master Plan 3,還能相信嗎?

特斯拉的産能時間表中,實作第一個100萬輛汽車下線用了12年時間,第二個100萬輛用時18個月,第三個100萬輛時,用時11個月。第三個100萬,用時7個月。

縮短時間也意味着更高的生産效率,和更低的制造成本。

提供産能,還可以簡單粗暴地擴建更多的工廠。

去年8月,馬斯克在特斯拉2022年股東大會曾表示,這家電動汽車公司可能需要在現有設施的基礎上再增加10到12個超級工廠,以提高汽車産能。後來,公司高管又表示,可能要在全球每個州設立超級工廠。

特斯拉的下一代車型,将在特斯拉墨西哥超級工廠生産,這也是特斯拉的全球第五座超級工廠。

最後,特斯拉對後續的産品投放政策也進行了明牌。

馬斯克在投資者日的提問互動時說,特斯拉沒有計劃推出太多車型來達到2030年年産2000萬輛的目标,可能10款車型就夠了。

特斯拉投資者日,投資人送來一巴掌減少碳化矽,全面自研控制器在高效造車的基礎上,再進一步Master Plan 3,還能相信嗎?

年産2000萬輛對應的是相應的傳遞量,10款車型,相當于每款車在2030年當年要傳遞200萬輛,相當于每款車在它的細分市場裡都有着絕對的份額。

這會成為現實嗎?

我們不懷疑特斯拉的産能能力,但能否順利傳遞很可能面臨巨大壓力。

根據汽車分析機構Autostat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新車總銷量為8098萬輛。2000萬輛,基本上意味着全球每賣出四台車,就有一台特斯拉。

另外,特斯拉的每款車都能在細分市場占據絕對大的市場佔有率嗎?

現在看來,第一代車型Model S、Model Y不屬于這一類别。在豪華電動車市場,特斯拉尚未撬動傳統的豪華燃油車品牌的地位。

Model 3和Model Y在新能源車做到了細分市場絕對大規模,但放大至整個汽車市場還有提升空間。

接下來的下一代車型,大機率會由于更低的成本,下探到10多萬級别的汽車市場,這也是特斯拉産品的空白地帶。

用科技功能影響使用者的心智,再通過改進造車工藝、大規模地生産制造降低成本,最終擴大市場佔有率,特斯拉更像是上個時代的福特。

瘋狂造車,瘋狂賣車。

這些都指向特斯拉的最終目标,也就是Master Plan 3。

Master Plan 3,還能相信嗎?

這是特斯拉的第一個投資者日,正常了解就是,這是給投資人講故事的日子。

馬斯克講了Master Plan 3,也就是特斯拉秘密宏圖的第三篇章,主題是如何讓地球更加健康,向完全可持續能源邁進。

它涉及五個方面:

1.全面轉向電動車

2.在家用、商用和工業領域使用熱泵

3.在工業領域使用高溫儲能及綠色氫能

4.在飛機和船舶上應用可持續能源

5.用可再生能源驅動現有電網

實作可持續能源經濟所需的要素,包括240 TWh的能源存儲,30 TW可再生電力, 10萬億美元制造投資,不到燃料經濟二分之一的能源要求,小于 0.2%的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占地面積、相當于2022 年全球GDP 10% 的可持續能源投資。

特斯拉投資者日,投資人送來一巴掌減少碳化矽,全面自研控制器在高效造車的基礎上,再進一步Master Plan 3,還能相信嗎?

特斯拉規劃共計14億輛規模的電動車隊。

時間表也有了,目标是在 2050 年前實作能源 100%可持續。

夢想值得尊敬,手筆也足夠宏大。

回顧一下,特斯拉在2006年釋出的秘密宏圖第一篇章:

1.生産跑車

2.用掙到的錢生産價格實惠的車

3.再用掙到的錢生産價格更實惠的車

4.在做到上述各項的同時,還提供零排放發電選項

2016年,秘密宏圖的第二篇章釋出:

1.創造驚人高效的、配備內建儲電功能的、美觀的太陽能闆

2.擴充電動汽車産品線,滿足各細分市場需求

3.通過大量的車隊學習功能,開發出比人類手動駕駛安全10倍的自動駕駛技術

4.讓車輛在閑置的時候,通過分享來為你賺錢

第一篇章已經完成,第二篇章部分完成,特斯拉現在又定下秘密宏圖的第三篇章,就看包括投資者在内的外界是否相信了。

如今的特斯拉,輕輕扇動一下翅膀,總能引發行業震動。

最直覺的,因為投資者日上的一個動作,比如宣布減少稀土永磁使用,A股市場上稀土永磁闆塊集體暴跌。在此之前,由于在HW 4.0中重新啟用毫米波雷達,又引發4D毫米波雷達個股的連續漲停。

那麼,公布Master Plan 3的特斯拉,為什麼看上去像是喝大了一樣。

最直接的,根據Clean Technica統計資料顯示,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首次突破1000萬輛,滲透率提升至14%。十步才走出一步,這還是全球車企共同發力的前提下。是以,瞄準2050年可持續目标,這一看上去像是發起總攻的秘密宏圖第三篇章就顯得有些早了。

終極夢想之外,特斯拉仍需要回答那個現實的問題,如何與燃油車競争,賣掉更多的電動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