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趕集網和58同城網的賭局

 有一種賭局,最終的赢家隻有一個。

  楊浩湧與姚勁波正是這樣的賭局中的一對忠實賭徒。

    前者統帥趕集網,後者掌管58同城網。大衆或許是從姚晨“我有一頭小毛驢”和楊幂咆哮“這是一個神奇的網站”才開始關注這兩個集合了房産、車輛、招工、兼職、黃頁等海量資訊的分類資訊網站,卻不知在廣而告之之前,此二人已在這殺機四伏的江湖上厮殺了好幾百回合。

  如今百站凋敝,生者寥寥,旗鼓相當的密集廣告攻勢不過是楊姚兩人最後決戰的劇情預告。

  争先詈樸孔

  2004年12月24日,北京,楊浩湧走出了從美國來的飛機。他剛剛辭去了在矽谷的高薪工作,自籌10萬美金,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然地回國創業了。

  楊浩湧打算把美國最大的分類資訊網站Craigslist及其商業模式複制到中國。Craigslist相當于免登陸BBS,使用者可以發帖買賣二手貨、交友、租房子等,當時這在中國比較新穎。同時,類似Craigslist這樣的大容量分類資訊網站讓使用者一旦使用習慣,而且能滿足其各方面資訊需求後,使用者就會懶得再找類似的網站備用。于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決定了整個市場最終隻需要一個赢家。

  是以楊浩湧暗下狠心,一定要快,以此搶得先機。

  到北京後短短一周時間,楊浩湧就完成了公司注冊、租下辦公室,招聘了最初的一批人馬,還與員工一起熬夜程式設計……2005年3月,趕集網快馬上線。

  但是,楊浩湧低估了國内複制Craigslist的速度。為了籌集項目資金,楊浩湧抱着商業計劃書拜訪了幾家美國VC,其中一家應允與他詳談,未料一去才知,合夥人旁邊還坐着一個中國投資人,楊浩湧頓生不爽。

  後來雙方因持股比例意見不合談崩了,楊還特意找來那個中國投資人吃飯探其動機,請求對方一不剽竊創意,二可合作辦公司;豈料對方提出的條件苛刻之至,明顯揣着另立山頭的陰謀,楊浩湧心中黯然。

  果然,趕集網上線後僅僅幾個月,分類資訊網站的江湖便以山呼海嘯之勢發展起來。到2005年6月,數量竟至2000多家!其中不乏新浪、搜狐等名門勢力。

  不過,如此之多的競争者中,楊浩湧隻需要重點關注一個人:姚勁波。

  1976年出生的姚勁波早已是國内IT界的“老人物”了。2000年,姚勁波創辦了國内最大域名交易及增值服務網站——易域網,同年9月就被中國萬網整編收購,算是他的成名役。但姚勁波實在不是安分的人,他花了兩年時間,仔仔細細地研究了美國排名前一百位的網站,也打撈起Craigslist一陣深入研究。2005年他便從萬網辭職,拉攏幾個單兵獨騎,共計58員,在廣州拉起了58同城網的大旗!

  如果說楊浩湧的戰略是建站速度的快,那麼姚勁波則是牢牢抓住一個關鍵點:籌資迅猛。58同城網還未上線,姚勁波便利用自己的一些人脈資源和江湖經驗,博來了一些正面的新聞報道,這些餌料很快便吸引來了軟銀賽富。

  當時軟銀賽富正四處尋覓分類資訊網站新公司,投資經理正好便瞄到58同城網的報道,遂電話咨詢詳情。姚勁波自然不會放過已到口邊的肉,發動了一輪誠意攻擊,隻談了一輪便成功拿下500萬美元風險投資!

