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謎元宇宙元年的十個疑問

解謎元宇宙元年的十個疑問

2021年,元宇宙突然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之中,相關概念受到資本的熱捧,成為金融市場的熱點。這難免會讓我們對元宇宙産生很多好奇和疑問,本文總結了十個對元宇宙的疑問,并一一作出解答。

2021年為什麼是元宇宙元年?

解謎元宇宙元年的十個疑問

“元宇宙”的百度指數顯示,在2021年上半年及之前,“元宇宙”的指數都是0。從6月底開始,“元宇宙”的指數突破0,9月“元宇宙”出現了第一波爆發,10月底第二波爆發後,指數基本都在3W以上,且整體趨勢是往上走的。即使從全年來看,平均指數也接近1W。

雖然元宇宙不是起源于2021年,百度指數的變化也可以從側面證明,把2021年稱為元宇宙元年合情合理。(感興趣也可以去看看google trends)

2021年元宇宙有多火?

解謎元宇宙元年的十個疑問

2021年12月6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釋出了“2021年度十大網絡用語”。2021年的十大網絡用語依次為:覺醒年代;YYDS;雙減;破防;元宇宙;絕絕子;躺平;傷害性不高,侮辱性極強;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強國有我。

其中,“元宇宙”排在第五位,結合前面的百度指數分析,僅半年時間,元宇宙就成為了十大網絡用語,說明網絡和媒體提到元宇宙的頻率非常高。

哪些媒體報道了元宇宙?

解謎元宇宙元年的十個疑問

元宇宙出現後,大部分網絡媒體上都有元宇宙相關的新聞。尤其在很多激進的聲音高喊“萬物皆可元宇宙”時,以及全球使用者量第一的Facebook更名為Meta時,元宇宙的新聞基本是鋪天蓋地。

其中,人民日報評論針對“萬物皆可元宇宙”的觀點發聲,說明元宇宙是一種新興事物,需要警惕資本綁架等一系列問題。新華社公衆号也發文《什麼是元宇宙?為何要關注它?》,對元宇宙進行科普。

元宇宙是什麼?

百度百科對元宇宙的定義為: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連結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互動的虛拟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清華大學新媒體研究中心釋出的《2020-2021年元宇宙發展研究報告》中,元宇宙的定義為: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産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網際網路應用和社會形态,它基于擴充現實技術提供沉浸式體驗,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基于區塊鍊技術搭建經濟體系,将虛拟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交系統、身份系統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許每個使用者進行内容生産和世界編輯。

在某知識付費APP上,有一門元宇宙課程,裡面對元宇宙的定義為:元宇宙是人以獨立的數字身份自由參與和共同生活的可能的數字世界。

在現在的階段,不同平台對元宇宙的定義各不相同,還沒有達成共識。

雖然定義的側重點各不相同,但也有一些共同提到的點,元宇宙需要依賴于技術,是一個虛拟的數字世界。

元宇宙的起源是什麼?

解謎元宇宙元年的十個疑問

1992 年,Neal Stephenson的科幻小說《Snow Crash》中提出了 “metaverse”(元宇宙)概念。書中的情節發生在一個現實人類通過VR裝置與虛拟人共同生活的虛拟空間中,人們在“Metaverse”裡擁有自己的虛拟身份。

小說描繪了一個龐大的虛拟現實世界,在這裡,人們用數字化身份來生活。

在元宇宙中,虛拟的事物并不真實存在,而是通過軟體實作。但裡面包含了各種與現實中相同的場景,如社交、交易、工作、城市規劃、公司經營等。

清華元宇宙研究報告裡都說了些什麼?

解謎元宇宙元年的十個疑問

清華大學釋出的《2020-2021年元宇宙發展研究報告》已經廣為流傳,本文提取了這份報告中的文字,生成了上圖的詞雲,從詞雲圖可以總結這份報告的高頻詞和關鍵詞。

遊戲、内容、社交、平台、場景等詞主要描述元宇宙的表現形式,虛拟現實、虛拟世界、數字世界等詞主要描述元宇宙是一個虛拟的數字世界,技術、數字孿生、去中心化、VR/AR等詞主要描述實作元宇宙需要的技術,資本、生态、企業、公司等詞主要描述企業對元宇宙的投入。

元宇宙課程裡說了些什麼?

