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十歲的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推翻武則天的統治,後來下場如何?

作者:上官宇卓

張柬之的死可以說是簡直太憋屈了,張柬之就隻比武則天小了一歲,而且發動政變的時候已經80歲了,本來成功後還封了王,但是沒料到栽在武三思的手裡了。

其實神龍政變是大家都預料不到的,包括張柬之、崔玄暐、桓彥範、袁恕、敬晖這五個主要的策劃人,也就是後來的五王,他們都沒想到。

公元704年,武則天已經老态盡顯了,而且有病在身,一副随時走的樣子。雖然已經定下了太子之位給李顯,但問題是,武則天的兩個小白臉還在蹦跶。武則天病重期間,隻允許張易之、張宗昌服侍,而事實上,武則天到底去沒去世大家都不知道。

八十歲的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推翻武則天的統治,後來下場如何?

秦代始皇帝就是這樣被李斯、趙高鑽了空子改了聖旨,然後大秦就這樣廢了。如果武則天死掉了,被二張篡改遺囑,那李唐就真的完了。是以,五王就和李顯說了這個事,李顯同意進宮一探虛實,就這樣本來是想砍死二張就算了,誰知道弄成了政變。

大器晚成我老張,一片忠心向李唐

張柬之這個人,很傳奇。

早年是個人才,甚至說是難得的人才,年紀輕輕便中了進士,去了清源縣當二把手,當了個縣丞。在他那個年紀,能當上二把手可以說是前途一片光明。

但問題就出在這裡,李唐早期關隴世族、貴族根深蒂固,幾乎把控了人才上升的管道,這個問題,連李世民在世都沒辦法解決。

是以老張在清源縣一幹,就幹了幾十年,而且都還是二把手,縣令都熬死好幾茬了,估計縣民都換了三代了。直到武則天攝政,這種現象才開始改變。

曆史上對武則天的評價,最高的一個角度莫過于武則天打破貴族壟斷,任用民間人才。其實是的,因為後來的第一丞相張柬之,就是得了武則天的政治紅利才能出頭。

八十歲的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推翻武則天的統治,後來下場如何?

公元689年,武則天開啟“制舉”考試,這個制舉,和科舉不一樣。當年李世民就搞過幾次,制舉就是在官員的基礎上,再次選拔有用的人才,再次提拔重用,或者放進中央。

就這樣,已經六十四歲的老張去赴考了,還考了第一,武則天都懵了,怎麼還有這樣的人才,居然蹲在清源縣幹了幾十年二把手。可見大唐的官場早期是很黑暗的。

永昌元年,以賢良召,時年七十餘矣。對策者千餘,柬之為第一。授監察禦史,遷鳳閣舍人。

就這樣,一片忠心和滿腹才華的老張踏上了興唐之路,這就是說他大器晚成的原因。

而張柬之也開始走進了狄仁傑、姚崇等人的視線,兩位武則天時期的大臣實名推薦,這個張柬之就是個天生做丞相的,為人老成持重,有才華有思維。

張柬之表示:你幹幾十年縣丞你也老成!

就這樣,在張柬之被貶去四川一次後,因為狄仁傑的實力推薦,張柬之再次回到中央,當了個副宰相。

最後直到姚崇離職調任,這個姚崇就是被譽為“四大賢相”(杜如晦、房玄齡、姚崇、宋璟)之一的那個姚崇。

他離職之前再次推薦,把張柬之說出了花,而且提醒武則天說張柬之已經老了,你要趕緊重用,搞得好像老張的保存期限快過了,要搞促銷一樣。

而武則天作為皇帝,自然會聽宰相的話,把張柬之提拔為宰相,而且還是第一序列那種。

老張上位後,他這個人對于當時朝堂來講是牛掰的,幾十年蟄伏,就問你們怕不怕!