  誰都清楚,戰役初期,500萬美元的“糧草”将起到怎樣力拓山河的作用,58同城網已磨刀霍霍。

  鋪面VS搶點

  “大軍”已經整頓完畢,占據有利地形刻不容緩,但在排成陣型之前,不宜直接交鋒。兩家主帥自然各有打算,比如,姚勁波采取的推廣要訣不是快,而是廣。

  姚勁波認為,作為一個資訊交彙、傳播和查詢的平台,58同城網必須讓更多的人知道。人們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找房子找工作,首先得想到58同城網。

  為此,58同城網迅速在全國多個大城市以代理制形式落地,廣撒兵力,同時在百度、Google投入推廣資金,并與騰訊達成合作,獨家經營QQ招貼頻道,可謂聲勢浩大,一夜成名。

  事實上,姚勁波踩準了一個命門:任何網站的發展都需要時間累積,因為使用者使用一個網站往往出于習慣。市場的獨占性就需要地廣人多。是以姚勁波不計成本,空投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先挖坑,僅靠搜尋引擎就發展各地分站,實質上就是給競争對手的進入設定門檻。

  此時,面對财大氣粗、敢于在“天下”這個層次開展謀略的58同城網,楊浩湧卻囊中羞澀。他在盤算着,10萬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就是80萬元;每個月房租和市場成本是3萬元,10名員工,人均月薪2000元,每月支出就是5萬元。是以趕集網還能堅持16個月,如果屆時投資不到,一切枉然。

  楊浩湧會坐以待斃嗎?當然不會。富有富的做法,窮有窮的路數。很快,他就發現了姚勁波的死穴。

  趕集網最初也曾幻想做全國業務,但楊浩湧發覺這不對。他才剛回國幾個月,廣州、深圳、重慶這些大城市自己連去都沒去過,怎麼可能和别人争市場?就算是做了,攤子鋪得這麼大,如何保證資訊提供的有效率?

  楊浩湧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割據北京。

 既然趕集網在資金、資源等方面确有較大欠缺,那麼就量體裁衣,先從單一的城市北京入手,隻做北京市場,再逐漸擴散到全國;既然是下定決心割據,那麼就要把根據地做精做強,隻做三個類别:交友、租房和二手貨,強化三大重點業務,以此建構城市經營模式,為日後擴張準備可簡易複制的基本架構。

  很明顯,楊浩湧是要和姚勁波比質不比量:光讓人知道網站是不行的,關鍵是使用者來了能夠找到足夠好的資訊。所謂你有市場獨占性,我有産品優越性。很快,楊浩湧的政策收到奇效:盡管58同城網在全國擴張迅猛,趕集網在總通路量上确實也遠遠不及58同城網,但趕集網卻在北京拔得頭籌,既赢得市場也獲得口碑,割據一方已成定局。

  這邊,姚勁波在廣州心急如焚。

  北京是中國IT業名副其實的中心,掌握北京無異于掌握全國要害,眼見趕集網在北京日漸坐大,58同城網豈能袖手旁觀?2006年,姚勁波決意出走廣州,将公司總部全員挪至北京,距離趕集網總部不到20公裡處,直接對峙。

  可是,此時劍走偏鋒的楊浩湧已經解決了生存危機。北京市場的赫赫戰績吸引了意欲來華、但受制于網際網路内容提供商牌照的Google,趕集網果斷與Google設立合資公司營運Google.cn,趕集網可以從中分得一部分收益,不僅能維持營運,還有餘力推廣,“開戰”以來略顯被壓制的楊浩湧終于可以抗衡姚勁波。

  分類資訊網站雙雄對峙的局面就此形成。

  消耗戰

  如果說在排兵布陣之初,兩人頗有默契地不正面沖殺,那麼陣型已成之後,兩人又默契地同時放棄了克己據守,并且在拼殺中不斷更新自身的戰鬥力。

  2006年年終,楊浩湧率趕集網殺入上海、廣州、深圳三大一線城市,其中上海已有日後成立分公司直營業務的構架,絲毫不懼先來者姚勁波。

  此時二人已經殺得忘乎是以。

  雙方均與各城主要媒體平台、代理商互表情誼。比如,姚勁波發現了一本《社會百事通》的雜志已經在北京多個社群提供了成熟的社群資訊指南,便搶在趕集網之前與之整合,每月有30萬發行量的指南直插趕集網腹地,也把戰火從網絡燃燒到了紙媒;楊浩湧則繼續突出趕集網的“單城割據優勢”,如探囊取物般攬獲主攻華東市場的丁丁網,與對方道路資訊搜尋資源優勢互補,此外“拿下”的還有天津的北方網、華南的南方網……

