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絡三巨頭:騰訊,阿裡巴巴和百度

毫無疑問騰訊是現今中國最成功的網際網路公司。一般把騰訊、阿裡巴巴、百度稱之為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三巨頭,但無論是總營收、股價和總市值,騰訊都把二者遠遠地甩在後面。2009年,騰訊總營收為124。4億元,超過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第2-4位的百度(44。5億元)、阿裡巴巴(38。8億元)、網易(38億元)三者的總和;騰訊的市值則高達367億美元,也超過三者的總和:阿裡巴巴111億美元,百度191億美元,網易52億美元。  現在騰訊更樂于強調自己是全球前三大網際網路公司之一,2009年末全球IT企業市值20強榜單,騰訊已超越摩托羅拉、索尼、松下等諸多著名國際IT企業,位列第17名。騰訊于全球上市公司市值500強榜單中排名第168名,在中國大陸非壟斷國企中僅次于第94名的平安保險和第129名的招商銀行。在全球500強中,中國隻有3家典型民營企業,另兩家是第345名的茅台和第455名的萬科,騰訊是唯一上榜的高科技企業。

  自1999年推出即時通訊QQ以來,現在騰訊已擁有超過5億活躍使用者,壟斷了中國即時通訊市場。有人解釋為何騰訊能夠成為壟斷者:網絡虛拟世界中即時通訊類似于現實中的電話,使用頻率高,普及範圍廣。使用者之間存在着明顯的捆綁性,就象更改電話号碼一樣,更改QQ号會引起很多的麻煩。同時與移動通訊和電話不同,騰訊公司與其他競争對手并未實作互聯互通,是以如果選擇了其他的供應商,就意味者與所有騰訊使用者聯系不上。試想一下如果聯通使用者不能給中移動使用者打電話,會有什麼後果。是以騰訊已經設立了一個很高的轉換障礙,使新進入者難以把騰訊使用者搶奪過來。對競争對手而言,騰訊的規模也是一種壁壘,由于騰訊擁有絕大部分的即時通訊使用者,新使用者選擇服務商時會考慮友善性和可用性,自然優先選擇騰訊,這樣就形成馬太效應,騰訊變得越來越強大,其壟斷地位越來越穩固。跨國巨頭MSN和雅虎通絲毫不能威脅騰訊,國内其他潛在競争者更難以撼動其壟斷地位。

  騰訊壟斷的是即時通訊使用者,即時通訊并不能産生很高的收入,要擷取更高的利潤,就必須依托QQ平台,不斷拓展新業務,把壟斷資源轉化為收入和利潤。2005年騰訊在穩固壟斷地位後,開始向衆多的其他業務四處出擊,包括網際網路增值業務、移動通訊增值服務、廣告等領域。憑借龐大的壟斷資源優勢,騰訊在進軍網遊、短信、拍賣等新業務中所向披靡,捷報頻傳。短短的幾年騰訊已經從一個單純的即時通訊服務商發展成為集休閑遊戲、資訊門戶、搜尋等為一體的網絡巨頭。

  在2009年中國進入3G時代後,移動網際網路的迅速普及,三網融合的大勢所趨,都給了騰訊巨大的市場機會,短短一年時間,騰訊就在線上遊戲的收入方面超過了數家規模較小的線上遊戲營運商,幾乎趕上了中國遊戲市場的領軍者上海盛大(Shanda Games)。

  現在我們要問的是,在三網合一的時代,是誰具有更強大的行業推動力量?更多人認為這該是類似中移動等通訊服務提供商,或者類似國家廣電總局這樣的權力機構。相比較之下,華為這樣的通訊裝置制造商,或騰訊這樣的網際網路内容及應用服務商是否需要依附于它們生存?這是整個深圳電子資訊産業都需要擔心的問題。事實上,中移動等電信巨頭對移動網際網路内容供應商的吸附性已顯現無疑,這也是深圳網際網路産業近年遭遇挫折的重要原因之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