但老張是個忠臣,一片忠心向大唐。他成為宰相後,武則天立馬就病倒了,這弄得老張很尴尬啊,而且武則天還把張易之、張宗昌兩個面首當作代言人,老張一上台就要和這兩個小白臉針鋒相對,太無奈了。

八十歲的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推翻武則天的統治,後來下場如何?

于是,張柬之聯合崔玄暐等五人,開始計劃去“看望”一下武則天。

神龍政變:糊裡糊塗的政變

公元705年,這一年老張80歲。

這一年他意氣風發,精神抖擻。與他一起的崔玄暐、桓彥範、袁恕、敬晖都是大唐的忠臣,都是心向李家,為了避免傳位出幺蛾子,幾個人聯系禁軍,太子李顯、相王李旦就要把張易之、張宗昌兩個小白臉砍死。

大家一拍即合。

而這個時候,姚崇也回來了,他回來就是為了配合神龍政變。而張柬之聯合了李多祚,不久便發動了這場政變。

當時的速度很快,張易之、張宗昌無法閃躲,當場被砍頭。很懷疑神龍政變是不是一群老男人為了砍這兩個小白臉洩憤才弄出來的,當然,這是開玩笑的。

大家一沖進宮裡去,把武則天吓壞了,她想不出來有誰要造反,後來一問,太子、宰相、禁軍都在,就是為了進來砍她的兩個小白臉而已。武則天說完就讓大家砍完了就回去吧,就是這個時候,政變真的成為了政變。

八十歲的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推翻武則天的統治,後來下場如何?

桓彥範這時候跳出來,對着武則天說:

“太子還要去哪裡,這皇位本來就是先帝以及陛下為太子準備的,要不陛下你提前禅讓吧,讓太子登基”

桓彥範這一出或許把老張和大家都搞蒙了,但大家都是久經官場的人物,仔細一想想,好像也是這麼回事。

于是,二張的黨羽全部被殺、被抓。第三天,武則天宣布禅位,李顯再次登基為帝。

之是以說稀裡糊塗,那就是大家都沒有想到立即逼武則天下位。神龍政變其實就是二張與李唐君臣之間的沖突,大家看兩個小白臉不順眼,也為了防止武則天靜悄悄去世,于是才有了這場政變。

大概是桓彥範看出來了,這樣政變之後,幹脆一步到位,保護太子也保護自己,幹脆讓武則天禅位。

八十歲的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推翻武則天的統治,後來下場如何?

而李顯自然也很驚喜,沒想到還把皇帝提前混到手了,于是他封了張柬之、崔玄暐、桓彥範、袁恕、敬晖五人為王。

一切看起來都那麼順利,但其實有一個天大的隐患沒有解決,那就是武家集團。

無奈武家手太長,老張郁郁而終

神龍政變後,被封王的老張其實都已經是耄耋之年了。

不過他還是很意氣風發,準備大展拳腳。

可惜的是,老天又抓弄了他一次,不給他機會。

武則天以巧妙的方式保住了武家,而且李顯稱帝後,與武家的關系極好。好到什麼程度呢?

李顯的老婆韋後在後來和武三思有一腿,李顯都對此無動于衷。而韋後是李顯最愛的人,陪他度過患難,是以武三思的攻擊方向很簡單,以韋後引起李顯和五王的沖突。

最後,五王全部被貶,老張一把年齡了先是給弄去了管襄州,最後又被貶到泷州,發配到廣東去。

老張就這樣郁郁而終了。

不過老張算是好命的了,比如桓彥範,還被武三思派人折磨而死,其他三王也并不好過。

歸根結底,李顯登基後并沒有滅掉武家,就是以造成了後患,五王被除掉,再過不久自己也要被弄死。李顯也好,張柬之也好,始終都還是對武家仁慈了,可惜心狠手辣的武三思并沒有打算放過他們。

八十歲的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推翻武則天的統治,後來下場如何?