  擺陣互攻之際,似真似假的“騷擾”戰也不時發生。2007年12月,趕集網向58同城網發出律師函,指責58同城網大面積轉載趕集網使用者釋出的資訊,并通過手機短信等形式,向趕集網使用者發送騷擾資訊,稱使用者在趕集網釋出的資訊已被58同城網收錄,請使用者登入58同城網站管理該資訊,并提供使用者名和登入密碼……雖然此事最後也無結果,甚至難判斷真假,但雙方的火氣已經一目了然,幾乎同樣的控訴還發生在2009年、2010年、2011年……

  應該說,戰局進行到緊張之處,往往會出現一決勝負的關鍵點。然而這次是姚勁波和楊浩湧都有了麻煩。

  須知,打市場是要耗費大量資金的,但分類資訊網站實作盈利也非一朝一夕之事。到2008年,姚勁波尴尬地發現,燒錢無力為繼,盈利模式卻還模糊不清,怎麼辦?

  軟銀再次成了姚勁波的貴人。2008年6月,軟銀向58同城網追加撥款4000萬元。這無疑于為姚勁波收複失地買槍添炮。很快,姚勁波宣布利用該筆投資重新啟動華南市場,并宣稱先期不為盈利,重在使用者體驗和使用者數量的提升。

  不為盈利?這當然是虛晃一槍,如果沒有軟銀兩肋插刀,58同城網可能早就夭折了。姚勁波迅速厘清網站盈利點:以網絡精準廣告為載體,發展商家付費為主體,包含會員、銷售廣告以及搜尋引擎聯合推廣的盈利架構。到2009年,姚勁波終于自豪地說了一句:“我把賬做平了。”

  相比之下,楊浩湧則繼續與風投摩擦不斷。2008年6月,本來是楊浩湧慶祝拿到風險投資的當口,未料緊接而至的金融風暴讓風投風聲鶴唳,不是要求重新評估項目,就是簽了的股權協定也不投了,楊浩湧過去問,别人就甩一句:“你們盈利嗎?不盈利就不要談了!”

  這把楊浩湧逼到了絕境。

  須知楊浩湧要實作盈利更難,為了達到“使用者體驗為重”,他可是曾親口許諾禁止彈出廣告、漂浮廣告的。為了熬過這艱辛歲月,楊浩湧和幾個高管都不拿薪水,苦練内功,終于鞏固确立了其盈利模式:一是借助自身IT開發能力,快速部署分類資訊站,通過發展加盟,收取加盟費獲利;二是利用自身技術能力,通過開發首頁、特定位置與普通釋出頁界面分離的系統,将廣告和收費資訊免費釋出,但放在特定位置要付費。這樣苦撐8個月後,趕集網艱難宣布盈利。

  在不斷升溫的商戰中,趕集網和58同城網都完成了自己盈利模式的清晰化。從某種意義上或許我們可以說,有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是幸運的,因為他會逼迫你進步。

  就是在這8個月裡,投資方的态度促使58同城網逐漸加大了與趕集網的綜合實力優勢。姚勁波說:“現在我們的市場佔有率,包括收入、使用者數、發帖量等很多名額可能是市場第二名、第三名的總和還要多!”

  然而,整個戰事果真如此沒有懸念?

  大開大合 全攻全守

  到2010年,分類資訊網站從千站混戰,已經發展為58同城網、趕集網與百姓網的寡頭戰役。2010年4月,姚勁波再獲1500萬美元投資,為擴大領先優勢的“百城戰略”迅速啟動,企圖将奉行割據戰略的趕集網徹底扼殺在包圍圈中。

  就在這時,一聲驚雷起!

