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文|奇史館長
編輯|奇史館長
引言
随着經濟的發展旅行逐漸變成一種日常消費,相較于國内旅行有條件的人更喜歡前往國外體驗一下異域風情,但讓人意外的是,如今旅行的主力軍并不是年輕人。
相較于有着生活壓力的年輕人,已經退休實作基本“财務自由”的老年人在出國旅行中占比更大。
已經基本完成人生“使命”的老年人退休之後隻剩下享受生活,據統計老年人相較于和好友結伴更傾向于“拼團”。
幾十人的團體拼一個一周左右的短期旅行,既能感受外國文化,又不至于太過孤單,讓人想不到的是,喜歡前往國外旅行的大媽們在國外竟然得到了“dama”的稱号。
這并不是一個友好的詞彙,更傾向于貶義,并且時常從國外傳來一些大媽不好行為的傳言,甚至有人面對大媽們說出“這不是中國,不會有人慣着你們!”這樣的話。
這不禁讓人好奇,這些大媽都做了什麼?竟然能夠讓外國人都無法忍受?在國外大媽和國内有什麼不同嗎?
大媽做怪
大媽本是一個正常的稱謂,近些年來卻逐漸向着貶義發展,很多人提起大媽都會無奈苦笑着搖搖頭。
先不說國外,僅僅是國内傳出的新聞中就有着非常多關于大媽們負面的資訊,其中影響最大、造成最多人反感的就是“廣場舞事件”。
退休之後的老年人精力無處發洩,相較于門檻較高的健身和太極,顯然随時随地就能扭一扭、跳一跳的廣場舞更容易獲得大媽們的青睐。
特别是在一些小區附近,這些大媽忙碌一天之後終于迎來了夜晚,三三兩兩便開始向廣場舞集結點集合,多則幾十上百人,少則幾人拎着超大号的音響開始了舞蹈。
她們已經完成了一天的任務,這是她們少有的閑暇時光,這種做法本來沒什麼問題,可要明白的是,小區内的住戶并不隻有她們老年人。
七八點時的年輕人大多數剛剛吃過晚飯,上班忙碌一天的她們需要安靜、獨處的時間,但耳邊卻傳來了大媽們播放的DJ廣場舞曲。
這種噪音污染是非常難以忍受的,特别是一些小區内的房間并不是非常隔音,長時間下去自然引發了非常多的沖突,吵架、打罵更是時常發生。
她們影響的也不僅僅是小區的住戶,很多地方并沒有能夠讓這些大媽心儀的跳舞場地,于是籃球場附近就成了她們最喜歡的地方,足夠空曠、人少等等都是她們心儀的原因。
打籃球的大多數都是血氣方剛的小夥子,看到她們就這麼霸占了場地自然不服氣,是以也出現了非常多因為這件事情導緻的争執。
加上一些暴走團類讓很多人無法忍受的行為,如何與大媽們和諧相處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由于我們提倡“尊老愛幼”的良好品德,我們和大媽們也算能夠維持在一個微妙的平衡點,但到了國外那些外國人可不懂尊老愛幼。
也是以大媽們在國外和别人引發了非常多的沖突,可大媽們一般都是不懂外語的,她們的沖突又是怎麼發生的呢?
世界之旅
開頭我們便說到很多老年人選擇跨國旅行,并且她們更喜歡成團,這就導緻她們每次出現就成群結隊,唯一好的一點就是在旅行中她們不會在去跳廣場舞。
而一次泰國自助餐廳事件讓大媽們瞬間站在了風口浪尖,事情發生在泰國的一家自助餐廳内。
據當時傳出的視訊中可以看出,在餐廳将一份羅氏蝦端到食物區之後,大媽們立刻沖上前進行搶奪。
要知道這是一家自助餐廳,是能夠随便吃的,這樣的行為是不是有些不雅或者“丢人”?當事情傳回國内之後很多人對其進行抨擊。
畢竟這種丢人現眼的事情實在有毀于我們中國人的形象,而大媽們的神操作還不止于此。
一則在國外上傳的視訊受到了非常多人的關注,拍攝者表示這名遊客說着中文,并且帶着孩子大媽,結果她竟然将孩子的尿片埋在了沙灘中,并且讓孩子在沙灘裡面随地大小便。
在公共場合竟然做出如此讓人難以了解的行為,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外國媒體對中國大媽的印象不好的原因。
而鬧得最兇影響最大的還數瑞士動物園發生的一件事情,當時國内的人是通過瑞士發表的新聞才得知這件事情。
在拍攝者拍到的視訊和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該動物園明令禁止不能向動物進行投喂,而大媽就跟沒有看到一樣置若罔聞的向周邊的天鵝投喂食物。
如果僅僅是這樣也就算了,還有一名其他的遊客,在自己的東西被天鵝叼走之後甚至直接掐住它的脖子。
