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是邏輯還是反邏輯?上世紀70年代未實行計劃生育以前,每對夫婦平均生3-4個孩子,那時缺吃少穿是絕對的,但孩子都養活了。這

是邏輯還是反邏輯?

上世紀70年代未實行計劃生育以前,每對夫婦平均生3-4個孩子,那時缺吃少穿是絕對的,但孩子都養活了。這批孩子因為計劃生育的原因,每家基本生一個孩子,說實話,大多數人是不情願的,但重點培養了獨生子女這一代。這一代,是物質生活極其富裕的一代,也是家庭地位空前高漲的一代。按說,獨生子女的下一代應該物質更豐富,并且因為父輩認識到計劃生育的後遺症,願意讓他們多生,願意幫他們帶孩子。可是,現實正相反,他們不願生,甚至結婚都懶得結。

我不知道這邏輯哪裡錯了?還是這代人在反邏輯思維?

是邏輯還是反邏輯?上世紀70年代未實行計劃生育以前,每對夫婦平均生3-4個孩子,那時缺吃少穿是絕對的,但孩子都養活了。這
是邏輯還是反邏輯?上世紀70年代未實行計劃生育以前,每對夫婦平均生3-4個孩子,那時缺吃少穿是絕對的,但孩子都養活了。這
是邏輯還是反邏輯?上世紀70年代未實行計劃生育以前,每對夫婦平均生3-4個孩子,那時缺吃少穿是絕對的,但孩子都養活了。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