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何捷:4個方向、16個方法,全面提升整本書閱讀成效

作者:老頑童何捷老師

本文轉發自國文榕

何捷:4個方向、16個方法,全面提升整本書閱讀成效

《義務教育國文課程标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标”)設定了“整本書閱讀”這一拓展型任務群,提倡學生應在國文學習中7多讀書,讀整本書,持續讀書。從此,“上好整本書閱讀課”已成為每一位教師的“必修課”。

新課标在對每位國文教師提出的任務群“教學建議”中,直接提出“保證學生在課堂上有時間閱讀整本書”。至此,會上整本書閱讀指導課,成為新課程對國文學科教學的“保底要求”。

同時,我們也發現,對于整本書閱讀而言,課堂教學所起到的作用是輕微的,很多時候學生進行了課堂閱讀實踐,完成了整本書閱讀,但讀後什麼也記不住,沒有獲得感。

整本書閱讀更多應借助課外實踐,要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培養閱讀習慣,畢竟讀書是學生個人的事。在這一點上,新課标也給出了科學的建議,提出“應統籌安排課内與課外、個人與集體的閱讀活動”“整本書閱讀教學,應以學生自主閱讀活動為主”;“設計、組織多樣的國文實踐活動,如師生共讀、同伴共讀,朗誦會、故事會、戲劇節,建立讀書共同體,交流讀書心得,分享閱讀經驗。”

讀完一本書,合上最後一頁,教師還有哪些設計,還能做些什麼,以確定閱讀有效,讓閱讀的效果增值呢?結合已進行的實驗,和一線教師分享以下4個方向、16個方法的實踐方案。

何捷:4個方向、16個方法,全面提升整本書閱讀成效

方向1:圍繞作品展開對話

可以組織學生,圍繞閱讀的作品,集中話題展開對話、反思、交流、點評,機關時間内“不聊其他”,集中讨論,産生更深遠的交流結果。

組織學生圍繞閱讀作品,盡可能地拓展交流。例如,閱讀了《十萬個為什麼》 ,可以将和作品相關的話題、書籍等連結起來,展開對話;可以延伸推薦其他相關的科普讀物;可以對本書的寫作式樣、主題、文體、作者、時代背景等,展開更廣泛的讨論。

不設定主題,不限定主題,隻要是和作品相關的人、事、景,或作品中塑造的物等,都可以展開讨論,自發表見解。讨論對話可以在課堂展開讨論、進行辯論,也可以在QQ群、班級微信群中交流。還可以截取自己寫的眉批做微觀發表,可以直接發語音進行分享,語音作品甚至就是自己大聲朗讀的片段,分享的是“我最喜愛的部分”。

對作品進行質疑,展開更為深入的讨論。質疑可以是全局的、宏觀的,; 也可以是局部的、微觀的,從字裡行間挖掘、感悟、思考到的。圍繞閱讀的作品,從質疑的角度出發的讨論,能不斷産生全新的閱讀體驗。例如閱讀《西遊記》後,不少同學就提出“悟空為什麼不用筋鬥雲直接取經”?質疑中涉及對全書精神主旨的讨論,能加深閱讀了解。

專項交流針對作品的創造式發現,分享獨特的閱讀成果。例如,議論作品的情節;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對話;替換身份,以文中人物,或是“目擊者”的身份,重新描述、複述故事、評述人物、解讀情節等。還可以拓展閱讀視野,關聯類似作品,進行比對閱讀與讨論。例如,《格列佛遊記》與《西遊記》,遊記中的異同比對等。

何捷:4個方向、16個方法,全面提升整本書閱讀成效

方向2:圍繞作品展開演繹活動

選取作品中的某個場景、某個角色、某個情節進行角色扮演;選取作品中的對話,設計成台詞,組合成腳本,進行排練演出。例如《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周瑜和諸葛亮商議軍事的對話,就可以經過改編後,産生一段精彩的演繹。

強調演繹、改造中的同伴合作,借助團隊力量,而不是單兵作戰。在合作中共享資源,可以把文章改寫成腳本、把故事進行編寫與續寫,還可以模拟開一家演繹公司,認真複讀文章中的部分描寫,思考如何為即将排練的戲劇等設計背景。