公元710年,雖然武三思已經死了,但是韋後和膨脹了起來,她與自己的小女兒一起毒死了唐中宗李顯,李顯最終也嘗下這份仁慈的苦果。

而不久後,李旦一家子才閃光式登場,在李唐傾覆前刹住了車。選誰當太子,難倒了武則天

公元690年,武則天正式稱帝,成為中國曆史上獨一無二的,真正的女皇帝。

伴随着武則天的稱帝,大唐帝國崛起了一股新的政治勢力,那就是“武家集團”。而真正的皇室傳人“李家集團”則被打壓的擡不起頭。

太子李顯,在李治死後曾經繼承皇位,但是,因為在提拔自己的老丈人的問題上,得罪了武則天,隻當了2個月的皇帝,就被廢除了,降為“廬陵王”,發配到湖北房縣。

接着當皇帝的李旦,也是武則天的傀儡,在武則天稱帝的呼聲最高的時候,他甚至主動要求改姓“武”,可見他的求生欲是多麼的強。

在武則天當皇帝的15年間,她提拔了大量的武家人,這些人把持着朝廷的大權,呼風喚物,無所不能,一時間成為一股炙手可熱的勢力集團,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武三思和武承嗣。

八十歲的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推翻武則天的統治,後來下場如何?

大唐改“大周”了,李家王朝變“武家王朝”了,武則天年齡也大了,江山需要傳承,皇位需要繼承,立誰當太子,就成了武則天最苦惱的問題。

自古以來,從來沒有女人當皇帝的,如何立太子,武則天也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一開始,她是傾向于立武家人為太子的,而熱門人選就是武三思和武承嗣。

但是,狄仁傑的一句話點醒了她。

狄仁傑說:“如果你立兒子為太子,百年之後,你還可以在太廟裡接受後人的供奉,如果你立武三思為太子,我沒有聽說過誰會把姑姑放到太廟之中”。

是啊,千百年來都是男權社會,這是一個基本盤,牽一發而動全身。

武則天雖然當上了女皇帝,但是,他依然改變不了男權社會下的道德觀念,一旦武三思或者武承嗣繼承皇位,她武則天很有可能會被抛到腦後,甚至不承認江山是從她手裡接過來的。

而後來發生的一件事,徹底堅定了武則天立李家人為太子的決心。

由于爆發對外戰争,朝廷征集兵源,但是招募了很多天都沒有人應征,但是,有一天,突然傳出一個消息,說李顯要親自帶兵,幾天功夫就來了五萬人應征。

這讓武則天明白了,大唐,終究是李家的大唐,自己折騰一輩子也就是過把瘾,江山是不可能傳給武家人的。

于是,武則天秘密派人到房縣,把李顯一家人都接到了洛陽,正式冊封為太子。為了這一天,李顯足足在房縣等待了14年。

在完成了立太子這件大事以後,武則天已經是74歲的老人了,她開始徹底放飛自我,養了兩個小鮮肉張昌宗,張易之兩兄弟,縱情聲色,對于朝政也不怎麼上心了。

一開始,這兩個小鮮肉也僅僅是武則天的一個玩物而已,但是,随着這兩個人的得寵,他們漸漸的把手伸向了朝政。

于是,一個以張昌宗和張易之兄弟為首的“小鮮肉集團”悄然崛起。

小鮮肉集團别看來的晚,勢頭發展的很猛,甚至連武三思這樣的當朝權貴都搶着攀附,甘願為他們執鞭牽馬。

到了武則天的晚期,她甚至都不走出宮門,身邊隻有這兩個小鮮肉伺候,所有的朝廷指令幾乎都是出自兩兄弟之手,權力之大,可想而知。

面對共同的敵人,“武家集團”和“李家集團”暫時的聯合到一起,他們要除掉這兩個小鮮肉,以保證他們在朝廷中的權勢。

張柬之,就是這兩大勢力的一個代表。

張柬之,一個大器晚成的宰相

張柬之是進士出身,很有學問,考中進士之後,很快就被任命為清源縣丞,二把手。

按照一般的規律,進士出身的人,在基層鍛煉一段時間都會獲得提拔,官至六部甚至是内閣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張柬之在這個縣級二把手的位置上一幹就是幾十年,直到64歲那年,才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

八十歲的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推翻武則天的統治,後來下場如何?

