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火出天際的“元宇宙”究竟是什麼?

作者 | James Purtill

譯者 | 彎月   責編 | 王曉曼

元宇宙(Metaverse)由Meta和Verse組成,Meta表示超越, verse是宇宙universe的意思,是一個虛拟時空間的集合,由一系列的增強現實(AR),虛拟現實(VR)和網際網路(Internet)所組成。

技術專家和風險投資家的世界裡經常會冒出科幻般的未來,最近我們稱之為“元宇宙”,也就是網際網路的下一個階段。

對于元宇宙的看法,見仁見智。有人說元宇宙被誇大了,而有人則認為元宇宙是科技的未來,而且是革命性的。但最重要的是,元宇宙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許多科技巨頭認為,人類很快就會入住元宇宙并使用它。

如果你從未聽說過“元宇宙”這個詞,也沒關系,一切尚在建設中。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元宇宙是什麼。

火出天際的“元宇宙”究竟是什麼?

01

“網際網路的繼任者”

兩個月前,Facebook 的馬克·紮克伯格與他的員工分享了公司雄心勃勃的新願景。從廣告銷售到虛拟現實,Facebook 所有部門的“首要目标”都是“将元宇宙帶入生活”。這家價值數萬億美元的社交媒體公司将轉型為“元宇宙公司”。

馬克·紮克伯格想象的元宇宙是一個虛拟環境,使用者(通過數字頭像)可以在其中實時互動。使用者将置身于一個龐大的一站式商店中,他們可以在其中玩遊戲、購買數字商品(包括房地産在内)、上學、看新聞、交朋友等等。

從某個角度來看,元宇宙就是網際網路的下一個版本。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元宇宙隻是 2003 年推出的網絡世界《第二人生》的一個更好的版本。

與此同時,其他公司也一直在宣稱元宇宙即将到來。

《堡壘之夜》是一款由Epic Games開發的線上遊戲,該公司老闆Tim Sweeney最近表示,他們的目标是打造“類似于科幻小說的元宇宙”。

微軟首席執行官Satya Nadella曾表示,微軟正在緻力于建構一種名為“企業元宇宙”的東西,“數字世界與實體世界将在其中融合”。

價值 410 億美元的遊戲平台 Roblox 的創始人 David Baszucki 最近也曾表示:“元宇宙将成為線上交流的重大轉變,就像當初的電話與網際網路一樣。”

然而,抛開這些炒作不談,元宇宙其實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想法。

WilliamGibson 于 1984 年釋出的小說《神經漫遊者》中提出了虛拟集體“賽博空間”的概念,而 Neal Stephenson 于 1992 年釋出的小說《雪崩》中提出了“元宇宙”這個詞。

碰巧的是,這兩部小說都是反烏托邦,人們到虛拟世界中避難,為的是逃避支離破碎的社會。

如今網際網路技術已經發展到我們可以(也許)建構元宇宙的地步了。

02

遊戲、社交與商業的融合

今年8月,Facebook 推出了一款新的虛拟現實應用《Horizon Workrooms》,據稱該應用是實作元宇宙的一部分。

許多評論都認為該應用很無聊。有點像 Zoom,隻不過是虛拟現實。使用者需要佩戴價值 300 美元的虛拟裝置,選擇一個卡通頭像,然後坐在虛拟會議室内,與同僚舉行虛拟會議。

很多評論都在問,怎麼會有人願意購買如此昂貴的裝置,還要費盡心思設定這個遊戲。一位評論家表示:“擁有這樣一款 VR 應用就不用去辦公室了?我永遠也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好。”

也就是說,并不是每個人都接受元宇宙的想法。但現在還為時尚早,元宇宙還有很多有趣的設計。

昆士蘭科技大學互動設計進階講師 Nick Kelly 表示,我們可以将元宇宙視為網際網路許多現有部分的外推與收斂。他說:“元宇宙裡有遊戲軌道,有網絡軌道,經濟方面有區塊鍊軌道,等等。”