  ——楊浩湧宣布,趕集網獲得分類資訊網站迄今最大、來自諾基亞成長夥伴基金和藍馳創投的2000萬美元投資!而且風投明确表示:請把錢花出去!

  于是,楊浩湧盯準競争對手58同城網的攻擊手段,開展了最大規模的三大反擊:一為市場拓展,開始與58同城網争奪城市數量;二是重視管道建設,開拓管道收入,以收購、合作方式迅速擴張;三是開展區域合作,仿照與丁丁網合作模式,與各城優勢媒體資源互補合作。

  三大戰役,意味着趕集網開始觸碰58同城網占據較大優勢的二、三線城市,天下對割據的戰略形态已經結束,而轉入大開大合的全攻全守階段。

  應該說,姚勁波的反應有些遲鈍,但這一切還未完,楊浩湧竟然還有驚雷第二聲!

  “趕集啦!趕集網,找房子、找工作、找裝修、找寵物……趕集網,啥都有!”2011年春節,由姚晨代言的趕集網廣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掃遍電視、公交、樓宇廣告屏、門戶、視訊網站等媒體,據說整個戰役花費盡4億元預算。

  盡管這個廣告被“趕驢網”偷襲了一下,但不得不說,“趕集網,啥都有”的招牌被響亮地打了出去。而類似這樣的網際網路企業整合營銷傳播還是國内頭一遭,一方面是楊浩湧下了血本,二是把姚勁波逼上了背水一戰的一步。

  這樣高成本的推廣戰,跟不跟?既然趕集網都不差錢,想必姚勁波不敢不跟。這是一個自古華山一條路的行業,但是姚勁波的選擇仍然讓人大吃一驚。

  2011年4月,繼姚晨之後,58同城網的代言人楊幂再次上演“咆哮體”:“這是一個神奇的網站——58同城網!”這條咆哮體廣告播放頻度之高,波及之廣,甚至被網友戲稱為“後腦白金廣告”。

  事實上,這一聲呐喊,實在宣洩了姚勁波不小的壓力。趕集網姚晨的廣告出來後,天下大亂,趕集網三大戰役風生水起,58同城網則隻有低調辦事,一方面精進使用者體驗,縮小此方面與趕集網的差距,一方面完善系統搜尋等使用者體驗全面更新。在這半年裡,58同城網擠進了谷歌全球網站排行榜前100名,成了僅次于Craigslist排全球第二的分類資訊網站。同時,58同城網還獲得了第三輪6000萬美元的投資。與其說楊幂在呐喊,不如說是姚勁波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應該說,廣告大戰本意是趕集網向58同城網的反擊之役,但58同城網對反擊的反擊,則預示着另一個次元的較量已經開始了。

  資本的力量

  這個次元就是上市。

  “神奇的網站”的呐喊,揭示了姚勁波的野心:率先上市,狠狠地甩下對手。盡管他一再地放煙霧:“我不着急上市,我們潛力還沒完全展現出來,我要做得更大些再上市。”

  在各自建立了基本盈利模式後,此時雙方的戰火已經延伸到了團購。2010年6月,58同城網推出團購平台,9月便實作交易量日均過千,總收入超百萬元,毛利率在10%左右。到2011年年初,姚勁波幹脆将團購業務分拆出去,将其成立為子公司。

  楊浩湧自然不會讓58同城網寂寞。2011年3月,趕集網與中糧旗下我買網合作,由此進入團購領域,與58同城網直接對抗。

  表明上看,這隻是兩家分類資訊網站涉及新領域的舉動,實際上卻是暗自較勁。一方面,雙方都耗費了大量資金用于廣告大戰,需要新的領域充當融資點和開拓現金流;另一方面,團購業務極有可能成為雙方擴大盤面、增強實力,以圖上市霸業的關鍵。

  是姚勁波保持優勢到底,還是楊浩湧絕地反擊成功?

  恐怕58同城網與趕集網,已經即将走到一決勝負,鹿死誰手将要立見分曉的地步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