這種對動物造成傷害的行為受到了非常多人的譴責,周圍的遊客都在看着這場鬧劇,而瑞士的官方媒體甚至下場對“中國遊客”進行了批評。
消息傳到國内之後大量的網友對其進行批判,一些激進的網友甚至說出了:“這些人是在丢我們中國人的臉”這樣的說法。
在俄羅斯地區的“玻璃海灘”,這個地方有非常多的啤酒瓶,被摔碎之後由于沒有人去清理,在長時間海水的沖刷下逐漸變成了“玻璃鵝卵石”。
這種透明的“鵝卵石”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非常漂亮,但就是這麼漂亮的地方卻被中國大媽們盯上了。
一些大媽在旅行的時候結伴走到玻璃海灘,看到這些“鵝卵石”之後卻動起了其他心思,她們竟拿着袋子将這些玻璃裝起來占為己有。
像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太多次了,在溫哥華的唐人街,一群大爺大媽打太極竟然打到了廣場上,要知道廣場中裡面有着大量的遊客。
在這裡打太極無疑會影響到商場的正常運作,對于從業人員的制止,大媽置之不理,服務員眼看着人越聚越多,着急的說出了:“這不是中國!沒有人會慣着你們!”這樣的話。
這件事情傳出來之後很多人都為這些大媽感到羞恥,行走在國外代表的就是祖國的素質,如此什麼都不顧的行為真的會帶來巨大的困擾,甚至讓其他國家的人對大陸産生惡意。
這讓人不禁想問:難道大媽們到了國外真的就不管不顧了嗎?除了這些醜聞之外有沒有好的一面呢?
人有不同
當然有,每個群體都會有好人也會有惡人,當然這些大媽的所作所為還不能說是惡人,隻不過是造成了不好的影響罷了。
一次中國大媽在地鐵上便做了一件暖心的事,在地鐵上一名乘客突發變故時,就是一位來自中國的大媽幫助了她。
文字大意:一次在地鐵上意外暈倒的時候,是一位不懂英文的中國大媽救了我。
網友在将這件事情通過網絡講述之後,得到了非常多人的稱贊,由此可見大媽們自然不是全部都“不好惹”,很多大媽非常樂于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而大媽們做出的事情不止如此,在2013年時中國大媽這一群體可以說拯救了大陸的黃金行業。
2013年4月大陸黃金價格開始暴跌,其背後的始作俑者正是美國華爾街中大量的操盤手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投機者。
本次事件由美聯儲牽頭,華爾街衆多金融巨鳄開展具體行動,事件一開始國際上的黃金價格開始大跌,結束了從2001年開始為期13年的大牛市。
在市場面前,任何人的任何舉措都顯得無力,大陸進家甚至一度跌幅達到了20%,千足金的價格僅僅為252元/克。
當時世界上所有人都在大力抛售自己手中的黃金,覺得黃金的價格已經到了一個頂值,可中國大媽們卻反其道而行之。
和别人努力抛售不同,她們開始大量購買實體黃金或者黃金制品,這些人便是“中國大媽”。
在這些大媽們的努力下,黃金的供需開始逐漸平穩,大陸金價也開始趨于平穩,就這樣美國做空中國黃金的手段并沒有奏效,而阻擋這一切的就是這些“中國大媽”。
和國外不同,國外大多數人購買黃金都是為了“保值”或者獲得收益,但她們不同,大陸自古以來就有這“亂世黃金”的說法。
在古代黃金和白銀本就是流通貨币,喜愛黃金的思想也流傳了下來,加上近年來大陸經濟發展,黃金逐漸被制作成各種各樣的首飾。
在人們的思維下黃金制品就是要比其他産物更加珍貴,大媽購買這些黃金并不是為了“抄底”或者等待增值,而是她們真的喜歡,并且就算不戴也能傳給自己的孩子。
這麼一看這些大媽們是多麼可愛的一群人,即使有一些大媽做的事情我們無法了解,但也不應該就此否定她們整個群體。
引言
大媽在我們看來并不是一種貶義詞,她們在年輕的事情已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去維持自己的家庭,如今她們年齡大了到了玩樂的時候。
雖然有時候做的事情确實不對,但我們應該體諒她們而不是一昧的去指責,她們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着自己的世界觀。
由于這幾十年來社會的快速發展,大媽們也為此耗盡了自己的青春,到了年老時她們并不能很好的融入這個社會,我們應該體諒她們而不是去謾罵、指責。