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說說手機設計行業那些事兒

大學畢業做到現在一晃7~8年了。一開始就進入了通信裝置制造行業,03年開始做GPS,04年進入手機設計公司。我想模仿當年明月,寫一些我所熟悉的手機設計行業的故事。

獨 立設計公司(Independent Design House),是産業鍊的中端,提供方案設計。其上遊是平台提供商(Platform Vendor),其下遊是品牌客戶與管道商(Channel)。品牌客戶做自有品牌的手機,一部分是有研發設計團隊的如ZTE、聯想、夏新、TCL、 Bird,另一部分是沒有設計實力隻提供貼牌服務如CECT,中天,天語(天宇)、僑興,有些品牌商既提供貼牌也同時有自己獨立的研發團隊。但一般說來, 一些品牌商自有的研發由于受到公司整體經營政策與制度的制約,靈活性與市場反應力不都不如IDH。

先說一下什麼是貼牌,就是IDH做了整 機,如果想要做正規在商場賣的,就需要過信産部的入網認證。這個認證需要過一系列的測試。在中國就是CTA,在北美就是FTA。CTA包括3個部門4個認 證,計量中心:MTNet與EMC,無委:SRMC,泰爾實驗室:CTTL。這些都過了然後申請入網審批程式。而所謂的貼牌服務商與以上這些機構關系都非 常好,可以形象地把他們比喻為入網中介,也就是提供IDH與檢測部門之間的橋梁,完成一系列的認證手續,而IDH隻要付中介費就好了,每台手機抽一部分利 潤作為牌照使用費。

 除了貼牌,也可以不需要入網,做黑機。中國比較混亂,營運商并沒有把SIM卡與機器綁定鎖卡,沒有入網許可也無所謂。在一些二級市場,是無牌機與黑機的天下。這裡國産手機業全仰仗了管道商發揚光大。近年來這些管道商更伸展觸角到東南亞,中東,東歐,南美,非洲。

在 手機牌照限制準入制的年代,這些沒有研發實力的帖牌商賺得來哈撲塌撲,而市場上也被攪得一塌糊塗。當年一個CECT每年上市幾十上百款,光靠貼牌使用費就 賺大發了。在手機牌照放開之後,又出現了一批原來做黑手機的IDH從良并創造自己獨立的品牌,但實際上最後還是過渡到貼牌,因為IDH一旦轉型做品牌,那 就等于自我暴光。做品牌其根基穩固與背景的強硬不是誰都可以上的。 正規軍是國産手機8強:華為,ZTE,聯想,UTStarCom,Bird,廈新,TCL,國虹。這些我不便多說,萬一說豁邊了就上司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的。

************************************************************   

到一家IDH,最先看到的是大堂(Lobby)

大堂裡面有什麼呢?最主要的應該就是前台(Front Desk)了,前台後面站的通常是漂亮的小姐和威武的先生(這麼說是不是有點肉麻,嘿嘿),職務麼就是Reception與Security Assurance。接待負責來訪登記,快遞收發,門禁記錄,安排會議室等。保安要麼巡視要麼戰立在旁邊平時看起來好象不忙,碰到可疑人物就上去盤查遇到 無關的推銷就阻止進入,平時還有監視員工的出入攜帶物品保證财産與資訊安全。保安有時候看人喜歡瞄來瞄去,沒關系這是他們的職業習慣。不論IDH的内部員 工還是其他公司的訪客,最好與Reception、Security Assurance保持友好的态度,這個一定有好處的,呵呵。

一般Lobby裡面有沙發供來訪者稍坐。Lobby進去就是會議室(Meeting Room),給供應商接見拜訪用。

見過最豪華最有氣勢的Lobby是ZTE,而Longcheer的Meeting Room占了一層也是非常誇張。如果說大堂的豪華程度代表了公司的内在整體實力的話,那前台接待的姿色也反映了公司的外部形象。