那一年,武則天對科舉考試進行了一個小的改革,推出了“制舉”,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公務員遴選”,在朝廷現有的官員裡進行選拔,擇優補充到更高的職位上。

張柬之就在這場考試中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武則天的法眼,被任命為監察禦史,鳳閣舍人。

監察禦史,這個職位大家都很熟,說一下這個“鳳閣舍人”。

隋朝的時候,三省六部制開始形成,其中有一個“中書省”,到了武則天時代,她給改成了“鳳閣”,一個非常女性化的名字,“舍人”就是主要負責文字工作的官員。“鳳閣舍人”主要就負責起草皇帝釋出的诏書,相當于皇帝的大秘書。

不過,這個張柬之是個耿直之人,多次頂撞武則天,被貶到了荊州做長史。後來在狄仁傑,姚崇的多次舉薦之下,才再次回到朝廷中樞,封為同鳳閣鸾台平章事,正式進入内閣。

雖然當了武則天的宰相,但是,張柬之的心,還是在李家。不僅僅是一個張柬之,整個朝廷裡,幾乎人人心心向李家,期盼恢複李唐江山。

公元705年,武則天病重,但是所有的大臣都見不到她,一切朝政都是由兩個小鮮肉處理,張柬之決定聯合崔玄暐、敬晖、桓彥範、袁恕己闖進宮中,殺了張昌宗和張易之兩兄弟。

但是,他們必須師出有名,于是張柬之派人去請太子李顯,以李顯的名義來誅殺兩個小鮮肉。

被武則天壓制多年的李顯,早就沒有了雄心壯志,他不慌不忙的說:“這件事,還是從長計議吧,皇帝聖體欠安,恐怕會驚擾了她”。但是,張柬之早就帶着羽林軍沖進了皇宮,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李顯才被迫同意。

當李顯到達皇宮的時候,張柬之等人已經殺了張昌宗和張易之兩兄弟,并火速清理他們的同黨。當武則天聽到外面亂哄哄的聲音的時候,她敏銳的說:“是誰造反了”。

這時,張柬之走進去說:“陛下,是張昌宗和張易之兩兄弟造反,臣已經奉太子之命将他們剿滅,事情緊急,沒有來得及向您禀告,驚擾聖上了”。

一番場面話,說的的是漂漂亮亮的。可是,話說的再漂亮,也躲不過武則天的眼睛,她早已看穿了一切,她淡淡的說:“既然沒事兒了,那就都回去吧”。

按照原來的設想,張柬之等人的目的,隻是為了除掉兩個小鮮肉,現在目的已經達到,按說是應該撤退了,但是,桓彥範覺得既然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不如再加把火,直接逼迫武則天讓位。

他大着膽子上前說:“陛下,當初先帝把太子托付給您,不是讓他一直當太子的,現在民心思唐,臣等不忘太宗和天皇的恩德,希望陛下傳位給太子”。

武則天明白,這一天還是來了,隻是沒有想到會以這種方式,她默默的同意了,三天後正式将皇位傳給李顯,江山再一次回到了李唐的手中。

這就是曆史上所說的“神龍政變”。

兔死狗烹,張柬之也未能幸免

李顯繼位了,但這是一個懦弱的男人,根本沒有任何帝王的魄力,反倒是他的韋皇後對權力非常着迷,于是,在朝廷之中又重新崛起了一個“韋後集團”。

八十歲的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推翻武則天的統治,後來下場如何?

