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部被忽視的台劇,是我的近期最佳

這部被忽視的台劇,是我的近期最佳

不得不說,這幾年台劇勢頭相當猛,尺度大,探讨深入,緊跟社會議題。

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便是一部最新力作。7月2日上線,但在豆瓣頗受冷遇,目前仍未開分,短評也很少。從前四集來看,它延續了爆款《我們與惡的距離》的風格,探讨罪案背後的複雜人性,也折射了階層分化下的沉疴。

這部被忽視的台劇,是我的近期最佳

值得一提的是,唐福睿既是本劇導演,也是編劇。劇集改編自他的同名小說。當初他在寫作時,就是以拍攝影視劇為前提來撰稿的,是以在原著文字中,你會發現不少類似鏡頭轉場的寫作手法。

唐福睿是律師出身,一直對社會事件和刑事犯罪深感興趣,他在創作同名小說時,便進行了大量的田野調查和資料收集,對司法判定、外來勞工、遠洋漁業和原住民生活等方面下足了功夫,這也是本劇内容飽滿、資料翔實的原因所在。

這部被忽視的台劇,是我的近期最佳

本劇所講故事,同樣來源于真實案件,這便是發生于1986年的“湯英伸事件”。原住民湯英伸在屢遭歧視和剝削,并被雇主扣留身份證後,怒殺老闆一家三口,最終獲罪,被判死刑。

《八尺門的辯護人》一開始,便是類似的血腥罪案。

這部被忽視的台劇,是我的近期最佳

外來勞工阿布,突然來到雇主阿群家中。不多久,阿群一家三口慘遭滅門,警方以兇手之名,将阿布逮捕歸案。

此事本該在半年後塵埃落定——阿布将被判死刑。但在終審之前,男主角佟寶駒接手案件,以公設辯護人的身份,試圖為阿布減刑。在此過程中,佟寶駒察覺到此案并不簡單,背後牽涉甚廣。

這部被忽視的台劇,是我的近期最佳

這裡,既有手握重權者的權錢交易,也有原住民部落的内部失和,更有外來勞工的艱難生存。可以說,導演唐福睿野心不小,打算在僅僅八集的篇幅内,用一樁罪案描摹台灣地區的灰色地帶。

是以,劇集在呈現不同族群和階層的生活狀态時,都進行了差異化描繪。

掌握司法大權的高層們,在辦公室内權色交易,一邊用情話挑逗對方,一邊互相試探,想要獲得更多的政治籌碼。至于那些退休的司法大佬,隻消在麻将桌上談笑風生,便可以建構利益關系網。

這部被忽視的台劇,是我的近期最佳

可對于八尺門的原住民們,不是圍在一起感歎世道艱難,就是出海冒險為生計發愁。

至于漂洋過海而來的外來勞工,大多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男人們在漁船上做苦力,被船長扇着巴掌訓話;女人們則在尋常人家做幫傭,有的還得忍受性侵。極少數勞工不堪歧視和剝削,會選擇抱團混社會,成為黑幫分子的打手。

這部被忽視的台劇,是我的近期最佳

有關他們的生活細節、情感變化和面容神态,在劇中經常以看似不起眼的閑筆交叉呈現,這些細節構成了這部劇的血肉,也讓整個故事的現實邏輯變得粗壯結實。

是以當我們随着男主角佟寶駒的視角,不斷深入案件,才會發現社會階層之間的差異如此巨大,荒誕悲情的故事接連上演。

在原住民心中,嫌疑犯阿布是十足的惡魔,犯下滅門慘案,就連兩歲女童都沒放過。這也是為何在審判中,原住民群情激奮,巴不得法官趕緊判死刑。

這部被忽視的台劇,是我的近期最佳

但公設辯護人佟寶駒,恰恰是個原住民,死者阿群與他從小相識,更是他的表親。

劇集之是以如此設定,為得便是突出佟寶駒的沖突心理,并借由他這樣一個敏感的身份,窺探這樁案件的另一面。

佟寶駒登場亮相的第一幕,便是和老父親對簿公堂,後者要求兒子每月付足贍養費,兩人為此吵得不可開交。随後,在佟寶駒送老父到八尺門時,便遭到不少族人怨怼,最終不歡而散。

這部被忽視的台劇,是我的近期最佳

說白了,佟寶駒對原住民的身份極為沖突,一方面由于從小備受歧視,是以他在内心對此并不認同;但另一方面,他又性情耿直,想要在不公的司法體制裡捅出窟窿。而佟寶駒為阿布辯護,實則也是“弱者對弱者的救助”。

不管是原住民,還是外來勞工,兩者其實都是被剝削的弱勢群體,船運公司的老總洪振雄,才是掌握生殺大權的幕後黑手。

這部被忽視的台劇,是我的近期最佳

在劇集第三、四集中,便借由受害者阿群撥打的最後一通電話為切入點,将洪振雄沾滿鮮血的雙手逐漸亮出。

他不但曾讓原住民操控勞工,偷渡買賣,還暗中賄賂司法部高官,企圖掩蓋犯下的種種惡行。

是以,阿布究竟有沒有犯下滅門慘案,尚未可知。從目前的故事走向來看,洪振雄指使原住民内部族人,暗殺阿群一家,并嫁禍給阿布的可能性更大。劇中一處畫面細節可以佐證,這便是阿群家客廳裡挂的那幅《最後的晚餐》,或許暗指原住民中出現了叛徒“猶大”。

這部被忽視的台劇,是我的近期最佳

主線故事中的懸疑伏筆,固然吊人胃口,但我更感興趣的,是劇中三位主角的内心碰撞,在階級藩籬和族群偏見的固化思維中,如何不斷突破陳見,最終抵達人性共通的悲憫和釋懷。

除了佟寶駒這位原住民,參與案件調查的另外兩位主角,一個是退休法官之子連晉平,在佟寶駒手下實習;另一個是女孩莉娜,受雇為翻譯。

前者,是來自上層名門的理想者,一心想要廢除死刑;後者,是出身底層的外來勞工。

這部被忽視的台劇,是我的近期最佳

劇集的暗線,其實講述了這三位差異巨大的主角,在找尋案件真相的過程中,重新認識互相認識的故事。這也是《八尺門的辯護人》這部劇最打動人心的部分。

在目前釋出的四集中,确實還存在叙事線索略顯松散的毛病。佟寶駒和昔日情人的感情糾葛、連晉平對莉娜的暧昧态度,也都穿插在案件和社會描摹之中,但受制于8集的篇幅,我不認為這些更細膩的人物情感,可以講述得從容動人。

這部被忽視的台劇,是我的近期最佳

或許,這種社會派犯罪劇不該貪多務得,導演唐福睿應該将叙事線索收攏緊湊,才能讓觀衆更多思考思維固化、階層差異的話題。克裡斯蒂安·蒙吉的《核磁共振》便是極佳範例。

不過考慮到導演尚為新人,且整部劇集質感尚佳,這讓《八尺門的辯護人》還是相當值得一看。畢竟,劇中所探讨的話題廣度,即使放在台劇中,也極為少見。

花無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