************************************************************

在Lobby到公司working area之間有門,這個門隻允許内部員工出入,有門禁權限。訪客進入需要填寫登記表領取訪客挂牌/胸牌并由内部員工帶領下方可進入。

在 ZTE,華為,TechFaith還會檢查Notebook,把USB口封住并把移動儲存設備臨時交給前台才可以進入。我在想這種制度的可行性是否有用, 通常資料的洩露并不是在外部而很多都是中進階管理層自己,另一方面帶裝置進入都是供應商的FAE幫助Debug,Trouble-Shooting來的, 你把他們USB口封了還怎麼做開發?到最後這個制度還是要找某個上司特批,浪費時間浪費流程。在中國行業模仿力如此強的環境下,防是防不住的,關鍵是靠矛 的銳利而不是盾的堅固。

工作區裡面與一些IT公司沒什麼兩樣,小八辣子就坐在外面,部門之間很容易區分。女生多的地方就是HR,一般神情憔悴的是RD,sales都不常在位子上,總經理一個房間,财務部一個房間。隐蔽的地方有攝象頭。

說個比較有趣的事情,有的IDH,會議室也有探頭。有些女銷售在會議室沒人的時候會整理衣着,甚至夏天穿低胸露出Bra的服裝。這可便宜了那幫MIS的小子,他們就趴在螢幕上評點各種胸形。

是以要提醒各位的是,在IDH裡面小心探頭。

***************************************************************

接下來說說IDH的組織架構

以下模式按照目前最常見的有外部投資資本的IDH來說明

IDH的老大是總經理(GM)或者CEO,總經理下面是副總(DGM),副總通常是資方派來的,是以有些IDH裡面GM看到DGM也要禮讓三分。不過副總通常不管事情,就是個擺設,好吃好喝高工資供着。

IDH通常還有個常務副總(RM),或者叫營運總監,他是在IDH裡面是二把手。

下面就是各個總監了,通常有:

财務總監DOF或FC(管财務、成本、審計,收帳等),

銷售總監DOS(管銷售、市場、公關、預定等),

人事總監HRD(管人事、教育訓練等,有的還帶管安保,資訊安全),

生産總監DOM(管中試,生産,工藝),

品質總監DOQ(管質保,測試,認證,附帶一個售後維修),

資源總監DSC(管采購,計劃,物流,倉庫)

然後是整個IDH的創意核心:

工業設計總監IDD(管産品策劃,外觀設計,美工),

結構總監MED(管結構設計)

硬體總監HWD(管基帶,射頻,PCB設計)

軟體總監SWD(管驅動,人機界面設計)

以上這個級别在IDH裡面通常總數不超過10人,基本就是高管了,有股份,年終分紅在6位數以上

接下來就是經理級的,這是真正幹活的級别,在一個規模較完善的IDH裡面通常會有30個人左右屬于這個階層。

接下來就是工程師了,工程師的級别在5級以下,工程師大概有60~80人左右。

這就是一個百人規模的IDH的組織架構。RD工程師在一個IDH的升遷度以及成長機會通過IDH的企業架構就能分析出來。

**************************************************************

現在開始寫薪資和升遷

以下的資料以某百人規模手機設計公司為例,收入為稅前收入,全部按照國家要求繳納四金和個調稅,具體稅後收入我就不寫了。

每年如果不出意外,基本上是發16個月的薪水,還有年終獎。

員工級,覆寫範圍很廣,1.1k-8k都有。原則是資深的較高、先來的比後來高,RD比文員高。約占總的合同制員工數的60%~65%。

主管級,8K~10K範圍。約20%。

B級經理,10K~14K範圍。基本上是大部門副職經理、小部門正職經理。6~10%左右。

A級經理,14K~18K範圍。基本上是大部門正職經理。5%以内。

管理層級别,範圍是保密的。

在手機設計公司裡面的升遷,要看運氣和工種的。有些崗位升遷特别快,有些崗位則熬死還是那樣。運氣來了,連跳幾級的大有人在。運氣背的,上面壓着人就是不走,你也沒辦法。

研發工程師就是一類熬死都沒有升遷機會的工種。

好在IDH現在越開越多,缺人的地方大有所在,不用擔心找不到活。

和其他行業比,IDH有其特殊性。IDH裡面很多活都是技術活,不花點功夫還真不行。随便舉幾個例子,硬體、軟體、測試、項目管理、市場。。。雖然未必都是論資排輩,但經驗很重要。

