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問人工智能未來圖景——中國人工智能大會專題論壇觀察

作者:海峽網

7月22日~23日,中國人工智能大會在福州舉辦。15場專題論壇輪番登場,院士專家與企業家一起,圍繞“數智領航 共築未來”這一主題,聚焦國内外人工智能的研究進展和學術前沿,為人工智能基礎理論突破、關鍵技術創新、産業化應用提供新的啟發和思路,用碰撞的智慧描繪出未來圖景。

一問

人工智能帶來哪些改變?

随着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它的影響力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象,并在許多領域中引領着變革。

在全球新一輪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浪潮中,大模型是一個關鍵詞。ChatGPT等正是通過大模型來“學習”海量資料,并由此取得突破。

“ChatGPT擁有淵博的知識和強大的分析對話能力,但它的‘成功’更多是證明了生成式語言模型可能是‘實作通用AI’的一條可行之路,它還遠遠沒有成功。”在大模型與自然語言處理專題論壇上,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宗成慶以機器翻譯為例,對ChatGPT做了能力分析。他認為,大語言模型不會成為自然語言處理的終結,優劣并存的大語言模型通過其研究範式已将NLP(自然語言處理)甚至整個AI領域推向了一個新的曆史階段和平台期。

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應用層面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在具身智能與協同互動專題論壇現場,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研究員黃岩分享了視覺—語言導航研究在大模型興起的新背景下可能的演變趨勢。黃岩介紹,視覺—語言導航是一個近年新興的研究方向,主要營運在人形機器人的開發中,涉及非常多學科和技術的互動,盡管目前在仿真環境下表現良好,但邁向現實環境的過程中,精度和性能都會面臨‘代溝’(gap)。“如今随着現在大語言模型的應用,機器人可以通過挖掘語言模型中的知識推理出指令,并根據視覺資訊建立地圖,做出相應符号推理的模式,作出可能性的決策,變得更加‘聰明’”。

同時大模型的出現,對圖形學和三維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路徑和方式。在AIGC與藝術創新專題論壇上,微軟亞洲研究院網絡圖形組首席研究員童欣介紹了智能三維内容生成的機遇。“傳統三維内容生成有一些問題,比如,三維造型軟體難以使用,捕捉裝置昂貴;制作流水線廠,工具繁多,使用煩瑣;需要大量人力和專業技能及訓練。過去幾年中,智能媒體内容生成的方式給圖像生成帶來突破。”他表示,智能三維内容生成可以帶來新的内容生産範式,通過文字描述與草圖控制,統一重建與生成算法,利用圖檔生成大模型。

二問

人工智能有哪些新應用?

專題論壇中,人工智能的多元應用落地是大家共同的關注。以突飛猛進的大模型為先行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正加速演進,帶來人工智能技術與産業發展愈加緊密的融合。

機器人感覺與自主學習專題論壇上,浙江大學控制學院智能駕駛與未來交通中心主任、教授劉勇介紹,近年來,随着傳感器技術和SLAM理論的突破,自主移動機器人已經從研究邁向市場應用,涉及的領域包括無人駕駛、智慧城市、腿足機器人、火星車等等。谷歌、蘋果、Meta等國際巨頭重點關注這項技術,國内巨頭華為、百度、騰訊、阿裡等,也紛紛開展專項研究。他提出,“如果把自主移動機器人展開來看的話會發現,感覺、規劃和控制是三大核心環節,其中在控制方面大家已經做得比較多了,感覺和規劃技術雖然已經有所突破,但是還要克服一些挑戰。”

人工智能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同樣是不少專家學者關注的重點。

AIGC與智能醫學專題論壇上,聯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裁、首席營運官詹翊強認為,算法性能的提升能改變AI應用的使用方式,并通過軟體架構創新使AI技術無縫嵌入醫生工作流,圍繞病種或部位的多個AI應用形成解決方案。詹翊強介紹,在最近的一個對冠脈慢性全阻塞病例中,人工智能冠脈重建軟體,在縮短73%的重建與測量時間的情況下,實作重建成功率從傳統工作站的48%到95%的提升。“現在,我們正嘗試通過GhatGPT的大語言模型進行文本大規模應用,将非結構化的手術過程記錄,轉化為結構化手術歸納,并通過文本大模型和圖像模型的結合,賦能各種醫療場景,建構有醫療專業性的更精準的‘專業’大模型。”

人工智能不僅出現在診療階段,更出現在康複階段。

多模感覺互動專題論壇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資訊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李智軍分享了自己團隊研發的可穿戴機器人包括腦控輪椅系統、步态訓練康複機器人、雙臂外骨骼機器人、截癱助力外骨骼、仿生機械臂以及上、下肢外骨骼機器人系統等多款神經義肢。“我們的康複機器人控制技術是國内外獨創的,不僅有國内輔助行走最快的下肢康複機器人,還通過融入腦控主動康複技術、功能電刺激技術、虛拟現實技術等,助力患者實作主動康複訓練。目前在廣東工傷康複醫院、中山附醫等多家醫院幾百例臨床試驗後顯示在康複醫療應用,效果良好。”李智軍說。

三問

人工智能未來走向何方?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蓬勃興起,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變着社會生産與生活方式。目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已曙光可見,在這場關乎各國前途命運的大賽場上,各團隊搶抓機遇、奮起直追、力争超越。

在多模感覺互動專題論壇上,華中科技大學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院副院長、教授張海濤介紹了他和團隊研究的自主無人艇叢集協同圍捕理論技術及應用。他表示,無人系統未來發展的三大趨勢是自主化、智能化、叢集化。“在過去,我們做的是編隊,後來做叢集、跨域叢集,未來我們想做廣域,包括空天、水面、水下,以及無人系統和固定基站,要實作海洋無人系統社群。”張海濤說。

在更為廣義的制造業中,人工智能也在持續探索,引導“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

“為實作邁向制造強國的目标,大陸已開始推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理論與技術在制造業的落地,形成智能制造的新模式、新手段、新業态。”在工業智能機器人專題論壇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軟體學院教授任磊抛出“人工智能2.0”的概念,認為新一代人工智能具體能夠滿足工業制造的何種需求、适用于什麼樣的工業應用場景,是自動化領域的科研人員應當思考的問題。任磊表示,未來的新一代智能制造應實作人—資訊—實體系統的高效分工和互助,從“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将人的智慧、經驗與AI的強大學習能力有機結合、互相促進。

與此同時,如何在技術變革浪潮中主動治理、有效治理,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成為全球共同的時代議題,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王迎春帶領團隊作出了嘗試。王迎春認為,大模型可信評測本身非常複雜,不同國家、地區、組織都有不同标準,難以達成完全共識;涉及多個層面、疊加各種場景,難以用統一的任務和名額進行測評;相比能力測評,可信評測相關的資料集和工具較少,更依賴人工。是以,他認為,評測應該成為一門推動LLMs和其他AI模型發展的重要學科。目前,他們已初步搭建蒲公英人工智能治理開放平台,探索建構“規則-技術-場景-評測”一體協同的治理創新體系,打造系統、實用的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基礎設施,服務治理原則落地實踐,支撐提升人工智能治理成效。(記者 蔣雅琛 燕曉 吳桦真 宋亦敏)

來源:福州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