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因地制宜 種好協同發展“試驗田”

作者:美麗武清官方号
因地制宜 種好協同發展“試驗田”

這邊是“通武廊”三地12位技藝傳承人的絕活展示,那邊是電梯安裝維修選手在緊張比拼……回憶起前不久現在武清舉辦的“2023年海河工匠杯——第四屆‘通武廊’職業技能大賽”,參賽選手劉勝柱依然記憶猶新。此次大賽隻是武清推動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武清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推動京津冀特别是“通武廊”三地就業服務協同、人才培養協同、勞動保障協同。

因地制宜 種好協同發展“試驗田”

01

挖掘潛力、強鍊補鍊,推動就業服務協同

以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為載體,着力為三地企業、個人提供同等、優質的公共就業服務。今年以來,通過武清區就業服務地圖這一平台為10家北京、河北企業釋出招聘資訊,為128人次北京、河北籍人員提供職業介紹、技能教育訓練等服務。開辟省際勞務協作管道,赴河北唐山、承德、邢台等地開展勞務合作對接,建立4家勞務協作基地,為武清企業輸送員工300餘人。

信義玻璃是區内重點用工企業,用工需求量大,僅靠區内招聘難以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區人社局積極拓展與河北的勞務協作,幫助信義玻璃與河北省沙河市達成勞務意向,開展勞務輸送,有效緩解了企業用工需求。

信義玻璃天津事業部辦公室主任吳及娟表示:“武清區人社局讓我們搭上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快車,不僅解決了目前的用工緊缺問題,而且搭建了可持續用工的輸送管道!”

因地制宜 種好協同發展“試驗田”

02

創新機制、暢通管道,推動人才培養協同

加強“通武廊”技能人才合作培養,成功舉辦了“2023年海河工匠杯——第四屆‘通武廊’職業技能大賽”,并與通州、廊坊聯合簽署了《通武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戰略合作協定》,推動三地各領域合作不斷深化。圍繞承接京津冀學業考試、公務員招考等各類考試,積極推動京津冀人力資源考評綜合服務中心建設,與開發區、誠通人力簽署合作協定,目前正在組建營運機構。積極推動校地、校企合作,與廊坊師範學院、北華航天學院等2家院校達成合作協定。今年以來,組織招聘活動10場,達成就業意向2200餘人。

因地制宜 種好協同發展“試驗田”

區人社局主辦的“通武廊”大賽給衆多技能人才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的平台,來自武清職教中心的參賽選手時代表示:“平時我一直努力鑽研技術,持續提升自己的專業水準。通武廊技能大賽給了我們技術人員一個非常好的展示平台,也呼應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理念,使武清、通州、廊坊三地的技術人員增進了友誼,互通了心得、交流了技術,對學校和社會都産生了積極的影響。今後,我将繼續用好這個平台,不斷與兩地人才加強交流協作,持續提升自身技能,為京津冀地區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因地制宜 種好協同發展“試驗田”

03

加強合作、消除障礙,推動勞動保障協同

深化京津冀社會保險政策協同,不斷簡化三地社會保險轉移接續手續。今年以來,共為北京、河北960餘人辦理了社保轉入手續,為470餘人辦理社保轉出,為三地人員交流提供了極大便利。加強跨區域勞動保障案件協查合作,推動重大案件的案情交流、協同處置、結果通報常态化。

因地制宜 種好協同發展“試驗田”

近年來,京津冀地區社保轉移業務全面實作“無紙化”轉移,取消紙質表單郵寄傳遞,以電子資料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讓辦事群衆友善快捷、足不出戶、随時随地可以辦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完達山乳業每年都有外省市員工需要辦理跨省社保轉移業務,目前,企業通過人力社保APP,就可以很友善的辦理轉移業務,省去了參保人從轉出地到轉入地的往返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