對作品進行文體、表現形式等的創意改造。例如,将作品中的對話隐去,思考演繹成啞劇,或者使用道具,設計成木偶劇等。也可以為作品設計旁白,添加後錄制成音頻作品,随時随地試聽。例如閱讀《紅樓夢》《水浒傳》等作品,都可以在每個章節前創意一小段畫外音、旁白等,之後再将這個章節錄制成音頻。

何捷:4個方向、16個方法,全面提升整本書閱讀成效

方向3:圍繞作品展開寫作活動

閱讀作品後,直接進行模仿寫作,仿創寫出自己的作品。例如閱讀《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之後,也可以試着編排一個短小、生動、風趣的寓言故事。

閱讀作品後寫作,不拘泥于作品本身,努力探尋創造性的寫作方案。例如,在原有故事基礎上,再添加一個角色,模仿故事中的出場人物;或者是把自己當成故事中的角色,寫進故事;或者改變故事的結局,開啟一個新的情節。例如《寶葫蘆的秘密(節選)》閱讀之後,可以嘗試主人公遇到的其他事件,創編寶葫蘆在事件中發揮的作用。編寫之後還可以與原故事比對。

結合作品,進行相關的調查、考察,發現與作品有關的資訊,進行拓展寫作。例如,給作者或是作品中的人物寫信。又如,寫一篇拓展閱讀的資料,介紹作品誕生的故事等。處于寫作需要,可以并行更廣泛地閱讀。如閱讀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閱讀與作品相近或是同一主題的其他作品;通過網站查詢相關資訊。

有時候關注的是插圖作者的資訊,也會有驚喜。如《神奇飛書》是一部動畫短片,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後,又誕生了這個故事的電子版、繪本版等。作者喬伊斯極緻地讓動畫、電子書、紙質書都展現出獨一無二的魅力,紙質書絕非卡通片的複制。這些資訊足以讓讀者對《神奇飛書》這部書展開豐富多樣的拓展式寫作。

與拓展式寫作相反,提煉式寫作講究精簡、濃縮,用最簡單的方式讓作品被永久記憶。例如,閱讀《愛的教育》之後,可以結合書中的内容,編制故事情節圖、全書的結構圖等。

這是從最正常的讀後感寫作中獲得的靈感,讓學生以日記、每日百字作文等形式,把讀後所見、所思、所感寫下來。

何捷:4個方向、16個方法,全面提升整本書閱讀成效

方向4:圍繞作品展開創意行動

結合閱讀體驗,重新為作品繪制插畫、宣傳畫、封面和廣告招貼畫等。借助繪制中的思考和提煉,重新歸納閱讀收獲。例如,閱讀《中國民間故事》中的《牛郎與織女》,就可以結合故事情節,繪制連環畫。

假設要向更多的讀者推薦次數,要在更大的場合展示此書,可以結合閱讀體驗,設計立體地展示作品的“專櫃”。例如,為作品設計立體封面、人物造型、情節短片、宣傳海報等。

設計和書本有關的集會。例如:根據目前的出版情況,結合社會資源,嘗試邀請作者或是插畫師等創作人員到校講座,也可以前往預約采訪;邀約作家,在書店進行書本話題的讀書沙龍;組織班級同學、父母、教師等,圍繞閱讀心得,開展茶話會、讀後感交流會等;搜集同學創作的作品,進行結集出版的籌備。

整本書閱讀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要有結構合理的組織形式,更應該激活每個讀者自身積極主動地參與意識,還要教給一定的方法,促其養成習慣,才能使閱讀真正收到成效。新課标在這方面也予以最為直接的提示,如“引導學生了解閱讀的多種政策,運用浏覽、略讀、精讀等不同閱讀方法”力求要通讀整本書。

同時,整本書閱讀作為任務群提出,就是從課程層面提示廣大教師,不要做“一錘子”買賣,要開“百年老店”,長期、持續、多角度、全方位地關注學生的閱讀行為,這才是保障閱讀有效的可行方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