韋皇後,是李顯的原配夫人,陪着李顯在房縣過了14年的清貧生活。這種患難夫妻,按說感情應該非常好。但是,巨大的權力讓韋皇後迷失了本性,她開始幻想成為武則天一樣的女皇。

但是,她畢竟是一個女流之輩,雖然大權在握,但是卻從來沒有治理國家的經驗。這個時候,有個人遞過來了橄榄枝,這個人就是武三思。

武則天去世後,整個“武家集團”曾經非常的驚恐,他們擔心會遭到李家的清算,一個個人人自危,武家,也失去了在朝廷中的大權。

但是,李顯畢竟是武則天的親兒子,打斷了骨頭連着筋,他并沒有為難武家,反而在内心裡對張柬之等五大臣産生了不滿。

武三思有治理國家的經驗,韋皇後有至高無上的大權,兩個人很快就結成了聯盟,這種聯盟,不僅僅是政治上的,還有生活上的,甚至是肉體上的。

為了加強這種聯盟,韋皇後還把自己的女兒安樂公主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于是,“武家集團”再次死灰複燃,和“韋後集團”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

為了能夠獨攬大權,他們第一個要除掉的,就是當年參加神龍政變的五大臣。

當年逼迫武則天退位,張柬之等五大臣曾經是功臣,事成之後,他們也獲得了回報。張柬之為天官(吏部)尚書、同鳳閣鸾台三品,崔玄暐為内史(中書令),桓彥範、敬晖皆任納言(侍中),袁恕己同鳳閣鸾台三品(同中書門下三品)

可惜,這些名利都隻是過眼雲煙,他們很快就成為了階下囚。

張柬之一開始是被下放到老家襄陽當刺史,後來又被流放到泷州(今廣東羅定市南),2年後在流放地郁郁而終。

其他四個人也好不到哪裡去,崔玄暐在流放途中去世,桓彥範被尖竹子紮死,敬晖被一刀一刀的刮死,袁恕己被毒液毒死。

武三思和韋皇後的無法無天行為,激怒了“李家集團”的少班主,太子李重俊,他想告訴他們,天下,是李家的天下,不是你武三思和韋皇後的天下。

公元707年,李重俊率兵殺了武三思,并攻打皇宮企圖殺了韋皇後,因為上官婉兒提前告密,李顯調動兵馬把李重俊阻擋在了玄武門之外,最終兵敗被殺。

武三思死了,韋皇後并沒有放棄當女皇的夢,還有她的女兒安樂公主,也一心想要當皇太女,她多次請求李顯立她為“太女”,都被李顯拒絕了。

公元710年,韋皇後親手毒死了自己的老公李顯,立自己的兒子李從茂為皇帝,企圖模仿武則天,先以太後的名義臨朝聽政,再取而代之。

可惜,她忽略了“李家集團”的一個重要成員,太平公主。

八十歲的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推翻武則天的統治,後來下場如何?

太平公主聯合了相王李旦的兒子李隆基,發動了“唐隆政變”。李隆基率軍攻入皇宮殺了韋皇後和安樂公主,逼迫李重茂将皇位禅讓給了相王李旦。

至此,在三股勢力的交鋒中,以“李家集團”的勝利而告終。但是,大戲并沒有落幕,因為還有李家集團的内鬥。

唐隆政變後,李旦名義上是皇帝,大權卻掌握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手中,每遇大事,李旦總是先問一句:“問過太平公主沒有,問過太子(李隆基)沒有”。

随着時間的推移,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間的權力争奪也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李旦夾在兩個人中間實在是兩頭受氣。公元712年,李旦把皇位傳給了李隆基,自己去當逍遙快活的太上皇了。

有了皇權,李隆基辦事就友善多了,他派人抄了太平公主的家。太平公主在一座廟裡躲了三天,出來後就接到了一道“賜死”的聖旨,最終含恨自盡。

至此,大唐才正式結束了“女人當權”的時代,李家也完完全全的奪回了屬于自己的江山,在李隆基的帶領下,開啟了一段“開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