在一個IDH待上半年,就可以看是不是有機會升職了,如果沒有機會(比如上司不中意你,或者沒有合适的崗位空缺等),就該考慮是不是要跳槽了。跳槽的話,隻要滿足以下一個或多個條件,就可以算成功的了:

1.級别不變但加薪

2.薪水不變但更新

3.薪水級别都不變但IDH行業排名上升

以上滿足一條就夠了,更何況經常是級别和薪水一起加的。是以IDH的流動性非常大。我去過一個設計公司,一年的人員流動率接近50%,就是說一年裡面,差不多一半的崗位換過人了。

這 個流動現象,在IDH特别明顯。很多小青年一直在跳,大部分是越跳越好了,當然也有混不下去匆匆跳走的。小青年一進IDH,先作小拔拉子,忍氣吞聲,學點 能耐。半年到一年就可以找機會跳了,一跳就是senior資深員工了。再過一年半載再跳成主管,小經理。就這麼混上來了。

*************************************************************

說說IDH的BOSS與客戶談生意的地點

公司會議室?飯店?酒店包房?NO,最常見的是K房。這個K房不是好樂迪錢櫃九九紅之類的量販式KTV,裡面玩的内容不說了,就談下價格。

小房間(3-4人) 980~1200元

中房間(4-8人) 1200~1800元

大房間(8-15人) 1800~2800元

VIP房(不限人數)8888~18000元

上海的名店很多人都知道:帝豪、天上人間、金碧輝煌、金色殿堂、151會所、金色大帝、萬紫千紅、名門。。。

開一個房間,點一瓶酒(Chivas,黑方,傑克丹尼),一個果盤,若幹零食。叫幾個MM,然後BOSS開始喝酒談生意,到醉熏熏的時候就差不多了。

然後是結帳。公主小妹 200,小姐300(不出台),媽媽桑200。如果看中小姐要外帶打包就900~1500。第2天如果客戶主動電話過來,就說明合作成功希望很大了。

上海夜店遠不如東莞、珠海的誇張。就如同上海的IDH之于深圳的山寨廠做的手機之差別。

我 雖然是做技術的,但是寫點花色也是必須的,整個行業不光是RD這一塊,社會世故人情對于社交與生意的合作成功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同樣做RD的眼界不要局 限在電路闆上,那樣是沒有前途的。說不定整個RD團隊3個月的辛苦開發還不如K房的成功交際有作用。這一點,還是做技術的悲哀。。。

這是大體環境 。 不過你要是完全放棄技術和rd知識的話,你同樣會死的很慘

做技術在于經驗累積和知識面的拓展,做管理同樣需要人脈網拓展。但是你牛B烘烘的上來就和客戶談生意談單子做管理。去試試吧。做技術還是idh的根本。更别說IC公司了。放棄技術你也隻能在idh圈混混

*************************************************************

那麼接下來就談一些稍微與技術搭介的吧。

IDH是做手機的,做手機不象做其他裝置,可以自己規劃系統,這個不是研究所學院派搞科研,是做商品,是需要快速看到效益的。不管是哪家IDH,都有一個或多個平台合作方。

什 麼是手機平台?所謂平台(Platform),就是提供整體IC套片組(chipset)與軟體開發工具的上遊IC設計,是基于評估闆(EVB)的,不是 針對産品的。平台隻有硬體參考電路,RF的PCB建議參考設計,軟體SDK,Debug/Download/Calibration工具。

手機常用的平台:ADI、Agere、Broadcom、Freescale、Infineon、Intel、MTK、Philips、QualComm、Silicon Laboratory、Skyworks、TI、VIA、Spreadtrum

Philips已經出售他的手機平台業務與SiLab共同組建NXP,NXP的平台實際上就是SiLab的RF+Philips的Sy.Sol(Baseband)。

正 所謂中國人做什麼,什麼就會被快速做到平民化。手機也一樣。目前所有平台中,chipset cost超過10 USD的都沒的混了。是以剩下的目前适合在中國市場發展的,隻有MTK,Spreadtrum, Infineon,SiLab。其他平台做一個死一個。VIA雖然也是很便宜,但是目前還是停留在不成熟的小PP階段,有些小的IDH在開發,也是一些 VC在支撐燒錢不是真正做産品的。Sunplus,海思,Coolsand還沒有扶起來,估計大勢已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