今年4月,Epic Games 籌集了 10億美元用于投資元宇宙。Epic 制作了《堡壘之夜》,這款遊戲看起來就像一個元宇宙的原型,它不僅是一款非常受歡迎的遊戲,還是一個社交網絡、一個知識産權的虛拟陳列室和一個遊戲貨币市場。

舉個例子,在《堡壘之夜》中,你可以看到穿着迪士尼星球大戰戰衣的角色與穿着美國橄榄球聯盟球員制服的角色擦肩而過。這些物品都是用遊戲内的V币購買的。

Kelly博士說:“這就是大型科技公司倡導的願景。”

“當你聽到人們談論元宇宙時,他們會為知識産權能夠從電影轉移到你所在的不同世界之類的事情感到興奮。”

“你的朋友可以看到你買的東西,每個人都可以用加密貨币購買這些東西。”

03

一個大型購物中心?

但他補充說,這些願景可能不會實作。或者隻是流行一段時間,但結果并不怎麼好。

你可能并不喜歡 Facebook 管理的元宇宙。“一種可能性是元宇宙看起來就像 Facebook 2.0,人們并不會真正喜歡它,”Kelly 博士說,“Facebook 的商業模式是廣告業和秘密監視。”

“我們在虛拟世界中花費的時間越多,我們的人際互動就越需要通過線上平台作為媒介,這可能會增加廣告的宣傳力度,以及從我們身上攫取資料的方式。”

紮克伯格曾表示,他想象中的元宇宙不歸任何人所有,而是由許多不同的玩家營運。他還表示,Facebook 不會挖掘 Horizon Workrooms 對話中的資料。

與此同時,他描述的元宇宙很像是一個大型購物中心和互動廣告體驗。“我認為,數字商品與創作者的數量都會非常大……人們通過頭像、數字服裝、數字商品以及他們擁有的應用來表達自己,無論身在何處,人們都會随身攜帶這些東西。”

Facebook表示,他們花費了數十億美元來開發增強現實和虛拟現實技術,為的就是給元宇宙提供動力。而這些投資需要他們賣掉許多虛拟魔法劍才能收回成本。

04

元宇宙真的能夠變成現實嗎?

對于投資者來說,這是一筆很好的投資,但元宇宙真的能夠赢得善變的消費者嗎?

在過去的 20 年裡,人們一直非常期待虛拟現實能夠得到普及,但至今這項技術仍剛剛起步,即使在遊戲中也沒有得到太多應用。

與之類似,增強現實也面臨同樣的處境。

大約十年前,Google 投資數百萬美元開發了“Google眼鏡”,然而如今這款增強現實頭盔還在貨架上兜灰。

喬治華盛頓大學媒體學者 Dave Karpf 一直在批評這種炒作,他方認為元宇宙的失敗隻不過是“在更大範圍内重蹈Google眼鏡的覆轍。”

“資金終會枯竭......但大約十年後,我相信技術專家和風險投資家會認為'這次會有所不同',并再次為這個想法投入資金。”他認為,問題的根源在于虛拟現實根本就不受歡迎。

“近年來,VR 頭盔的價格比較合理了……但人們實際上隻用這種裝置來玩視訊遊戲。”

“這表明,VR 還處在起步階段。”

Kelly博士表示,這可能是真的。“在深入了解元宇宙後,人們會覺得物質世界更加值得留戀。”

也許元宇宙真的會成功,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那麼我們應該考慮我們想要建構怎樣的元宇宙,我們想要生活在怎樣的世界裡。

他說,網際網路的未來是可以塑造的,人類可以将它設計成更美好的生活。

或許元宇宙隻是另一種吸引注意力、挖掘資料和銷售商品的方式,Karpf 博士說,“如果元宇宙真的成為現實,那麼網際網路上的糟糕體驗可能也會出現在元宇宙中。”

“元宇宙可以讓這個世界更美好或者更糟糕,最後的結果取決于我們在元宇宙中建構的激勵機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