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壇獎”入圍影片《惡世之子》公映,導演達米安·斯茲弗隆:希望挖掘暴力犯罪背後的深層原因

作者:藝綻

北京日報用戶端 | 記者 王金躍

由達米安·斯茲弗隆執導的美國懸疑犯罪電影《惡世之子》7月28日在全國公映。該片也是第十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主競賽單元的入圍影片之一。在北影節期間,第一次來到北京的達米安·斯茲弗隆接受了本端記者的專訪。他表示,希望自己的電影在展現暴力犯罪的同時,“能夠更加深入地挖掘犯罪背後更深層的原因。”

“天壇獎”入圍影片《惡世之子》公映,導演達米安·斯茲弗隆:希望挖掘暴力犯罪背後的深層原因

達米安·斯茲弗隆1975年出生在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他從小在郊區長大,父親做着小生意,“他讓我從小就有機會觀看來自美國的大量影片。”

2014年,他執導的劇情片《荒蠻故事》公映。該片由六個獨立短片組成,講述了以航班、飯館、路怒、罰單、肇事和婚禮為主題的複仇故事。該片入圍了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榈獎”主競賽單元,讓他一下子名聲鵲起。該片豆瓣評分高達8.8分,在中國有不少擁趸。

《惡世之子》延續了達米安·斯茲弗隆對于犯罪和暴力題材的偏愛。該片講述了新年前夜,一個蒙面殺手在美國一個市中心的一棟大樓高層,遠端槍殺狂歡的人群,造成數十人死亡,随後很快消失。聯邦調查局長馬克(本·門德爾森飾)和年輕女警官艾麗諾(謝琳·伍德蕾飾)奉命查案,但破案過程卻阻力重重。就在二人走投無路之際,艾麗諾發現了關鍵線索,但這也讓她無限接近恐懼的深淵。

“天壇獎”入圍影片《惡世之子》公映,導演達米安·斯茲弗隆:希望挖掘暴力犯罪背後的深層原因

“《惡世之子》的靈感可以追溯到2010年。”達米安·斯茲弗隆告訴記者,當時他還沒有拍攝《荒蠻故事》,最初的靈感隻是一個畫面:在一次慶祝活動中,突然爆發槍擊事件。兇手隻有一個人,但卻造成了多人的傷亡,也瞬間造成了其他人心情由快樂慶祝到極度悲傷的巨大反轉。

影片塑造了馬克和艾麗諾兩位警察形象。達米安·斯茲弗隆不想把兩人刻畫成那種一目了然的陽光警察。在片中,兩人更像是師徒關系。他們從一開始互相敵視,在經過接觸和磨合後,最後組成了“破案雙人組”。不過達米安·斯茲弗隆最想強調的,是他倆即便是警察身份,也和片中的殺手一樣,“遭受着社會體制和官僚制度的擠壓,權力對他們的排擠和邊緣化,這讓他倆在破案過程中困難重重。面對不公,隻是他們和兇手做出了不同的選擇而已。”

“天壇獎”入圍影片《惡世之子》公映,導演達米安·斯茲弗隆:希望挖掘暴力犯罪背後的深層原因

直到影片結束,片中的蒙面殺手才露出真容。這種叙述方式,讓影片一直包裹在巨大的懸念之中,吸引着觀衆往下看。而兇手的作案動機,更是雲山霧罩。“這部電影裡的兇手不是非黑即白的。”達米安·斯茲弗隆直言,這位名叫“迪恩”的殺人狂的施暴行為,并不是想單純體驗暴力帶來的快感,“他的暴行不是由自身引發的孤立行為,而是壓迫和剝奪個體尊嚴的蠻橫制度引發的個體反應。對我來說,這才是整個故事的核心。”

片中女警艾麗諾跟兇手有幾場“心理戰”的戲,充滿了壓迫感。達米安·斯茲弗隆認為,兩人雖然一白一黑,代表了正義和邪惡,但兩人卻有着相似的創傷經曆,同樣被社會環境壓抑着,被社會體系和制度邊緣化,“是以艾麗諾能夠了解兇手迪恩的想法,他們是一個硬币的兩面。”但兩人面對不公時的态度和反應卻截然相反,“我把艾麗諾比作‘水’,她即便受到種種不公對待,也不會選擇犯罪,反而通過拯救他人來尋找救贖;相反,迪恩更像是一座噴發的火山,最終走向了犯罪的不歸路。”

“天壇獎”入圍影片《惡世之子》公映,導演達米安·斯茲弗隆:希望挖掘暴力犯罪背後的深層原因

導演 達米安·斯茲弗隆

達米安·斯茲弗隆執導的電影大部分都是犯罪題材,他說:“大多數人的暴力犯罪,不是因為他們享受暴力的快感,而是出于某種原因。”在電影中挖掘暴力犯罪背後的深層原因,是他最感興趣的地方,“我不是在為暴力辯解,隻是更關注暴力本身。當一個人被壓迫到極限時,他在摧毀世界的同時,也在自我摧毀,就像定時炸彈一樣。”

讓記者感到意外的是,達米安·斯茲弗隆在上國小和國中時就看過多部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他也很喜歡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王家衛執導的《花樣年華》。得知自己在中國有不少影迷,他很開心地說:“希望今後有機會能夠跟中國電影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