解謎元宇宙元年的十個疑問

前面提到知識付費AAP的課程,截止寫本文時有近7W人付費,本文也提取了課程的所有文字,生成了上圖的詞雲。

對比清華大學的研究報告,共同提到的高頻詞主要有:遊戲、技術、公司、數字世界、場景、虛拟現實等。

不同的是,區塊鍊、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币)、價值系統、數字身份、身份系統等詞在課程裡也被高頻提到。此外,Facebook(Meta)、英偉達是裡面提到的值得關注的兩家公司,硬體、裝置、玩家、參與、使用者等詞主要描述使用者與元宇宙的互動方式。

元宇宙需要哪些技術支撐?

解謎元宇宙元年的十個疑問

上圖是從清華大學元宇宙研究報告中截的圖。

就像移動網際網路需要4G網絡和智能手機一樣,元宇宙需要5G(或6G)網絡和XR(拓展現實)、腦機接口,這是元宇宙的網絡環境和互動方式。

人工智能、雲計算技術為元宇宙提供計算能力,處理元宇宙中的資料和内容。

區塊鍊技術為元宇宙實作底層的身份系統、交易系統、貨币系統。

數字孿生技術為元宇宙生産内容,在元宇宙數字世界中建立現實世界中的真實事物的孿生體。

有哪些公司投入了元宇宙業務?

解謎元宇宙元年的十個疑問

2021年10月,馬克·紮克伯格宣布Facebook更名為Meta,Meta将公司的應用和技術整合到一個新的品牌下。Meta在區塊鍊、内容創意和消費硬體等領域都有布局,将自己視為一家元宇宙公司,通過建構元宇宙,以新的方式将人們聚集到一起。

Roblox(羅布樂思)是一家遊戲公司,被金融市場稱為“元宇宙第一股”,提出了早期元宇宙的八大要素。旗下的遊戲Roblox是世界最大的多人線上創作遊戲,遊戲中的大多數作品都是使用者自行建立的,有各種各樣的創意内容。

英偉達是全球最大的顯示卡制造商,主要是通過顯示卡、晶片和AI等技術,提供平台型工具,來簡化開發者實作元宇宙的難度。英偉達以Omniverse平台為基礎,為元宇宙提供底層服務架構,以多方共同參與、去中心化的方式,讓使用不同軟體的開發者能在同一個平台上協作。

騰訊和位元組跳動除了在社交、遊戲、短視訊等現有市場上往元宇宙方向發展,也收購和投資了一些元宇宙相關的公司。微軟、迪士尼、網易、米哈遊等公司也紛紛開始開發與元宇宙相關的技術和場景。

元宇宙有那麼快實作嗎?

關于元宇宙什麼時候能夠實作,聲音非常多元。激進的人認為5年,也有人認為至少要幾十年。

綜合各種研究報告,比較主流的說法是需要20-30年。近10年,元宇宙的主要發力領域是社交和遊戲,第二個10年,随着應用場景的豐富,元宇宙開始助力提升社會生産效率,再經過10-20年,才會逐漸走向元宇宙的終局。

結合技術的疊代周期(如通信網絡基本每10年疊代一代),這種說法是比較客觀和理性的。

在元宇宙熱潮下,八成以上人群的态度都是理性的,主流媒體也呼籲投資者保持理智。

人民日報評論:雖然元宇宙似乎擁有廣闊空間和多種可能,但目前還是一個尚未成型的新興事物。對待新鮮事物,保持好奇和探索的同時,也要保留一份審慎和理性。

是以,元宇宙不會快速直覺地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在保持關注的同時,也要用理性的方式來識别可能的風險。

小結

1.本文詞雲部分有少量代碼,需要可以聯系作者擷取。

2.本文僅作為個人分享,不做它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