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浪漫+黑色幽默,《歡顔》獨具風格高熱開播
北京日報用戶端 | 記者 邱偉
繼年初《漫長的季節》一炮而紅後,騰訊視訊X劇場日前推出第二部精品短劇《歡顔》。這部劇以一種公路冒險的浪漫叙事模式,将主人公徐天在漫漫長路中的性格成長史與情節的曲折發展合二為一,以融合了大量黑色幽默元素的極緻浪漫,呈現出獨具特色的風格化、戲劇化。

故事核心是少年的成長
《歡顔》講述了熱血青年徐天秉承父輩的信仰與囑托,從南洋出發到廣東,一路經福建、江西、浙江,最終抵達上海,成功将資助革命的物資送交組織手中,完成自我人生淬煉與使命送達的年代傳奇故事。
《歡顔》由徐兵編劇、執導,其擁有《紅色》《新世界》等多部高口碑作品。徐兵曾表示,創作這部戲最大的初衷是想講一個少年的成長。“成長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人,會不斷遇到讓他成長的人,這個過程中有痛苦、有恐懼,但回憶他們的時候,最多浮現的是‘歡顔’。”
《歡顔》以主人公徐天的成長為故事主線。徐天出生在中國,成長在南洋,中國是徐天完全陌生的故鄉。故事開篇的徐天自以為做好了準備,可以将自己的理想付諸實踐去建立一個新世界。而實際上,傳回故鄉的徐天對中國的社會現實一無所知。這個人物簡單、單純、固執,他以一身白西服出場,與周遭環境有點格格不入。
帶領徐天走進山川大地、芸芸衆生的,是他在途中遇到的老孫(廖凡飾)、俞亦秀(張魯一飾)、章加義(張譯飾)等人,他們都是大時代下的小人物。全劇以單元段落的形式,分階段清晰地展現徐天的心理變化以及成長,每個單元都有一位陪伴徐天成長的人,他們的言傳身教将徐天心中的信仰火種點亮燃燒。
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看來,生命就是通過不斷的行走和成長,才能不斷創造出自己的世界,《歡顔》這部劇把革命故事融入一個人的成長,在亂世裡講更高的理想精神,有很強的風格化和獨特性。
紅色浪漫黑色幽默鮮明特征
很多觀衆在總結《歡顔》的觀劇感受時,不約而同用了一個“怪”字,這部劇的精彩之處歸納為劇情、細節、鏡頭、台詞都有些别具風格的“怪”。與以往的年代劇不同,《歡顔》具有紅色浪漫+黑色幽默的鮮明特征。
北大影視戲劇研究中心主任陳旭光總結《歡顔》,有很多傳統文化的浸潤,徐天一路上遇到的這幾位“護镖”人性格怪異,行為乖張但都又一顆質樸的初心,都有一諾千金的俠士精神,他們在拯救和幫助徐天的同時也在超越自己,他們的行動促進了徐天的成長,這是一個互相啟蒙、互相成長的過程。劇中的對白語言非常精彩,常常一語雙關,弦外有音,有時機智幽默,有時酣暢淋漓。
“從《歡顔》中可以隐約看到很多經典作品的影子,但你卻沒法用某一種類型去界定它。”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唐金楠認為,《歡顔》是一個很有個人風格的作品,這也是該劇非常成功的地方,看到創作團隊在創作上是很有野心的,他們努力想要留下一個具有曆史意義的獨特作品。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戴清将《歡顔》定位為“浪漫驚險公路劇”,她認為這部劇展現了1930年代東南沿海中國不同的建築風格、地貌場景,建構起作品鮮明的地域空間美學特征。作品帶有隐喻象征的美學追求,以風格化的高審美來講述信仰的故事,對觀衆會有着強大的吸引力。
頂尖演員過招呈現精彩表演
《歡顔》彙聚了董子健、張譯、張魯一、廖凡、佟麗娅、田雨、吳曉亮等多位頂尖演員,劇集通過接力護金的情節呈現主角徐天一路上的成長與蛻變,将一個個平凡而偉大的人物細膩勾畫,表達了小人物内心對信仰的堅守,也帶來别開生面的群像畫卷。
《歡顔》前5集首個單元段落播出後,觀衆對廖凡等演員的表現高度認可。唐金楠表示,多位演員盡情揮灑,爆發力十足,讓人應接不暇,回味無窮,這種新的題材創作探索讓人眼前一亮。
相比之下,主人公徐天扮演者董子健的演技則稍有争議。董子健要和廖凡、張魯一、張譯等人逐一過招,面對這幾位風格迥異的演技派,董子健是否能“接得住”更具話題和看點。
此外,徐天這個人物的層次感也非常豐富,劇中每個“護镖”人都會在徐天的成長過程中留下印記。比如老孫對徐天來說,像父親又像人生路上的第一個導師;俞亦秀則讓徐天開始勇于信守承諾,有了擔當。徐天的人物線要從最初的懵懂,成長得冷靜成熟,也更懂得如何保護别人。董子健能否準确诠釋出不同階段人物弧光的層次感,決定着這個主角人物的完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